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北京,誰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

沙漏遺愛

上海市是公認的中國第一大城市。但是北京和上海的經濟差距很接近,存在反超上海的可能性。

經濟總量

2017年上海和北京的GDP分別是30133億元和28000億元。上海領先北京7.6%,這個差距並不算太大。


要知道,在剛剛進去本世紀的2000年,上海和北京的GDP分別是4771億元和3161億元。那時上海還領先北京50.9%。

17年的時間,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從50.9%縮小到7.6%,足以說明北京比上海跑得更快。按照這個增速,不用幾年,北京的經濟總量量超過上海。

民營企業

由於國有企業的存在,北京的世界500強企業遠遠多於上海。因此用這個數據不準切。

我們使用更看重營商環境而不是政治因素的民營企業比較。

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的省市。其中浙江有120個,江蘇82個,廣東60個,山東57個。四個直轄市的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都不算多,其中北京14個,上海13個,天津13個,重慶11個。

(中國民營企業之首——位於廣東深圳的華為集團)

北京市最強民營企業是聯想控股,2016年營收3069.53億元,排名全國第7位。前幾天,聯想控股還被外媒評為最差科技股。

上海市最強民營企業是華信能源,2016年營收2909億元,排名全國第8位。

從民營企業看,北京和上海差不多。北京領先上海一呢呢。

金融市場

2018年3月26日,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報告在中國青島金家嶺金融區發佈,倫敦、紐約、中國香港位列全球金融中心前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位列中國內地上榜城市五強。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市中國證券外匯交易中心,眾多外資銀行雲集,金融地位穩固。而北京是中國國有金融機構集中營。總體而言,實力相當。但在金融市場方面,上海強於北京。


紅谷新視界

上海和北京,誰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來看九個方面的對比分析。1,接待遊客:上海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遊客就達到801.6萬人,北京全市去年累計接待入境遊客392.6萬人,相比之下,上海入境的外國(包含港澳臺)遊客比北京多很多。

2,財政收入: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5430.8億元,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42.26億元,財政收入方面,上海還是挺厲害的,但在中央轉移支付方面,北京2017年預算數為700.46億元,上海為525.28億。

3,本外幣存款餘額:北京為14.41萬億元,佔全國的8.46%。上海為11.25萬億元,中國主要金融機構、央企的總部都在北京,在這個指標上,北京遠遠超越上海。

4,人均收入: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3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0元。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5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市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上海的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於北京,這可能和江浙滬富裕的地理環境有關。

5,消費能力: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75.4億元,上海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30.27億元,單從數據來看,兩市差別不大,但是北京的電商是要比上海發達,北京網上零售額2371.4億元,而上海網上商店零售額只有1437.49億元。

6,優勢產業比拼:北京和上海之間一直有”誰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之爭,從去年金融業增加值來看,上海還是更厲害一些。不過,在IT產業方面,北京規模為上海的1.7倍,領先上海一大截,畢竟北京有中關村。

7,固定資產投資:北京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8948.1億元,上海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246.60億元,總量北京領先,但增速開始下滑,主要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有關。

8,GDP及經濟結構:經濟總量方面,不管是總規模還是增速,北京去年都輸於上海。第三產業兩個城市都強,但是北京更勝一籌,第二產業,上海是北京的1.74倍,這說明上海的製造業等行業比北京發達很多。

綜上,上海和北京,誰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應該說上海稍微勝出,但領先優勢微乎其微。對此觀點你認同嗎?


沙漏遺愛

題記:上海和北京,誰的經理實力更勝一籌,這個話題似乎不用起比較,因為國家對這兩個城市的定位完全是不同的

結論:當然是上海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的


一、國家定位不同

北京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所在地。這些名城中唯獨缺一個經濟中心。

上海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重點定位就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二、GDP排名情況


雖然經濟總量差一點,但是還是上海力壓北京一頭

三、未來規劃不同

現在國家成立了雄安新區,那麼未來北京的一些產業將會搬到雄安新區去,未來北京的經濟總量勢必會下降一個層次,北京僅僅作為政治中心存在,所以還是上海佔據上風。


關中道中一隻虎

一,從長遠來說是北京,因為中國是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所以政策指揮棒指向那裡就是那裡(雄安),如果中國是完全市場經濟,那有利於上海,然而事實不是這樣!

二,上海號稱金融中心,這點讓上海人興奮不已,也讓國人深信不疑,但事實上北京才是中國金融中心,因為他掌控著人民幣的發行權和金融決策權,他的貸幣儲備金遠比上海多,中國政府對外宣稱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其實就是顧忌國際上對北京操控匯率和人民幣貶值的懷疑,北京掌握全國中央稅收,他的議貨幣儲備金怎麼可能少呢?中國央企如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中國建築總公司…絕大部分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在北京,這些企業的利潤不放在北京?特別是全國金融機構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等這些金融巨頭總部都在北京!所以北京才是真正全國金融中心!

三,北京面積比上海大16000平方公里,上海僅6300平方公里,北京上海浙江一直是"土地財政“中國三強,賣土地收入佔財政收入近80%,有些年份還超過80%,中國23個省財政賣土地收入超過50%,上海賣完6300平方公里沒得賣了,北京還有6000平方公里還有10000平方公里賣,再不夠把現在屬河北:"雄安“三縣又劃入北京,江蘇浙江賣完,上海沒得劃了,真正的財政強市是深圳,深圳17年賣地僅805億,不到北京上海1/5,深圳政府宜稱2018年0土地賣(即不賣地),深圳財政敢這樣做是他的稅收來源實體經濟!

四,北京是中央領導人所在地,不同美國完全由市場主導,天子腳下皇城哪個朝代那個時期不是最繁華的?

五,北京的企業是世界500強大央企,在國際競爭有很強資金`,技術和國家支持做後盾,在國內是壟斷性穩賺不虧的大“央企“,如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各大銀行等等,而上海的國企很多老掉牙,技術含量低,創新力不足,有些在垂死掙扎中,只不過是長三角是目前中國最大經濟圈,原本:實力很強蘇杭南無寧等另與上海的互補性強延緩他的衰退週期!所以本人認為北京最終強於上海!


陳陳陳

上海和北京是我國的兩個超級大都市。他們的經濟實力都非同小可,應該在伯仲之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文化的中心。而上海是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是一個經濟十分發達的城市。要比較他們的實力,我能還是看一組數據吧。上海GDP:30133.86億元,增長6.9%

北京GDP:28000.4億元,增長6.7%

上海,去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9085.6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9.8%,佔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2.4%。

北京新經濟總產值10465.92億元,比上年增長5.7%。規模比上海大,但是增速不如上海。有上綜合來看,其經濟實力應該是不分伯仲,各有千秋吧。


俠之大者646

如果單純看經濟數據,如固定資產投資、銀行存款、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費能力等方面來看,兩地的實力應當相差不大,且北京在某些指標上還比上海強。但是,透過結構來看,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先來看居民固定資產投資,這些年,北京為了改善城市交通擁堵,舉辦奧運會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很大,繼而帶動了北京的固定資產投資。上海則主要是城市基礎設施改造自己生產性投資增多,因此,上海投資的可持續性更強。

再來看銀行存款,北京集聚了各大國有金融機構的總部,加上總部在外地的金融機構也要加強與央行等的聯繫,因此,也紛紛在北京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機構,自然,會帶來北京金融業務的發展。所以,存款總額多於上海。這種多,顯然有許多不可比因素。

又從居民消費能力看,透過兩地的居民消費情況,上海要強於北京。這還是建立在北京有一些特殊消費人群,如央企、駐京機構等才發生的。離開這些特殊群體,北京的消費能力還是比不上上海的。

最後,從居民收入水平來看,兩地很接近。但是,又不難發現,北京的國企很多,而國企的收入水平高出民企一倍!而這,顯然是北京的優勢。考慮到雄安新區的設立,央企、大學等都有搬遷的想法。一經實施,對北京各方面的影響還是有的。所以,經濟實力應該是上海強。


譚浩俊

上海和北京比,上海經濟實力更勝一籌。


上海國家經濟中心,常住人口2400多萬人,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30130多億。


北京國家政治中心,常住人口2100萬人,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8000多億。



1659099

一定是上海,每個國家一定會有一個經濟中心和一個政治中心,並且兩個中心一定不是同一個城市,因此顯然北京是政治中心而上海是經濟中心,當然上海經濟實力更強。就像美國的華盛頓是政治中心而紐約是經濟中心一樣。加拿大的多倫多是經濟中心而渥太華是政治中心一樣。


牛桐桐

誰的經濟更勝一籌,不能只用GDP或人均生產總值簡單評價,北京是政治,文化,教育,國際交往中心,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如果放在一個長期歷史來看,北京看似不是經濟中心,但政治,文化,教育等,也是可以向經濟水平轉化的,難道不也經濟實力的一部分嗎?所以,論孰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還不如從綜合實力角度來看更有意義。您說呢?


李巖145995724

呵 當然上海。。北京只有最強的政事國際交往而已。。文化中心是它 文化產值規模不相伯仲膠合! 別來談經濟。除了總部與學術知識類別 其它經濟都不是(包括技術生產)滬對手 以後還可以問一個話題 京滬那個城市政治地位高 答案 除了首都定位:城市本身與——上海平級~都是直轄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