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之戰,日軍是唐朝軍隊的4倍,為何最後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白江口之戰是中日著名的一次戰役。日本和高句麗的部隊多於唐軍數倍。而結局日軍為何就戰敗呢?我個人認為此戰役日軍失敗是戰略佈局失誤和裝備上的差距。

白江口之戰,日軍是唐朝軍隊的4倍,為何最後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戰役原因,660年前,現在的朝鮮半島當時有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國家。三個國家關係局面時不時敵對。643年,新羅向唐朝請書說百濟聯合高句麗想要攻打新羅。請求唐朝出兵援救。

660年百濟被唐朝、新羅所滅國。百濟雖然滅亡但殘餘部隊還是不投降。百濟武將鬼室福信和浮屠道深等人迎百濟王子扶余豐回國即王位。

日本想入侵朝鮮半島由來已久。如果讓唐軍統一半島。勢必造成自己的計劃落空。在百濟的乞求下日軍由日軍將領上毛野稚子帶領二萬七千人開始入侵朝鮮半島。展開對唐、新聯軍作戰。當時百濟殘餘內部出現矛盾,武將鬼室福新和扶余豐明爭暗鬥。最後還是扶余豐笑到最後。

白江口之戰,日軍是唐朝軍隊的4倍,為何最後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最後的決戰,白江口。白江口地形獨特三面環山,一面磅水之地。群山萬壑,對唐軍來說易守難攻。此地就是百濟殘餘所在之地——周留城。唐軍水師開的艦船共一百多艘。集合後的日本、百濟艦船約一千艘,軍力約五萬人。此刻,日本、百濟已經按耐不住主動向唐軍發起進攻。唐軍隨見大事不妙,立即佔領上游江段。

白江口之戰,日軍是唐朝軍隊的4倍,為何最後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日本、百濟等軍隊由於戰事意見不統一。沒有形成統一協同作戰。加上將領好大喜功盲目的進攻。致使海戰絕對漸漸失去優勢。

日軍擅長武士道也就是近身作戰。它們一登上唐軍戰船便進行攻擊。唐軍一道道寒光直面日軍眼睛,登上船上的日軍全軍覆沒。原來日軍在整體裝備落後於唐軍。唐軍手握唐刀兵器,身披鎧甲。唐軍訓練有素。面對日軍的鼠輩之流一點都不懼怕。面對唐軍陸戰大勝,日軍海上力量也難於抵抗,見日軍、百濟戰事以去,扶余豐落荒而逃。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戰。此後出現的日本刀就是借鑑唐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