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寶寶的養成大概率需要這兩個條件,你的家庭是這樣嗎?

我當年是學霸怎麼孩子學習老是上不去啊?!” ,“咱們倆都這麼有音樂天賦,寶寶將來一定差不了”,“咱們家老人們都長壽,以後你們也會很健康的”......

我們平常聽到了太多太多關於基因遺傳的“猜想”,父母們總是想著急知道寶寶未來會變成怎樣,有怎樣的聰慧,和怎樣的天賦。今天金領母嬰就帶大家一起來揭秘啦,一起看看科學證實,你想知道的這些秘密的答案。

高智商寶寶的養成大概率需要這兩個條件,你的家庭是這樣嗎?

首先來看看智商的標準。

遺傳對智力發展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目前普遍使用的智力測量標準是“智商”。智商為200分制,即最高的分數是200,其分數在90~110分者屬於正常智力的範圍;120~140分者為聰明人;140分以上的則是絕頂聰明的人即人們所說的天才。分數越低,表示智力越差。70分以下的為智力低下,其中50~70分者屬於愚笨,25~50分者為痴呆,0~25分者為白痴。較高智力的父母的子女往往比較聰明,反之亦然。

高智商寶寶的養成大概率需要這兩個條件,你的家庭是這樣嗎?

據統計,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往往也高;父母智力平常,孩子智力也一般;父母智力有缺陷,孩子有可能智力發育不全。有人長期研究過一群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孩子,發現這些孩子長大後一直保持優秀的才智。他們子女的智商平均為128分,也遠遠超過一般孩子的水平。而對於精神缺陷者,他們的孩子中有59%精神缺陷或智力遲鈍。

高智商寶寶的養成大概率需要這兩個條件,你的家庭是這樣嗎?

但是,智力的實際表現還要受到主觀的自身努力和社會環境的很大影響另外後天的教育訓練以及營養等因素也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沒有這幾條,再好的遺傳基礎也不行。可以設想,即使是具有特殊腦結構的“神童”,如果一出生就落入狼穴,也只能長成“狼孩”。

自古以來,出現了許多高智能結構的家族,如音樂家巴赫家族的8代136人中,有50個男性成員是著名的音樂家;莫扎特和韋伯家族的幾代人中都有著名的音樂家。我國南北朝時著名的科學家祖沖之的兒子祖恆之、孫子祖皓都是機械發明家,又都是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高智商寶寶的養成大概率需要這兩個條件,你的家庭是這樣嗎?

金領母嬰溫馨提示:

智商的這種家族聚集性,一度被認為是遺傳決定智商的例證。

但是,家庭也是智商發展最基本的環境因素,家庭提供了定向教育培養的優勢條件。

智商的家族聚集性現象,恰恰說明了先天和後天因素對智商發展的作用。

遺傳是智商的基礎,後天因素也影響其發展,這兩個條件相輔相成,因此,要使後代智商超群,就要在優生優育上下工夫,在孩子身邊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使孩子的智商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