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要嫉賢妒能者

清舟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註釋】

1《秦誓》:《尚書•周書》中的一篇。

2 斷斷:前人注為“堅守善道的樣子”或“忠誠專一”。聯繫上下文及“斷”字本義,應理解為絕對、確定等。

3 休休:善良、美好等。

4 容:包容、大度。

5 彥聖:德才兼美。

6 不啻(chì):不但。

7 寔(shí):通“實”,實在,確實。

8 媢(mào)疾:妒嫉。

9 違:反對、牴觸、排斥。

10 俾(bǐ):使。

11 殆(dài):危險。

12 放流:流放。

13 迸(bǐng):即“摒”,驅逐。

14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泛指邊遠地區。

15 中國:中原地區。

“中國”不要嫉賢妒能者

什麼樣的大臣,或者說官員能真正保護和造福百姓?這是任何時代的執政者都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從本節所引用的《尚書》的內容來看,我們的古人首先看重的不是個人的技能,而是美善的德行和寬廣的胸懷。只有這樣,才能放棄個人榮辱、得失等,發自內心地為國家和天下著想。也只有事事處處站在國家和天下的立場上,從天下國家的高度考慮問題,從國家和天下的總體衡量成敗得失,才可能治國平天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放棄小我,成就大我。只有具備了這種心胸,才能真正將別人的德才當成自己的德才,發自內心的喜好有德才的人。因為這些人是有利於國家和天下的。

“中國”不要嫉賢妒能者

古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見解和認識,是與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理念分不開的。此前我們曾經簡單介紹過古代的“氣學說”。該學說認為,人和天地萬物都是由最精微的物質——氣構成的。人和天地萬物通過氣的往來而聯繫在一起。因此人和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多數人或許不能直觀地感受到這一境界,而只能從理性上體會它。但對於已經通過誠的修養而明明德的人來說,這就是真切的現實。因此他們才能真心地將國家、天下和自身當作一個不分彼此的整體來對待,才會真心地為國家天下好。

“中國”不要嫉賢妒能者

如果一個人只關注自己的得失榮辱,不在乎集體、國家、天下的得失利害,那他當然就不會真心希望別人有德才,尤其是超過自己的德才。因為那樣別人就可能取代自己,搶走自己的既得利益。因而看到有德才之人,就會發自內心嫉妒,想盡辦法排斥、阻礙,使人家得不到施展的機會。不論意識到還是意識不到,這種人的真實目的都是保住自己的利益。如果讓這樣的人來治國平天下,結果會是什麼樣子?不用問也知道。在《大學》的作者看來,這樣的人不僅不能治國平天下,而且都沒有資格存在於“中國”,因為自私自利與崇尚道德美善的“中國”是格格不入的,允許他們存在,就是容忍破壞道德美善。

“中國”不要嫉賢妒能者

《大學》的作者還認為:對那些自私自利者的放逐,必須由具備仁德的人來把握和執行。這是因為有仁德的人不會依著個人好惡來處理問題。如果不具備發自內心的仁愛,那麼便有可能出於個人好惡或義憤處理問題,這樣就難免會出差錯,或者把好事做過了頭。無論出差錯還是做過頭,都是不利於國家和天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