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浦東也幹不過前海!

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這是上海所有者結構所決定的,更是上海這座城市的獨特政經氛圍所決定的。

上海的所有制結構為央企:地方國企:外資企業:民企比重為1:1:1:1,最具活力和最具創新能力的民營企業的比重僅為上海產業結構的1/4,央企和地方國企的由於機制問題創新的動力是不足的,外資企業即便是有創新成果,也是外國企業的成果,與上海無關。而最具活力的民營企業,由於在資本,市場,人才方面都受限於大環境的影響,所以即使有創新的動能,但也很難發揮出來。與之相對比,深圳的所有制機構卻極為簡單,90%的都是民營企業或者個體企業,國企,央企和外企企業所佔的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一直以來深圳的營商環境競爭是最充分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夢想之城。在對比兩座城市的企業品牌,上海的經濟總量雖然仍遠超深圳,但上海本地品牌幾乎微乎其微,深圳卻走出了華為,中興,騰訊,萬科,大疆,比亞迪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業。就連前不久深圳綜合研究院旅遊與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宋丁教授驚呼上海終於製造出了中國第一塊即將量產的石墨烯電池的時候,他可能並不知道研發石墨烯電池的這家企業東旭集團其實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北京民營企業,其上海的研發中心率先發布了石墨烯電池而已。所以,近年來上海的發展的確乏善可陳!

上海不是深圳對手第二個原因是上海人仍沉浸在即將被淘汰的工業文明時代。

上海四個戰略性定位: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其中把國際航運中心作為戰略性定位,在深圳人看來是一個莫大的笑話,因為全球的國際航運中心是要進行大規模的集裝箱運輸的,這種東西是伴隨著加工製造業而強大的,50年代全球的集裝箱最大的港口是在紐約港,在日本的橫濱,在歐洲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這些是一流港口。到了七八十年代,轉到了亞洲四小龍,新加坡是港口,香港是港口,臺灣的高雄是港口,韓國的釜山是港口。再一輪轉到了深圳、上海,轉到了其它的沿海城市。上海居然把這種工業文明時代一個加工製造業的最重要的集裝箱碼頭作為戰略性定位,深圳23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全國大中城市第一,深圳在2013年上半年集裝箱運輸就超過了香港,但深圳沒有把國際航運中心作為戰略定位。上海把一個即將要拋棄的文明當做一個前瞻性的定位,這是一個錯誤。這種錯誤伴隨著觀念、思維,伴隨著很多重大的決策。上海四個戰略性定位當中,唯獨缺了一個最重要的定位,讓上海做一個全球有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