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了那麼多年的葡萄,需肥規律你真的瞭解透了嗎?「元素需求比」

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植物,結果量大,在年生長栽培過程中對肥料需求量較大。

大多數種植戶根據經驗每年都知道在什麼時間大概施什麼種類的肥料,但是葡萄具體在什麼生長階段需要哪種元素的肥料,大家可能都還不是特別的瞭解。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的科學施肥,瞭解葡萄年生育週期對各種元素的需求和利用我們今天給大家來詳細介紹一下。

种了那么多年的葡萄,需肥规律你真的了解透了吗?「元素需求比」

上圖是葡萄在不同生育時期對各種營養元素的大概需求量,供參考。

葡萄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從萌芽後不久就開始,吸收量不斷增加,在末花期至轉色期和採收期至休眠期前這兩個階段是兩個吸收高峰期

末花期至轉色期吸收的養分主要用於當年枝葉的生長和果實發育。

採收期至休眠期前這段時間吸收的養分主要用於養分的儲藏與積累,供來年生儲備。

N元素:

氮元素是葡萄園用量最大的基本肥料,施用氮肥是大部分葡萄園中最常採用的施肥措施。

氮肥可以在果實採收後立即施入,就是說可以結合秋施有機肥進行,有利於提高氮素在葡萄樹體內的儲藏水平,也不易引起樹體旺長。

另外也可以在春季萌芽期到花前使用。

P元素

影響P的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主要是土壤PH值

一般土壤PH在6.5左右時,磷元素的有效性最高,而且磷的吸收利用好壞與菌根菌的存在有關,所以磷肥的施用應結合有機肥一起施用,來提高磷的有效性。

一般有機肥多在秋季使用,這個時候也是葡萄根系吸收磷元素的一個高峰期,此時吸收的磷元素可以儲藏在根系中,供植株來年前期生長。

葡萄在萌芽前後對磷元素的吸收很少,根系在花後有一次吸收高峰期,直接用於枝梢生長和果實發育,所以葡萄在花後、幼果膨大期可施入一次磷肥,注意施用時儘量靠近根系的主要分佈區。

磷的需求量為氮的20/1~5/1,而且一般土壤中含有大量被固定的磷,所以不需年年施肥

K元素

葡萄在盛花後至果實轉色期之間吸收鉀量達到高峰,此間吸收的量大約是全年鉀吸收量的49%。

隨著鉀吸收量的驟減,在果實採收1個月後又出現一次小高峰,但此次吸收量相對較小,且鉀元素一般在枝蔓中積累比根系多。

盛花後果實採收後及時補充鉀肥

Ca元素

葡萄吸收鈣主要在生長前期,在花期到轉色期之間到達高峰,吸收量達全年的近一半,但從轉色期到果實成熟採收期根系不吸收鈣元素,在落葉前一個半月根系又有一次吸收小高峰。

所以鈣肥的施用主要集中在生長前期易少量多次施用,施入部位應該靠近根系,均勻分佈。

Mg元素

葡萄大約從開花期開始吸收鎂元素,主要轉運到新梢中用於當年的生長。

花後到轉色期植株持續吸收鎂元素,主要用於根、枝蔓和葉片。

從果實轉色期到成熟採收期植株仍然可以吸收鎂元素,但吸收量較小,果實採收後吸收出現一次高峰。

葡萄對鎂的吸收在整個生長季比較平穩,鎂肥的施入可選擇在花前到落葉之間進行

B元素

相對於其他很多作物,葡萄需硼元素量較高。

葡萄吸收硼元素受土壤水分影響明顯,在乾旱條件下硼元素吸收量極小。

Zn元素

鋅元素與葡萄生長點發育有關,缺鋅往往會導致幼嫩組織受阻。

因此在葡萄生長前期尤其是花前兩週,需要補充的鋅保障植株正常生長和結果。

Fe元素

鐵元素是葉綠素合成必需的營養元素,缺鐵症狀主要發生在生長季早期的幼嫩葉片上,導致出現黃葉,從而影響光合作用。

葡萄生長溫度低、土壤溼度大,常導致根系吸收鐵不足。

當土壤溫度上升,土壤溼度減小時,土壤鐵供應量增大,根系吸收能力增強,新發的葉片也不再出現缺鐵症狀。

土壤缺鐵還與土壤較高的PH值有關,較高的土壤PH狀態下,鐵元素往往不易被吸收。

一般微量元素不需要專門去補,植物需求量較少,一般有機肥施足,其中的含量是可滿足作物需求的,但生長過程中出現缺乏症狀時,可以通過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防止土壤鹽鹼化和過分黏重,促進土壤中的鐵轉化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形態。

或通過葉面噴肥對元素缺乏症狀進行矯正。

如果你覺得小秘書每天提供的信息有點價值,你就幫小秘書傳播一下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學習。小秘書會繼續努力的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