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情商高,是在讓自己舒服和讓別人舒服之間取平衡。

有的人說情商高,就是溜鬚拍馬,其實非也,情商高是深刻的自知和對周遭的洞察力。

七旬老者,三入賈府,每當劉姥姥出現的時候,就是為只活在畫卷中的紅樓夢,添了幾分煙火氣。

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劉姥姥和外孫板兒

01劉姥姥一進賈府之緣

“祖上曾做過一個小小京官,昔年曾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

因貪王家的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

那時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的知有此一門遠族,

餘者皆不知也。

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個兒子,名喚王成,

因家業蕭條,仍搬出城外原鄉中住了。

王成亦相繼身故,有子小名狗兒,娶妻劉氏,生子小名板兒;又生一女,名喚青兒。”(第6回)

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劉姥姥和孫子板兒在鳳姐屋

劉姥姥的丈夫是王成,狗兒是他們的兒子,曾和王家連過宗。

又因家道中落,到王狗兒這一代已經是家徒四壁了。

劉姥姥為了幫助女兒女婿帶孫子(板兒)做家務,眼看年關將至,

一家人在炕頭邊愁著沒錢過年。

有本事的男人有火氣只在外面發,而沒本事的男人卻最愛在家裡發脾氣。

狗兒因愁著沒錢過年,只好把兒子女兒罵一遍,指桑罵槐埋怨道,

家裡沒糧食都是被他們吃窮的,還要動起手打板兒。

劉姥姥心疼孫子一方面,另一面是打心眼瞧不起女婿這幅“拉硬屎”的性格。

於是想起自己家沒能力,只能是看看能不能去找曾經連過宗的王家求助,

具體的幫扶人就是王夫人和王熙鳳。

02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高情商周旋鳳姐

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

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第一、篩選幫扶對象

女婿死要面子,女兒是年輕婦人不好拋頭露面,

那隻能是劉姥姥帶著孫子板兒舍了老臉去碰一碰機會。

從這可以看出,劉姥姥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比起只會對妻兒發脾氣的女婿狗兒,

那是強一萬倍,至少她知道在生存危機面前,面子是不能填飽肚子的。

第二、只找對的人,陪房周瑞家夫人

陪房是陪嫁的丫鬟,而周瑞家的就是王夫人的陪房。

這個陪房有點像古代宦官太監的角色,拋開生理方面因素,

周瑞夫人就像宮中娘娘的保姆,幫助主人交代的大小事宜,

而她又是陪嫁來的,從時間長度和感情深度以及對主人的瞭解程度來看,

都是主人身邊“說得上話”的人,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力。

而劉姥姥初入賈府,怎不知道豪門深似海,要見到權力的掌管著鳳姐,

只能依靠這個最關鍵的引路人----周瑞家夫人。

所以她先來投靠周瑞家夫人是極其明智的選擇,

而以周瑞家夫人對王夫人和王熙鳳的瞭解,不免在劉姥姥的奉承下,

告訴她應該如何開口向王熙鳳開口借錢。

那劉姥姥這趟借錢,便有了4成把握,而見到鳳姐,

更有了5成把握,從周瑞家的報告王熙鳳劉姥姥的背景就可看出,劉姥姥是選對引路人了。

周瑞家的道:“太太說:‘他們原不是一家子;

當年他們的祖上和太老爺在一處做官,因連了宗的。

這幾年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了,卻也從沒空過的。

如今來瞧我們,也是他的好意,別簡慢了他。

要有什麼話,叫二奶奶裁奪著就是了。’”

一來以前有舊情,來往也沒空過手,也不是那種兩手空空就知道要東西的人。

二是如今走動也是好意,別簡慢了,意思是這是王夫人的意思不要虧待人家。

結局是鳳姐雖然不是特別殷勤地對待劉姥姥,但至少是給足了面子,

一坐下便問劉姥姥吃飯了沒,沒有吃飯便請人上飯;

再是瞭解了劉姥姥上門的目的是要借錢過年,給了20兩銀子過個肥年;

再是專門給了一吊錢坐車。

換做今天,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以鳳姐的脾氣和權利,應對一個無血緣關係、不常走動的窮親戚,

大可不必如此周到。足以見得劉姥姥還是得到了王熙鳳的某種程度上的認可。

03劉姥姥二進賈府 善良感恩救巧姐

劉姥姥果然不是忘恩負義只知道索取的人,第二次來帶了許多自己種的瓜果蔬菜。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劉姥姥感恩的載體雖然只是一些不值錢糧食。

包括巧遇賈母要見她,她有幸見到了賈府的一眾小姐和公子,

甚至在大觀園一日遊的行程裡憨態擺出,被灌酒、被戴滿頭花、被眾人取笑

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劉姥姥頭戴七彩花

她都沒有生氣,反而因為自己的樸實和善良又贏得了賈府上下一車的饋贈。

但是這卻暗含了她做人的哲學,

任何關係都不應該是理所當然,而是要懂得學會交換。

有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劉姥姥在卑躬屈膝地犧牲面子,

換取富貴人家的禮物。

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劉姥姥被用大碗灌酒

其實非也,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劉姥姥是在民間窮苦人家長大的。

她來賈府,一切的所見、所聞、所得都是賈府給的,而姥姥是一個淳樸的農民,

來賈府的兩次已經讓她看了比普通人可能幾輩子都看不到的榮華富貴。

她只知道自己的故事、經歷和行為舉止能給賈府上下帶來快樂,

所以她願意拿自己僅有的接地氣的民間娛樂精神來交換與賈府的聯繫。

而不是像女婿狗兒一樣,像一個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明明需求賈家的幫助,

自己不去努力卻只會坐在家裡怨天尤人、罵妻打兒。

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姥姥臨走得饋贈

04三入賈府救巧姐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巧姐和板兒

眼看賈府高樓起,眼看它高樓踏,富貴不過是轉瞬即逝。

第三次來賈府,沒想到曾經“被幫扶”的劉姥姥,成了幫扶鳳姐的人。

賈府敗落,人人自危,巧姐一個女兒家的命運,失去了父母的庇護,

自然是像小草一般任人處置。

曾經烈火烹油鮮花卓錦之盛況的賈府,此刻只剩下一團糟。

巧姐淪落的被舅舅變賣的命運,而正是鳳姐對劉姥姥和板兒的當年的搭救之恩,

換來了巧姐未來的人生雖遠離富貴,卻至少能偏安一隅。

也正是劉姥姥的高情商,讓我們看到了同一個大環境下,

任何生命都應該被尊重和看見,而不是隻知分貴賤。

劉姥姥---俗世裡的明白人

巧姐被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