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院回家,需要注意些什麼?

小梅梅39

1、測量寶寶的頭圍,檢查囟門,並用手指觸摸口腔頂部,以證實顎部完整,無顎裂現象。

2、用聽診器聽嬰兒的心臟和肺部,以查明這些器官是否正常,同時檢查嬰兒的脈搏。

3、用手觸摸嬰兒的肚子,以檢查腹部各器官大小是否正常。

4、檢查生殖器官有無異常。男寶寶要檢查兩側睪丸是否下降到陰囊。

5、輕輕地來回活動寶寶的四肢,並檢查兩小腿和兩腳是否對稱,兩腿是否等長,兩腳有無畸形。

6、把嬰兒的兩腿向上彎起並輕輕地讓兩腿做兜圈活動,以查兩側髖部有無脫臼。

7、用拇指在嬰兒背部由上向下順序觸壓,以確認脊椎骨是否排列正常。

以上檢查有些寶媽自己也可以做,有利於配合檢查。做好這些檢查讓寶寶和家人一起健康放心的出院。


心連心好月嫂

新爸媽們,在經歷寶寶剛出生的激動和喜悅之後,將面對的是為人父母的真正考驗。一般產後2-3天出院回家,對於寶寶回家後的護理,就是新爸爸媽媽們需要學習的第一堂課。

寶寶回家後需要注意哪些?

1. 哪些表現需要看醫生:對於剛出生的新生兒來說,我想這個問題是最需要關注的,對於寶寶出生之前存在高危因素的寶寶來說更加需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判斷新生兒健康與否需要每天問幾個問題,寶寶哭聲響不響?吃奶有沒有勁兒?肢體力量好不好,活動多不多?如果以上問題都是肯定答案 “yes”。那麼說明寶寶基本是健康的。如果寶寶出現吃奶不好,精神狀態差(老睡覺,不哭少動),不怎麼哭,肢體軟,沒勁兒等情況,最好需要醫生做一個查體除外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

4. 新生兒紅斑:新生兒紅斑的主要原因寶寶體內來自媽媽的激素水平高造成的,是新生兒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是當環境溫度高時,寶寶的紅斑皮疹就會相應多,所以控制室內溫度,對於紅斑的減少有幫助,即使出現皮疹,因為這些皮疹一般沒有什麼自覺症狀,孩子一般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

5. 保暖過度:很多家長害怕寶寶著涼,從而,將門窗關緊,室內不通風,包裹很多很緊,致使保暖過度,新生兒由於基礎代謝率很高,更容易產熱怕熱,常常出現體溫升高,一般為37~38℃,後腦勺潮乎乎的感覺,那寶寶一定是過熱了,需要將室內溫度調節在適宜的溫度,一般新生兒適宜溫度在24-26攝氏度。

6. 髖關節健康:胎兒向新生兒過度期間,新生兒由於體內激素水平比較高,髖關節還處於不穩定狀態,所以,需要注意髖關節護理,避免髖關節包裹過度,避免“蠟燭包”式的包裹,下肢需要有一個自由外展的空間,尤其臀位剖宮產或則家族中存在髖關節發育不良或則髖關節脫位的成員家族史時,更加需要注意髖關節保持正常外展體位。

7. 新生兒餵養:我們倡導純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的好處就不贅述了,一般媽媽母乳在寶寶生後3-4天乳房逐漸有漲的感覺,一般5-6天大多數都能夠滿足寶寶的需要,而在寶寶前3天,事實上寶寶需求量並不高,而且這期間寶寶體內水分過多,會有個體內水分丟失過程,所以前3-4天,體重會逐漸下降大約7-10%之間,如果確實體重下降過多,或者有任何可能需要加奶粉的醫療狀況(比如低血糖,黃疸上升較快,寶寶脫水熱等),而媽媽母乳還沒有完全下來等,可以酌情添加奶粉過渡一下。 寶寶的餵養一般以按需餵養為原則(吃多少,什麼時候喂,以寶寶需求為準)。一般規律,出生後第一天餵養量(5-10毫升/次),第二天餵養量(10-20毫升/次),此後每增加一天,每頓可能增加10毫升直到足量,一般7-10天寶寶的餵養量達到足量。

關於新生兒的注意事項比較多,以上是主要的一些內容,需要父母不斷的學習和增強科學餵養的知識。


兒科劉華醫生

寶寶剛出生,哪些事情要特別注意?

另外,要提醒新爸爸媽媽的是,產婦和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出院,應該以醫生的評估為準,不能擅作主張。如果醫生建議繼續留院觀察,應聽從醫生的建議。

關注芝麻育兒專注於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芝麻育兒

在寶寶回家之前,家中應先通風換氣,被褥等清洗晾曬。室內溫度保持在26-28度寶寶感到最舒適,溼度控制在60%-70%左右,不能過於乾燥悶熱。

寶寶回家後,要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給寶寶穿好衣服,避免著涼。有風沙、強光時,可以戴帽子防風防曬。一般來說應比大人多穿一件到兩件,可以摸下寶寶後腦勺,如果是熱的寶寶就不冷,如果冷冰的話說明他冷了要加衣服,如果有出汗的話就是熱了,要適當減少衣服。

一般寶寶出院時臍帶都還未脫落,回家後要注意臍帶護理。應當保持臍帶斷端的清潔乾燥,不要覆蓋過多的紗布、護臍帶、衣物,乾燥的環境有利於臍帶的儘早脫落。在脫落前,不要讓寶寶泡在浴盆內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乾後再洗下半身,或者進行擦浴。要避免紙尿褲和衣服對寶寶臍部的刺激,尿布、尿不溼不要捂在臍部,以免尿液粘在傷口處引發感染。臍帶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溼,要馬上用幹棉球或乾淨柔軟的紗布擦乾。如果臍帶有膿性分泌物、惡臭味、發紅等異常情況就需要去兒科請醫生看一下了。

寶寶普遍會出現蛻皮的現象,家長不必過於驚慌。因為寶寶出生前是處在溫暖的羊水中,出生後受寒冷和乾燥空氣的刺激,皮膚收縮,也更容易脫皮,尤其是腳踝、腳底和手等皮膚乾燥的地方容易出現。只要注意對寶寶皮膚的清潔護理,避免外來的感染和損傷就可以了,切記不要撕沒退乾淨的皮。要注意寶寶脫皮部位的衛生,可以抹些嬰兒油試試,一般在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就會好了,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

為寶寶準備的衣服建議最好選購白色或貼近膚色的淺色衣服,要柔軟、透氣、吸汗、純棉布料為上選,衣服上不要帶珠子亮片及金屬釦子、拉鍊等,以防寶寶誤食。其次要選擇方便脫換、樣式簡單的繫帶和尚服或者長款的對襟睡袍,所有的衣服在給寶寶穿之前都應用開水燙洗後在太陽下暴曬殺菌,清洗的時候注意衣服的洗滌說明,最好手洗,並使用嬰兒專用的洗衣液或天然成分的洗衣液。

此外,也要注意保存好寶寶的疫苗接種記錄。要觀察寶寶黃疸的情況,按時複查。注意寶寶的體溫、大小便、精神、食慾等生理狀況,出院異常現象或者家長不能判斷的現象就需要及時就醫。


十月呵護

新生兒回家後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護理:

一、黃疸

1、我的寶寶一定會有黃疸嗎?

十個寶寶八個都會遇到黃疸。黃疸分為生理黃疸和病理黃疸,病理黃疸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大部分寶寶遇到的都是生理性黃疸,只要配合日照和退黃疸的藥就能恢復正常。


2、生理性黃疸怎麼退?

如果寶寶是生理性黃疸,多曬太陽有助於退黃疸,新生兒剛出生後可先隔著窗子曬太陽,寶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再直接接觸陽光,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要避免陽光直射寶寶眼睛。同時要注意配合吃退黃疸藥。


3、病理性黃疸怎麼辦?

如果是病理黃疸,請遵醫囑,醫生可能會將寶寶留院,這時媽媽一定要配合。

二、囟門

1、囟門分為哪幾種?

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2、分別什麼時候閉合?

前囟門位於中線上,不到頭頂的位置,手摸時能感受到此處柔軟凹陷,視覺上能看到它跳動,一般在1~1.5歲閉合。

後囟門位於腦後方,枕骨和兩塊頂骨之間骨縫交點,尺寸不大,出生時可能已接近閉合或只有很小的區域未閉合,但一般出生6~8周都會閉合。


3、平時護理要注意什麼?

洗頭時用清水或者弱酸性的洗沐二合一,不要用成人洗沐品,手法要輕,頭部不要被尖銳物碰到;頭上如有溼疹或頭垢,可用松達嬰兒山茶油輕輕按摩,但不要用手摳;月子寶寶最好能戴上帽子,夏天時可戴囟門帽;按時服用D3,注意頭圍發育情況。

三、頭部熱

1、為什麼寶寶頭部熱、手腳涼?

寶寶年齡越小越易表現出頭部熱、手腳涼的現象,新生兒頭部散熱可達全身散熱的50%。

除此之外,頭面部血管豐富,離心臟近,致使局部溫度高於全身平均體表溫度。寶寶心臟搏動力量較弱,達到手腳末端的血流較少,所以手腳溫度低。因此在判斷寶寶冷熱的時候不能單純靠手和頭部感知,應把手伸進寶寶後背來判斷寶寶是否需要加衣。


2、何時恢復正常?

新生兒皮膚毛孔發育未完全,散熱主要侷限於頭部。待寶寶長大,毛孔汗腺發育成熟,這種現象會慢慢減少。


四、肚臍護理

1、何時脫落?

按照生長規律,出生後7~15天會脫落,但有的寶寶可能出了月子才脫落,有的甚至要更長時間。只要護理得當沒發炎,稍微晚點脫落也無妨。


2、在家如何護理?

五、枕禿

1、寶寶頭部為什麼有一圈沒頭髮?

一圈沒頭髮就是枕禿,這是很正常的。寶寶2~3個月開始左右轉頭,在轉頭過程中,頭部和床面或枕頭多次摩擦,加上頭部愛出汗,造成了接觸面頭髮脫落,生長緩慢的現象。


2、寶寶枕禿是缺鈣嗎?

枕禿與缺鈣沒任何關,枕禿是很自然的生理現象。現在生活質量上升,寶寶一般不會缺鈣,更不會缺鈣嚴重到枕禿到這種程度。隨著寶寶的成長髮育,2歲左右寶寶會逐漸恢復正常。

六、鼻子上的小白點

1、寶寶鼻子上的小白點是什麼?

新生兒鼻子附近的小白點是粟粒疹,與寶寶皮脂分泌相關,無需特殊處理,正常護膚等寶寶2個月左右皮脂分泌減少的時候,就會慢慢消失。

七、寶寶蛻皮

1、我家寶寶很愛脫皮,這正常嗎?

出生前,寶寶在羊水中,出生後受到外部溫度溼度的刺激,皮膚收縮,脫皮很正常。


2、寶寶蛻皮多久能好?要如何護理?

這是正常現象,無需特殊處理。寶寶出生後平時清水洗澡,洗澡後給寶寶擦拭松達山茶油進行按摩保溼,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出了月子寶寶就該差不多好了。

八、眼睛護理

1、月子寶寶很愛流眼淚?

月子寶寶愛流眼淚是由於鼻淚管通暢不良,鼻淚管連通鼻子和眼睛,它將眼淚引入鼻部吸收,由於眼淚產生正常,而通過鼻淚管的回吸收不足,所以眼淚會積存於眼睛。眼淚屬於溶液,當水分蒸發後剩下的溶質就是類似於分泌物的東西。


2、寶寶眼睛分泌物多怎麼辦?

九、胎毛

1、何時剃胎毛?

各個地方剃胎毛的日子不同,然無論何時剃胎毛,最好給寶寶流1到2釐米的頭髮,避免剃破寶寶頭皮,造成感染。同時剃胎毛和寶寶以後頭髮的濃密、顏色都沒有什麼相關性。


十、寶寶皮膚褶子多

1、寶寶皮膚褶子多怎麼護理?

寶寶皮膚褶子多,看起來肉嘟嘟的很可愛,但是護理起來卻比較麻煩。這些褶子處散熱性較差,摩擦多容易被細菌盯上,出現皮膚問題。媽媽們要保持這些肉褶子處乾爽,清潔到位,褶子部位清洗乾淨後一定要擦乾,擦點松達山茶油,進行保溼、潤滑,避免細菌滋生。

十一、頭部護理

1、寶寶老朝一邊睡,會不會偏頭啊?

在4月齡以前,如果不及時糾正,頭部很可能不對稱,因此會出現所謂的偏頭。


2、如何糾正孩子朝一邊睡的習慣?

一般來說,寶寶愛朝有媽媽氣味的那邊睡。媽媽晚上餵奶時,可先睡左邊喂左邊,下次再換到右邊喂睡右邊,這樣孩子的頭自然就會對稱了。如果寶寶很固執,非得朝一邊,媽媽可自行把孩子的頭扶往另一邊。


十二、頸部護理

1.需要給新生兒備枕頭嗎?

寶寶會坐前,頸椎還沒形成頸部前屈,是平直的,使用枕頭反而會造成氣道彎曲,引起呼吸相對不暢。頸部前屈的生理形成時間發生於寶寶會坐之後,因此在這之前沒必要使用枕頭。


2.會坐後就一定要使用枕頭嗎?

寶寶會坐後在不使用枕頭的情況下,沒出現呼吸不暢的現象,可遵從寶寶習慣,反之如果呼吸出現呼嚕聲,可引導用枕頭。就算是用枕頭,也應該使用專業的,不能想當然弄太厚。

十三、口水疹

1、口水疹原因和範圍?

它的範圍只在嘴角,起因就是口水引起。、


2、怎麼護理?

可擦潤膚乳或按摩油(因為我們家寶寶的松達山茶油,真的很不錯,總想介紹^_^),保證嘴角乾爽滋潤,流口水時及時擦拭,注意手部衛生,以免抓撓疹子範圍擴大。這個很容易康復,媽媽無需擔心,後期注意護理就可以了。如果實在不行,請及時就醫。


3、怎麼預防?

在寶寶長牙期或其它愛流口水的階段,給寶寶戴上口水兜,多擦口水,保證嘴角乾淨,及時擦潤膚乳,保證皮膚溼潤;及時剪指甲;不要捏寶寶臉龐。護理特別簡單,注意嘴周邊衛生,保持乾爽即可。


十四、搖晃

1、據說搖晃小寶寶會被搖傻?

嬰兒腦部發育不完全,不管有沒有和別的物體發生碰撞,當受到強力搖晃時,腦部組織易受撞擊,而出現血管撕裂及腦神經纖維受損。一定要避免對寶寶劇烈搖晃和做拋接等危險性動作。


松達媽媽

新生兒出院回家,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個:1.每天注意孩子的體溫是否正常,畢竟新生兒比較脆弱怕有什麼感染。2.臍帶消毒。一般新生兒出生後沒有異常出院時臍帶還沒有掉,所以每天需要給臍帶消毒,並注意不要碰掉臍帶,防止感染。3.注意黃疸。一般新生兒都有黃疸只不過程度嚴不嚴重的事情,每天觀察只要沒有變嚴重就沒什麼問題。4.排便是否正常。新生兒一切規律都還沒有養成,排完胎便以後要注意每天的排便次數和排便具體情況以判斷消化情況。5.屁股是否紅。新生兒一般用紙尿褲或者尿布,由於他皮膚細嫩需要經常換尿布,多觀察屁股是否有潰爛或變紅,要分析是尿布用的時間太長還是過敏的原因。6.不要穿太多,防止熱著。小孩兒一般凍不著但是特別怕熱,防止熱著出痱子。7.床上衣服上是否有雜物,防止扎著孩子,頭髮之類的是否纏繞孩子手指腳趾。新聞蹭報道過幾起由於頭髮纏繞手指導致手指壞死。每天看看孩子身上,手腳有沒有異樣是很必要的,畢竟新生兒沒有任何表達能力,唯一表達方式就是哭鬧。如果不是因為餓或者拉尿的問題哭鬧那就需要特別注意一下孩子是否有其他方面的不舒服,畢竟新生兒除了吃就是睡。



小妖飛仙記

  新生寶寶出院回家之需反覆確定

  新生寶寶出院的時候,爸爸媽媽們首先要確定寶寶的全身檢查已全部完成,寶寶的黃疸值在接受的範圍內,並且確定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針已經注射,代謝異常篩查等也已經做完等都確定結束。那麼這個時候,你們就可以出院了。

  最後,還要提醒爸爸媽媽們的是,寶寶出院不僅要獲得醫生的允許的,而且如果醫生認為寶寶需要再留院觀察的話,那麼最好不要強行出院。這是需要你們一定要注意的。

  新生寶寶出院回家之家裡要事先準備

  在新生寶寶出院之前呢,家裡人或者是準爸爸們要先將房間通一次的風,並且要將房間的溫度的控制在18-22攝氏度,溼度控制在50%-60%。鑑於溼度和溫度都是比較難以控制的,所以建議爸爸們可以買一溫溼度計,隨時觀察。此外,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寶寶的床不要正對著空調的出口,並且要遠離電暖氣2米以上的距離。這樣才不會對寶寶的健康有影響。

  新生寶寶出院回家之保暖工作要做好

  所以,給寶寶防風保暖的被子(尤其是頭部的被子)不能包的太過的緊,要適當的留一些空隙通風,並隨時揭起來看一下孩子的情況,要是孩子呼吸正常的,臉色正常,並且沒有太多的汗的話就可以了。


樂寶貝育兒

啦啦啦,我來啦,照顧新生兒,需要的注意事項太多了,不能一下子全部說出來的,而且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就算現在告訴你了,你到時候還是照樣會手忙腳亂了,建議媽媽自己多學習一些育兒的知識,遇到就會鎮定些不至於心慌意亂的。

在這裡大概的說下照顧新生兒寶寶需要注意的四個注意事項,對於新手爸媽真的是育兒寶典!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ad0000f6e54d52c32e\

生了麼

這些細節要注意

1、居室環境:

環境:環境要清潔,不要有異味,最好房間裝修了半年以上。

光線:房間光線要充足但不宜太亮,最好用黃光的燈泡(25W就可以)來保護寶寶的眼睛。

溫溼度:室溫夏季保持在26℃左右,冬季20℃左右為最佳,並保持50%~60%左右的溼度。如果溼度太低,寶寶的呼吸道黏膜就會因為太乾燥而使黏膜的防禦功能下降,會降低對細菌以及病毒的抵抗能力,而引起寶寶呼吸道感染。

通風:春、夏、秋這三季都可以較長時間的開窗通風,但應該避免對流風。冬季開窗時應把寶寶先抱到其他房間,通完風之後,等室溫升上來再把寶寶抱回臥室。 每天都應該開窗通風20~30分鐘。

2、嬰兒物品:

新生兒所用物品都應該單獨清洗和存放,包括衣物、被褥、食具等。奶瓶和杯碗等應每日蒸煮消毒。不要在寶寶脖子上戴有繩的平安符、項鍊等,以防發生意外。

3、衣物:

要用柔軟的材質,最好是棉絨的。衣物可以稍微寬鬆些,但是不能有釦子、拉鍊等,除去衣物線頭布絲等,以防纏繞嬰兒的手足指趾。

如果衣物是在箱櫃中儲藏過,在使用前記得先要吹曬,因為樟腦類防早劑等殘留會引起某些嬰兒發生溶血病。

4、床:

高度:嬰兒床要有護欄,高度高於嬰兒身高的2/3,防止他站立時跌出。

床欄儘量光滑, 兩個柵欄之間的寬度不可超過6釐米,防止寶寶把頭從中間伸出來而造成傷害。 家長尤應注意金屬材料的嬰兒床絕對不能含有鉛等對孩子身體有害的元素。

5被褥:

選擇淺色的全棉軟布即可,一般被子長度比寶寶的身長長20~30釐米最佳。

小褥子上不要直接放塑料布,是防止嬰兒翻動時塑料布矇住他的頭,二是防止塑料不透氣,使嬰兒出現紅臀等情況,如果放的話,要放在褥子下,起到隔尿作用。

6、餵養:

假如母親患有乙型肝炎、乳腺炎等急、慢性病症時,應停止哺乳,改為奶粉餵養。

母乳餵養時首先要注意母親的個人衛生。不僅要每天換洗內衣,而且每次在餵奶前都應該洗手和用溫水擦洗乳房和乳頭。


小藍推薦

剛出生的寶寶比較脆弱,要注意的比較多。自己總結了幾點,希望能幫上忙。1,注意溫度變化,別讓寶寶感冒了,因為這時候感冒了比較麻煩。2,注意有沒有黃疸,輕微的黃疸喝點白蒿水或者葡萄糖,嚴重的及時就醫。3,勤換尿布或尿不溼預防得溼疹,假如有了溼疹也不要太著急。用溫水洗洗,塗點護臀霜或者紅黴素軟膏。4,注意臍帶位置的護理,用酒精輕輕擦洗注意別弄上尿液免得發炎5,注意一下指甲,太長的話要適當修剪一下免得由於太長形成內扣容易長進肉裡或抓傷自己。6,注意脖頸,腋窩,腿窩處,小心紅的厲害以後破皮。7,假如發現小孩身上有起皮的地方千萬別用手去弄以免弄傷皮膚8,假如頭上有看著成塊的髒東西別用手扣。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