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自己當“大灰狼”

清舟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註釋】

1 聽訟:聽訴訟,處理訴訟。

2 猶人:和別人一樣。

3 必也:一定要。

4 無情者:沒有事實依據的人。

5 盡其辭:施展其說辭。

6 民志:民心。

7 至:極致。

不要讓自己當“大灰狼”

訴訟和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能夠在訴訟之前,就解決矛盾,維護公平正義,那當然就更好了。從這段文字看來,孔子不反對訴訟司法,但也並不將訴訟看作解決各種矛盾的最好方法。他的理想是天下沒有訴訟。這樣那些沒有事實支撐的、理虧的人,就沒有機會逞口舌之利和各種智巧了。這才是一個良性的社會所應有的。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孔子的這些思想,也是有很大參考價值和深遠意義的。如果凡事都要通過司法手段來解決,不僅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而且也是不現實的。

從本節我們還可以看出: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看來,當政者應該非常重視老百姓的意志,對民心民意充滿敬畏。這是當政的君子們認識和處理問題的根本。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註釋】

1 誠:這是中國古代思想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主要有兩層含意。一是真實澄清、直接明瞭的狀態;二是達到這種狀態的過程或努力。此處的“誠”是動詞。

2 意:意念,意識、心意、精神等。

3 毋:不要。

4 惡(wù)惡(è)臭 (xiù):厭惡腐臭的氣味。前一個“惡”是動詞,厭惡;後一個“惡”是形容詞,不好的。臭:氣味。

5 好(hào)好(hǎo)色:喜愛好的色彩。第一個“好”作動詞,喜好,喜歡之意;後一個“好”是形容詞,美好之意。

6 謙(qiǎn):安靜。

7 慎:謹慎,在此含有警戒的意思。

8 獨:獨處獨居的狀態或時候。

不要讓自己當“大灰狼”

在此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講過了“誠”的內涵。此處作者提出了一個很直接的做法,就是不要自我欺騙。人騙別人或許不難,但要騙自己卻並不容易。很多人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怎樣才算是做到了不自我欺騙呢?作者用比喻給出了一個參考標準:就像討厭難聞的氣味一樣,就像喜愛美好的色彩一樣。當然也有人說“好色”是美色的意思。這沒有關係。總之都是人們喜歡看到的。

人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聞到難聞的氣味時,不必思考、不必遲疑,都會在第一時間感到厭惡並躲避:當看到美好的色彩時,也不必思考、不必遲疑,自然就覺得賞心悅目,並生出喜愛之心。在《大學》的作者看來,人對善惡的反應也能達到這樣的程度,也就能夠做到使自己的意念真實直接了。

我們在幼年的時候,或許都聽過一個故事:一隻小羊在河邊喝水,一頭大灰狼想要吃掉它,就捏造出各種理由:小羊背地罵它了、小羊把河水弄髒了、小羊偷了它的東西了、等等。不巧的是,它的理由都站不住腳,但最終它還是把小羊給吃了。聽故事的我們心裡都明白,吃掉小羊就是大灰狼的真實心意。

其實這種情況在很多人身上同樣存在。人在很多時候,所說出的自己行為的原因,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都會被他用各種所謂的藉口、理由包裹起來。剛開始只是為了應對外界和他人,可時間久了,這種掩蓋和包裹熟練了,就會慢慢地連自己也給騙了。心理學告訴我們:很多人的很多行為,都是在無意識下進行的。也就是說:儘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但依然對真實的原因一無所知。這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自己的主人。而要想真正認識自己,主導自己,就必須把這些掩蓋和欺騙剝去。也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不要讓自己當“大灰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