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蘇聯和英國哪個國家更強?

小龍蝦148499353

各有千秋。陸戰場上蘇軍戰力絕對是世界第一!而海戰場上,日不落帝國的皇家海軍應該排到世界第三。

這是兩個國家所處地緣以及主要戰場環境決定的。英國孤懸亞歐大陸之外,四面環海,一戰及其以前稱霸世界,殖民地遍天下,其最大的支撐力量不可質疑的是主要靠其強大的皇家海軍,發明了臭名昭著的炮艦外交,船堅炮利打天下。到二戰時,大英帝國雖已開始沒落,但它的航空母艦、各型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以及各種專用小型艦艇上千艘,曾經讓橫掃歐陸的希特勒裝甲洪流,面對英吉利海峽這條窄窄的水溝,不得不把他佔領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一拖再拖,無果而終。最後無計可施只得放棄,轉而屁股朝西,去發動那場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烈、破壞最殘酷,並且葬送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蘇德大戰。

而蘇聯的前身,無論是讓東歐國家膽寒至今耿耿於懷的彼得大帝時代,還是向東擴張直到佔據阿拉斯加的沙皇時代,雖然也曾名震天下。但它的海軍卻未從有過名垂史冊的建樹,倒是被當年在世界並不算太強大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東鄉平八郎率領下,連續幹掉了而支艦隊,進而遭致日俄戰爭的慘敗。

但在當年抵抗拿破崙大軍侵略中,一戰便讓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在此折戟沉沙。在二戰中,面對納粹德軍600多萬虎狼之師驅動鋼鐵洪流的突然襲擊,損失了100多萬部隊,無數戰機和地面裝備,以及大片國土,連首都莫斯科也被對手兵臨城下的困境中,用幾乎無限的兵員,無限的裝備生產力,強大的戰鬥意志,最終消滅了德軍及附庸近千萬精銳部隊。進而與西方盟國合力徹底消滅了這支為害歐洲及北非的法西斯軍隊。甚至可以斷定,沒有蘇德戰場對德軍的巨大消耗,西方盟軍都無法渡過英吉利海峽開闢反攻德國的西歐戰場。此後又摧枯拉朽一般輕鬆掃蕩了曾讓美軍心驚內跳的日本陸軍八十萬關東軍重兵集團。

蘇聯在陸上戰爭中之所以強大,是與其地緣及戰略環境密不可分的,同時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當年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體制,極大的保證了支撐戰爭的國家行動力,這才保證了其用於戰爭之源源不斷的兵員,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僅以其它國家絕不具備的100多萬女兵上陣殺敵一事就可充份證明這一切!


鐵嶺鋒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浩劫,起因就是新興帝國德國與老牌帝國英法,爭奪世界控制權利。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英法德三大帝國集體衰落,美蘇異軍突起,成為兩大超級帝國。


二戰前的美國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但國內盛行的孤立主義讓美國無法發揮全球影響力。英法才是當時世界政治的主導者。

德國和蘇聯在二戰時期國民生產總值,分列世界的二、三位,均已超過英國本土的國民生產總值。但英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殖民地,強大的政治話語權,世界第一的海軍與空軍,綜合實力只有美國可以相比。

蘇聯具有世界最大的版圖和眾多的人口,經濟處於快速發展期,二戰前的陸軍實力居世界第一,其巨大潛力令人側目。不過與英國相比,無論政治、軍事、金融、科技實力,蘇聯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二戰前期,德國利用強大的陸軍和先進的戰術,快速的征服了大半歐洲。英國只好獨自對抗德國與大半個歐洲。即便如此,英國也並不落下風。

英國首先用強大的海軍封鎖了德國所有出海口,嚴重破壞德國經濟運行。又在大不列顛空戰中取得勝利,並在1942年反攻德國本土,極大的消耗了德國的實力。

德國由於無法戰勝英國,不得不對蘇聯發起進攻,以搶奪急需的戰略物資。從這個意義講,德國是被英國逼上了絕路。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迅速撤離40萬陸軍,也顯示了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在當時,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反觀蘇聯,在與德國的戰鬥中節節敗退。如果不是其國內多變的天氣,德國匱乏的物資,再加上英美的大力支持,蘇聯很大可能會和中國一樣陷入持久戰。

蘇聯是在二戰中慢慢成才起來的。英法德日這些國家,受國土人口所限,戰爭潛力有限,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我國其實也是在二戰中成長起來的國家,但我們笑到了最後,這才是最重要的。


滄海歷史春秋

在開戰之初蘇聯並沒有低檔住德國的進攻,而英國卻阻擋了德國的進攻並且還解救了幾十萬的法國士兵。因此在開戰之初蘇聯的軍事實力沒有英國強。但是蘇聯的潛力比英國大。

在德國進攻英國後英國利用地理優勢固守本國,並且利用自身強大的海軍和空軍來保衛英吉利海峽。使得德國的優勢力量無法到達英國本土。反觀蘇聯當德國進攻蘇聯時蘇聯同樣也利用了自身的優勢。其戰略縱深有5000多公里極致消耗德軍的物質供給。



因此要論二戰時期的蘇聯和英國哪個更強大?從綜合國力來講,兩國不分上下各有各的優勢。但從細分面角度來看蘇聯的陸軍比英國的陸軍要強,畢竟蘇聯是內陸國家必然會發揮他的優勢。而從海軍方面來講則英國要比蘇聯強,同樣的英國也是利用自身的優勢來重點發展他的海軍。所以在二戰時要論蘇聯和英國哪個國家強大,只能說兩國擁有的互比互補性太強了,根本不能說是和國家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