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一生皎潔精明的山西王,臨終前僅留下七句話給後人

閻錫山四川武備學堂畢業,後留學日本,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至1911年起他“統治”山西長達三十餘年,之所以要用“統治”一詞是因為他不像一個“省長”卻如一個“土皇帝”一般。


閻錫山,一生皎潔精明的山西王,臨終前僅留下七句話給後人​在他的治下,山西實行嚴格的地域保護主義,甚至連鐵軌的寬度也特意修的不一樣,而山西又是資源大省,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山西幾乎沒有受到戰火的襲擾,反而大力發張經濟,所以在他的治理下山西儼然一副“世外小桃源”的景象。

閻錫山,一生皎潔精明的山西王,臨終前僅留下七句話給後人​閻錫山一生的每一個選擇幾乎都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八面玲瓏的他一直周旋在各種勢力之間,誰也不得罪,這也是他能把“土皇帝”坐的這麼安穩的原因。張學良說他一看就是個買賣人,意在指出他的精明,但是利己精明的閻錫山格局卻不小,山西的體量不大,但在他的治理下不僅平穩安定還具備了問鼎天下之實力,以山西為基石他的觸角也擴展到了四川,河南甚至北京,在他一生最輝煌的時期也曾穩定四川,平定了西藏。

閻錫山,一生皎潔精明的山西王,臨終前僅留下七句話給後人​曾經閻錫山也曾充滿理想,但是最終還是腐朽了,他選擇去了臺灣,並且在那裡度過了生命最後的十年,而閻錫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他知道離開了山西也就離開了權利,他辭去了“行政院長一職”在家安心寫作,但是他心中早已沒了風景,沒了昔日山西王的氣概,只是一個看淡生死的遲暮老人。
閻錫山,一生皎潔精明的山西王,臨終前僅留下七句話給後人​晚年閻錫山生活的很平淡,饅頭就白菜就是一餐,人生中最後十年他寫了二十於本書,最後一部作品是《三百年中國》完成於1960年,同年5月23日病逝於臺北,而這樣一位曾經呼風喚雨的人物臨終僅留下七句話一、一切從簡,不宜奢;二、收輓聯不收挽幛;三、靈前供無花之花木; 四、出殯以早為好,不要久停 ;五、不要過 於悲傷,放聲大哭 ;六、墓碑刻他的思想日 記第 100 段及第 128 段 ;七、七日之內每天 早晚各讀他的《補心靈》一遍。

閻錫山的一生也印了少帥的那句話,像極了一個商人,狡黠而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