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正月初五,全國各地都有拜財神的習慣,但是我想大家對“文財神”、“武財神”、“正財神”這些說法也應該有所耳聞,那我們到底拜得哪位財神呢?民間傳說中又有哪些財神呢?

一、中斌財神——王亥

王亥,夏朝時期商丘人,王姓始祖。

傳說,王亥幫助父親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在商丘服牛馴馬發展生產,發明了牛車,用牛車拉著貨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開始促使農牧業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得以強大。

可以說王亥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從事貿易活動的商部落人稱為“商人”,把用於交換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從事的職業叫“商業”,人們尊稱王亥為“華商始祖”,“中斌財神”。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二、正一財神——趙公明

傳說,趙公明生於秦時,本是陝西西安市周至縣集賢鎮趙大村人,在三月十五日黃昏時出生。趙公明家境貧寒,年青時為木材商打工,背運木材。為人誠實守信,仗義勇為。之後趙公明憑著膽識和誠信,又借貸工友的錢款,自任木商,進行經營,因此積累了鉅額財富。

後來,趙公明到終南山拜訪高道,精研道理修得正道。由於趙公明善於經商,且經商理念以信用為本,以聰穎勤勞而聚財有方;以經營得當,管理嚴密而理財有道;以慈善愛民、仗義濟困和疏財愛國而用財有義,因此古人將趙公明敬為財神。

《財神真經》中記載:“趙公明元帥身騎黑虎,手執金鞭,五路財神,依方護衛,各司神祇,前後擁護。於甲子年正月初五日,下降凡塵,巡視一過,喟然而嘆。乃謂五方五路財神曰,黃金使者所稟,確且實情。以後凡遇歲首,正月初五日,汝各按方位查察,詳為且報,記錄善惡以憑賞罰。五路財神再拜稽首。”

趙公明掌賞罰訴訟、保病禳災,買賣求財,使之宜利,正月初五令五路財神按方位查察,記錄善惡以憑賞罰,所以在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便接的是趙公明。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三、武財神——關羽

關羽,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因關羽將所販私鹽藏於竹槓之中,被解州鹽池稅吏用木棍敲擊時發現,稅吏藉機勒索,關羽不從,鬥毆中失手將稅吏殺死。

民間將不義之財稱為“敲竹槓”的說法便是由此而來。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被佛、道、儒三教所崇信。明清時代,皇帝對關羽大加封號,不但在佛教位居伽藍殿之尊,商賈們更是把關羽作為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奉為武財神。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四、商聖財神——范蠡

范蠡,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同時他也是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范蠡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因不滿楚國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國,傳說范蠡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傳說范蠡功成名就之後,攜西施急流勇退,後定居於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南),自號陶朱公。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五、文財神——比干

比干,紂王帝辛的叔叔,20歲就官拜太師輔佐商王帝乙,受託孤重輔帝辛,先後輔佐殷商兩代帝王,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被稱為“亙古忠臣”。

比干從政40多年,主張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

當時紂王無道,殘害忠良。比干抱著救國救民之心,三日不出宮門,犯顏直諫。紂王恨之入骨,於是剖開比干之心,將其殺死。天帝憐其忠貞,因無心而不偏私,故封為“財神”,又因比干是位文臣,所以也被稱為文財神。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六、增福財神——李詭祖

李詭祖,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後立祠祭祀。被唐高宗賜封“財帛星君”,後唐明宗天成元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民間傳說李詭祖為太白金星下凡,屬金神。

李詭祖在民間很受歡迎,古代年畫上的財神大部分是他,清代和民國期間鈔票上的財神像也是他。

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喜、財。畫像中的李詭祖文雅非凡,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鬚,面帶笑容,一手執“如意”,一手執“元寶”或“聚寶盆”,寫著“招財進寶”四字。身後二童子為他打著日月障扇。左青龍,右白虎,口吐孔錢和元寶,顯得這位財神爺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源而來的金銀財寶。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如何拜財神

說了這麼多財神,財神爺到底該怎麼拜呢?《財神真經》中的這段內容便告訴了我們答案:

焚香要帶誠意燒,跪拜須將過改盡。

富貴多行慈善事,貧人安命守本分。

綾羅綢緞雖好看,一絲一命要知情。

棉麻葛布天上賜,製成衣服格外溫。

殺生害命貪口腹,來世便是貧賤身。

有財無子善不足,財多子多有前因。

今世富貴須行善,不做善事保不成。

今世貧賤須安命,勤儉持家種善因。

金銀原是國之寶,川流不息付與人。

能聚能散方為貴,分多潤寡貴平勻。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拜財神的真正含義

拜了財神爺,真的能財源滾滾嗎?有人說我也供奉財神,為什麼卻身無餘錢呢?其實人間財富雖然無窮,但惟有道之士、行善之家方可獲取。我們參拜財神,祈求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更重要的是感念財神的品德,以此來約束自身的行為,才能千祥雲集,財降其身。

正如《財神真經》中趙公明元帥即說利益曰:

若有眾生,或因前因而富,或以今修而富,或享其祖先之成。若能一心向善,憂天下之憂,濟人利物。我即勅命東路財神青金使者、南路財神赤金使者、中路財神黃金使者、西路財神白金使者、北路財神烏金使者各按所轄之方,統帥當方土地,帶領運寶郎君、送財童子、以時在寶庫之中輸送財寶,使其財恆充足,流傳後代常為富有之人。

若復有人身雖貧賤,而能守分安命,填不平之道路,以利人行;架溝澗之短橋,以利人涉;無財能盡其力,無力能盡其言。吾即勅命掌籍仙將其貧籍除名,登入富籍。或使其生計日裕,事業漸興,由貧而小康。或使其得意外之財而驟富,或使其子孫發達享其後福。

若復有人,信心不二,常年奉祀,香火不斷,流傳此經,以勸世人。吾即使其人口清吉,四季平安,有求必應,無願不從,各各信受,自護禎祥。

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這麼多,我們接的是哪一位?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中國的財神信仰是建立在道德制約的基礎上的,我們所尊奉的財神,多是以各自的道德特質,為信徒們提供了道德上的參照與啟迪。諸如:關聖帝君代表“誠信”,范蠡代表“智慧”,而比干、趙公明代表“公正”,這其實已經完整地涵蓋了商業道德。

尊奉財神,追求財富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堅守“道德”底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