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到劉邦無能後,韓信張良蕭何等人依舊輔佐流氓完成霸業?

芯疼比快樂真實

誰說劉邦無能了?劉邦這個人,粗看上去就是一個運氣好而無能的痞子,但是越細看,越思考,越覺得仰之彌高,深不可測。別的不說,就說他當年在大敗之後,巧奪韓信兵權,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來的。

很多人在現代社會生活久了,可能覺得上級拿下級的兵權這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其實大謬不然。 皇權社會,將帥都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尤其是親兵牙兵,一般都唯主帥命令是從。入軍奪權從來都是一件兇險無比的事情。

當時劉邦大敗,從成皋脫身,如果是一般人,正常的想法是趕緊找到自己的部將。但是當時誰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呢?劉邦孤家寡人,韓信大軍在握,就這麼貿然去了,等於把自己送到韓信的跟前。主動權在韓信,而韓信怎麼做,完全取決於韓信的良心。到時候如果韓信把劉邦架空,劉邦恐怕也只能有苦說不出。退一萬步說,就算韓信有良心,繼續擁戴劉邦,但是劉邦孤身依附韓信,恐怕這權威之後就打折扣了,很容易讓韓信尾大不掉。

劉邦這個時候,展現了第一流政治家的敏感的嗅覺,劉邦是這麼做的:

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修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偷兵符之後,馬上升帳召將,利用兵符的權力馬上提拔一批將領,調動一批將領。這批提拔的將領的官位是劉邦給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只能忠於劉邦——否則韓信回來,原來那幫被“易置”的老人怎麼放?在短短几個小時,奪符升帳易將一氣呵成,提拔誰,調走誰,劉邦在極端的時間內做出了正確的決斷,措置有方。等韓信張耳醒來,已經物是人非,韓信張耳自己的親信都被換掉了,又怎麼能不服?又拿什麼和劉邦鬥?

這是劉邦剛剛經歷成皋之敗,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時候,尚且能夠作出這樣的大手筆,別說普通人,古之名將偉器,又有幾個在倉皇之際還能有這份縝密的心理素質和膽略的?像劉邦這樣的事蹟,一生之中能做成一次,已經是可以吃一輩子,吹一輩子的資本了!在歷史也會被史官加上濃濃的一筆,稱為有古之良將之風!


經史通義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早年的劉邦是遊俠而不是流氓,只不過性格之中有些無賴罷了,即使是無賴,他也是胸懷天下,志在四方,有夢想,敢追求理想的無賴。

其次,劉邦決不是無能之輩,相反,劉邦不但不是平庸之徒,而且是個極有抱負的偉大政治家。

讓我們以事實來說話吧。

先來說說蕭何為什麼願意跟隨劉邦。秦朝時期,蕭何是沛縣的一個主吏,當時劉邦還只是個亭長。可是等到劉邦起義,進入沛縣以後,要推舉首領,有人要推蕭何或者曹參,但是他們倆誰都不敢當這個上首領,反而擁護劉邦來當首領。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怕死,怕擔當責任,怕起事不成被秦朝夷族。最後,還是劉邦當了這個首領,被人稱為“沛公”。

這說明什麼,劉邦敢擔當,能成事,且是個想做大事的人。

蕭何曹參投奔劉邦後,之後劉邦事業越做越大,他們倆從來沒有妒忌之心,反而在各自的工作上盡忠盡職。為什麼他們倆的忠誠度如此之高?因為劉邦知人善任,將他們安排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實現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

蕭何善長管理,劉邦就安排他在後方管理後勤,負責後方糧草兵運之事。曹參善戰,就安排他在前線衝鋒陷陣,建功立業。

後來,他又遇見到張良。張良本來是投奔楚王景駒的,但遇上劉邦後就不想走了,為什麼?因為張良認為,劉邦天資過人,能夠領悟他的兵法。劉邦收留張良後,知道張良智謀過人,就帶在身邊當軍師。凡是張良給他獻的計策,他幾乎聽從,且凡是聽從張良的計策,他幾乎都能打勝仗。

遇到張良之後,北上咸陽時,又在陳留遇見了酈食其。在劉邦之前,很多諸侯都從陳留路過,酈食其一個都看不上眼,為什麼劉邦來了,且知道他不喜歡讀書人,還在投奔他呢?

酈食其說劉邦是長者。何謂長者?我想在酈食其的心目中,劉邦應該是個胸懷大志,能夠知人善任成就大事的人。後來,果然劉邦季也將酈食其的特長髮揮到了極致,派酈食其四處遊說諸侯,降低了很多戰爭成本,就拿下很多座城池,可惜的是酈食其後來被韓信害死了。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時,退居漢中。當時,韓信棄項羽投奔劉邦,開始時劉邦並不以為奇,後來韓信要逃走,蕭何將他追回來,並且遊說劉邦說,如果想成大事,東出成項羽爭霸天下,就必須重用韓信。劉邦這才恍然大悟,拜韓信為將,用並韓信之計闖出漢中,與項羽於天下一決高低。

後來,韓信翅膀成熟時,項羽派人遊說他背叛劉邦,三分天下,他拒絕了。接著,謀士蒯通也遊說他三分天下,但是他念劉邦對他有恩,所以又拒絕了。

總之,無論是蕭何等漢初三傑,還是酈食其,還是後來的陳平,或者是強盜出身的彭越及英布,如果劉邦是無能之輩,他們會像雲一樣聚集在劉邦麾下助他成就千古偉業麼?而他們能夠兢兢業業地輔佐劉邦,一切都源於劉邦的人格魅力。

這個魅力就是,劉邦胸懷開闊,能夠容人,知人善任,委於重任,且不惜重金,不吝官位,恩威並重,收攏人心,終於將不同的人擰成了一條繩,組成了一個不斷創造奇蹟的傑出隊伍!


月望看歷史

劉邦無能?這是我聽過最荒唐的笑話。

劉邦是說過,軍事不如韓信,內政不如蕭何,謀略不如張良,

可能劉邦的軍事只有80分,不如100分的韓信。

可能劉邦的內政只有80分,不如100分的蕭何。

可能劉邦的韜略只有80分,不如100分的張良。

但劉邦沒說,自己的識人100分,馭下100分,努力100分,意志100分。

劉邦是高考總狀元,其他頂尖人才只能算單科狀元。

我們先不說劉邦個人有多厲害,先來看看秦末局勢。

劉邦斬白蛇起義響應陳吳二人起義到垓下之戰滅項羽定鼎天下,僅僅用了七年。

七年,從一介布衣到十八路諸侯中唯一勝出的那個王。

你可能會說,那時因為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的功勞。

對,漢初三傑對劉邦的幫助可謂是功績彪炳,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劉邦沒有過人的才能,又怎能讓這麼驚才豔豔的人視為其主呢?

而且,劉邦的軍事能力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弱。拜韓信為大將是他封漢中王之後。

從揮三尺劍斬白蛇起義到推翻秦朝統治,這三年,都是劉邦指揮的!

劉邦,是天生的政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把這兩句話做到極致的就數劉邦了。

知人者智,知人善用。

老謀深算的蕭何,曾經的上司,老老實實做了一個管家。

脾氣急壞的樊噲,動不動拳頭說話,全然一副黑社會老大的樣子,竟然可以為他赴湯蹈火的打江山,更是幾次救他於危難之中。

雍齒,曾經在他弱小的時候背叛他,讓他無家可歸的人,此後在他麾下默默服務數十年。

陰險如陳平,心裡莫測,情急來投,也先收不誤,一上來就貪汙受賄,也不放在心上,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

厲害如韓信,說封大將就給大將軍,放出去幾天,隊伍就拉的比他長,打仗如過家家令人膽寒,結果呢?幾次被剝奪兵權,不敢說半個不字。

這就叫知人者智,知人善用,深諳馭人之道。

再來說自知之明。

項羽曾經何等勇決,為何後來荒唐於錦衣夜行?拿破崙曾經是多麼英明決斷,為何漸漸褪化成一個莽夫?

為何?

很簡單,這些無雙人傑在一片的阿諛奉承,讚美之聲逐漸失去了對現實,敵人,甚至對自己的正確認知。

而劉邦時時刻刻的都保持一個清醒的大腦,美人妖嬈,誰也喜歡,忠言逆耳,誰都不願意聽,劉邦最厲害的你就是他時時刻刻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一旦和自己的目標發生衝突,他就會迅速的拋棄。

所以,秦王宮的珍寶美女會被置之腦後,親生兒女會被丟棄車下,仇敵雍齒會被原諒。

取捨,是世間最難的東西,他考驗的不是能力,而是人性的本能。

劉邦戰勝了這種本能。

人間春色,兒女情長,虛榮面子,又有幾人可以看破,又有幾人做得了這種取捨?

無論世人怎麼誇讚項羽驍勇真英雄,劉邦小人更無能。

我相信如果劉邦可以聽到,也一定慈眉善目,笑而不語。


木劍溫不勝

劉邦就是無能,就是個無賴!但是在秦末那個亂世,代表基層民意的第一個站出來挑頭造反的陳勝吳廣沒有成功;身為貴族的項梁、項羽最終功敗垂成;頗有韜略的子嬰沒能挽回大秦敗局;不世出的章邯最終拱手投降;各國諸侯苗裔皆糞土。最讓豎子劉老三最終成事!



秦末亂世,原體制騶成後崩潰!各個階層都開始了各自的努力!但除了劉邦,都努力錯方向了!很多貴族精英都認為秦的大一統體制的崩潰是大一統體制本身存在問題!所以他們都要回到過去諸侯割據的時代!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這個方向,這裡包含了子嬰和項羽的認識!子嬰認為變回成秦王還能回到過去!而項羽分封諸侯,給自己創了個西楚霸王的名號,想變成“周天子”。實在可笑!而只有劉邦清楚認識到不做皇帝,連個漢王都當不長久!劉邦實則做的是叫“順應歷史潮流,過去再美好,都是回不去的,歷史車輪都是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那麼韓信、張良、蕭何這些人能力都遠遠超過劉邦,為什麼他們還願意跟著劉邦?

第一個原因劉邦臉皮厚,膽子大麼,本來什麼事都敢張羅,反正小流氓一個爛命一條!現在能人們把自己當做擋箭牌往前推。劉邦也樂意!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沒什麼是劉邦不敢張羅的!畢竟也沒有道德感約束麼!這種性格是亂世通吃性格!而作為貴族的項羽肯定是覺得面子比較重要,而加之自己有能力,自然就狂!

第二個原因,看下劉邦團隊的結構,很有現代企業管理精髓!叫合夥人制和扁平化管理!劉邦很隨和,善於納諫,手下人壓力較小。其實這只是表象!而是劉邦的確不懂,那麼他就會問,這個事你們都什麼意見啊?屬下怕啦怕啦一說,他桌子一拍,嗯,我也是這麼想的!好吧,你們去幹吧!說白了,劉邦就是一個甩手掌櫃,具體負責去實施完成的是蕭何、韓信!那既然這些事蕭何、韓信、張良自己都能去做,為什麼還要讓劉邦去演場戲呢?這就好比你的賭技超過發哥,但是你一沒賭本,二怕輸不起!這個時候,劉邦站在你身後,拍拍你的肩膀說,小夥子,我很看好你!你來賭,贏了算你的,輸了算我的!這種體制牛不牛逼?不成功沒天理麼,典型華爾街投資模式麼!

但其實你根本不知道他手裡也沒賭本,但是你賭技好啊,兩盤就贏了,他順手把你贏的錢拿起來揣口袋裡,走了!下一次又故技重演!韓信就這樣被他玩過不下兩次!所以劉邦用合夥人模式激勵了你,最後還是耍無賴侵吞了公司既得利益!而你還沒辦法,這過程中只有韓信提出過抗議,試探性地要求分股權,說要當“假齊王”,劉邦說要當就當真齊王!成功用股權矇住了韓信的雙眼,避免了公司的分裂!但到最後韓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種事情也就劉邦這種流氓能這麼幹,而且別人覺得很正常!你換項羽試試,換陳勝試試?

第三個原因,運氣使然!誰能想到小小沛縣藏龍臥虎?連個基層公務員蕭何都有丞相之才?誰能想到去搬個救兵都能遇到帝王師張良,並一頓小酒喝完說了幾句胡話,竟然讓這貨徹底感動?誰又能想到韓信這種低情商不會拍馬屁的動物,本來都溜了的,硬是讓蕭何又追了回來?

所以劉邦成功一是順應時勢!二是性格決定命運!三是運氣!


炒米視角

劉邦是有些“流氓”行徑,可是卻並非是所謂的潑皮無賴,他年少對信陵君極為崇拜,因此他當時的想法是想成為遊俠一般的人,雖然其不喜農耕生活,也不愛讀書,可卻也是一個喜歡交朋結友,仗義非常的有夢想的人。

說劉邦無能,這個筆者是極為不贊同的,一個底層百姓,能夠令得豪傑謀士為之效命,成為分封的18路諸侯之一,且從楚霸王手中搶奪江山,創建西漢王朝,老百姓向九五至尊的轉變,試問華夏幾千年文明中有多少人能夠與之媲美呢?

相信題主說劉邦的“無能”是針對於其才能、軍事、謀略來說的,的確就這些比較而言,劉邦在秦末的英雄豪傑之中並不能算是出眾,甚至於是泯然於眾的,可是有一點,劉邦能夠識人用人,他人格魅力很強,有著統馭群雄的能力,這是作為領導者所必備的,而劉邦不僅有還極為出眾。

漢初三傑,韓信將百萬之眾,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蕭何坐鎮後方,調度有法;他們是劉邦集團的核心,是劉邦集團能力強絕之輩,可是他們卻緊緊的圍繞在劉邦的身邊,唯劉邦馬首是瞻,可見其非凡。

沛縣起兵之初,有人推薦曹參和蕭何作為領導人,可是他們卻推諉了,擁護劉邦成為沛公,因為他們害怕了,畢竟起義領袖的罪責是極大的,而協從者罪責小多了,可是劉邦卻沒有猶疑,可見他膽識過人;酈食其是秦末極為厲害的說客,他在明知道劉邦不喜歡儒生的情況下,還是主動投誠,可見劉邦的人格魅力,後來酈食其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幫劉邦壯大了不少的實力;韓信的謀士蒯通唆使韓信反叛劉邦,如此三足鼎立,可是韓信卻認為劉邦對其有知遇之恩,所以一直忠誠於劉邦,後來韓信被捉,後悔當日不聽蒯通之言,可是卻為時已晚。

劉邦一個平民百姓出生,卻能夠在最終的歷史大潮面前榮登九五之位,讓四方來投,效命於帳下,這已經說明了其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以及其非凡的才能。漢初三傑和劉邦手底下的樊噲、盧綰、陳平、周勃等雖然都在各自的領域裡極為出眾,可是他們卻不具備領袖的才能,而劉邦能得到他們的擁護,足以說明其駕馭群雄的能力,如此人物還能說其無能嗎?


歷史風雲天下

張良看清劉邦無能?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關鍵是結果都是好的,這不是隨隨便便一個老闆能做到的。

比如韓信破齊後,要給劉邦要個假齊王,劉邦當時就急了,要派兵攻打韓信,是張良勸他,換做項羽,這事兒成不了!張良得被他氣死!

而且劉邦能非常快速的判斷出來誰對誰錯,

酈食其也算是個非常厲害的人了,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竟然能說動齊王投降。你看這人舌功自然了得。

先項羽跟劉邦在滎陽打的時候,酈食其就建議劉邦分封,六國諸侯之後,意思是分隔項羽的權力。回頭吃飯的時候,就碰見了張良。

劉邦對他說起了這事兒,張良一聽說,你丫的是在送死!噼裡啪啦一大堆講給劉邦聽。

聽完結果是啥——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在嘴裡還嚼著的飯,一口噴出來說“混蛋,差點毀了你爸爸”。

這就是決斷能力。他可能想不到,但是他知道誰說的對!

蕭何看清劉邦無能?

蕭何跟劉邦一開始造反的時候,就是因為膽小,害怕秦國槍打出頭鳥,躲到了劉邦背後,就這,不提也罷!

你再看蕭何後來的行事作風,面對老劉家那是畢恭畢敬,本質上說還是“膽小”能躲到劉邦後面就很好了。

劉邦讓蕭何守關中,蕭何

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

什麼事兒都讓劉邦知道!他看清了劉邦無能,可笑,他一輩子都怕劉邦!

韓信看清劉邦無能?

韓信一個逃將,跑到劉邦哪兒,因為蕭何說了幾句話,劉邦面試了一下,劉邦就拜他為大將軍,這時候的韓信,一個失業人員,忽然成了高管,感恩戴德啊!

接著劉邦,親自帶韓信這個高管實習生,後來發現可以,給他實權去打趙和齊。感恩戴德啊!

韓信十萬兵打趙國打了三年,攻下五十城,劉邦覺得有點慢,就派了酈食其去遊說,結果我就不翻譯了。

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范陽辯士蒯通說信曰:“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髮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於是信然之,從其計,遂渡河。齊已聽酈生,即留縱酒,罷備漢守禦信因襲齊歷下軍,遂至臨菑。齊王田廣以酈生賣己,乃烹之

你說劉邦氣不氣,後來還跟劉邦要齊王噹噹,驚不驚喜!就韓信幹著混賬事兒,他還好意思還看不起劉邦,簡直了。

到最後韓信被封為楚王!

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高帝問諸將,諸將曰:“亟發兵阬豎子耳。”高帝默然。問陳平,平固辭謝,曰:“諸將云何?”上具告之。陳平曰:“人之上書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陳平曰:“陛下精兵孰與楚?”上曰:“不能過。”平曰:“陛下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而舉兵攻之,是趣之戰也,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柰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云夢,陛下弟出偽遊雲夢,會諸侯於陳。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遊,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為然

高帝以為然,清清處處,你老韓,被老劉摸得清清楚楚。所以韓信一輩子都是“吾必有以重報母”,他還看清劉邦無能!簡直了!


目西

劉邦並非無能,反而是天才的政治家。

所謂劉邦無能,可能是說他不擅長打仗,遇到大事自己沒主意,只是聽張良、陳平的。

但這並不能說明劉邦無能。

劉邦最為領導,不需要一般官員、將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知人、用人、做出決策。而劉邦在這一方面,做的非常出色!

比如張良、陳平的各種意見,劉邦都能言聽計從。這就是對人才的最大的尊敬。

像韓信,本來只是毫無名聲、經驗的下級軍官而已。但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劉邦竟破格將他任命為三軍總司令。這種魄力,是千古少有。

很多人說劉邦流氓、品德不好。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不能以普通人的道德標準看待,而要看他是否對國家有功。作為帝王,如果品德良好,真未必是好事。劉邦一統天下,並建立了強大的漢朝,無異是有大功的。


國史拾遺

劉邦這個人,不能用無能來描述。作為一個可以稱之為草根的小人物,劉邦的童年是沒有夢想自己將來能掀起這麼大的波浪的,長大後,他爸爸劉太公也經常批評他,處處說他不如他的幾個哥哥,而劉邦,對此也是嗤之以鼻的。

劉邦發跡之前,是一個底層小公務員,作為一個體制內的螻蟻,他是沒有什麼權力的。在無數次與朋友扯淡吹牛之後,劉邦終於決定,放手幹一場,畢竟,自己值得懷念的青春已經逝去的差不多了。



劉邦在那個年代,很會做人,也很有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成功抓住了每一次機會,他的部下都是真心為他辦事之人。比如蕭何,還有韓信。後期的韓信,擁有和項羽、劉邦三足鼎立的能力。


但是韓信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跟隨劉邦。畢竟,在自己最落魄,被項羽譏諷的時候,是劉邦幫了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壯大。於是,韓信決定誓死追隨劉邦,為統一大業做貢獻。可他終究還是想多了,劉邦多疑,國家安定下來以後,馬上就準備對老臣下手了,劉邦的厚黑可見一斑。


歷史密探

劉邦無能?滑天下之大稽!何為能?披堅執銳衝鋒陷陣能戰而勝之,此猛將之能!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之外,此謀士之能!治國理民內外皆安而得民心者,此文臣之能。統御群臣知人善用而天下歸心,此帝王之能!能成就帝業的人少,所以“知我者希”,劉邦就有帝王之能,芸芸眾生不知劉邦而謂之無能!


世人常囿於所聞,困於所見,以為世之英雄豪傑皆如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力拔山兮氣蓋世,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項羽雖然英雄蓋世,但是他只能是一代名將,而不是一個好的帝王!

蕭何作為劉邦集團後勤保障部部長,他徵兵徵糧,管理民治的確是一把好手,是一個能幹的官員。張良作為天下第一謀士,思慮深遠,韜略過人,確實不愧第一謀士稱號。韓信兵法過人,領百萬大軍戰無不勝,當世無人能敵,不愧兵仙稱號!樊噲、周勃、盧綰、夏侯嬰、英布等都是人傑。



上述諸君都是一時人中龍鳳,但是都在劉邦麾下做事,且一展身手,位及人臣高位。在劉邦手下可以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而在項羽手下,只能衝鋒陷陣,或者當個執戟郎中!


韓非子的帝王之術早就說過了,帝王不現所欲,不展其能,居中而守法,執賞罰二權柄,則群臣效力,各盡其才。帝王可以披頭散髮而御婦人,垂拱而天下治,劉邦無師自通,深諳帝王之術,其能當時只有秦始皇嬴政可以超過!


大秦鐵鷹劍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