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氣的“活法”詩——誠齋體!

“誠齋體”得名是源於楊萬里。楊萬里的書房名字叫誠齋,故稱為誠齋體。

也就是說“誠齋體”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的詩風,其詩善於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為對象,多為七絕,風格活脫佻達,幽默風趣。他的詩歌學習江西詩派,最後擺脫前人的束縛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近似口語。

最接地氣的“活法”詩——誠齋體!

讓我們從春夏秋冬四個維度來領略“誠齋體”別樣的韻味吧!

作品鑑賞:

春遊

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來。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開。

春晴

日透微風暖,風揉嫩日佳。

秪知趲桃李,不道落梅花。

最接地氣的“活法”詩——誠齋體!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最接地氣的“活法”詩——誠齋體!

秋涼晚步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秋熱

今年秋熱倍常年,更住西峰落照村。

最是櫻桃梢上日,裴回不落等黃昏。

最接地氣的“活法”詩——誠齋體!

雪晴

天公有詔放朝晴,排遣雲師懶未行。

頭上忽張青玉傘,海東湧出紫金鉦。

雪山冰谷居然暖,銀屋瑤臺分外明。

二十四船人笑語,寒聲一變作春聲。

天欲吹霜不作難,連霄也費許多寒。

新裝瓊甲為蔬甲,仍化朱欄作玉欄。

最接地氣的“活法”詩——誠齋體!

萬里對文學的鐘愛可以說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在文學上有成就者,楊萬里都將他們視為知音,想方設法與他們交流、對話。而即使是那些已經作古的文學前輩,楊萬里也會在心靈的深處給他們留存著一方祭壇。

正是因為楊萬里對文學有一顆須臾不可放棄的痴心,一腔不會輕易泯滅的情懷,所以才有今天楊萬里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成就。

最接地氣的“活法”詩——誠齋體!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一定不要忘了關注我!如果不喜歡請留下您的批評和見解,分享您感受。(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