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稻盛《活法》: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用利他之心度過此生


深讀稻盛《活法》: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用利他之心度過此生

稻盛和夫講到:謙虛禮讓,得意時不忘形,秉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是日本人如今失卻的美德之一。

隨著謙虛精神日漸淡薄,把才能私有化的人逐漸增多,尤其是身居要職,本應該成為所有人的道德模範,很多時候卻因醜聞纏身,中飽私囊而走向滅亡。因此一個人有傑出的才能,不應該佔為己有,而應該用來為世人做貢獻,為社會謀利。就是說自己的才能用來“公”是第一義,用來“私”是第二義。這就是謙虛這一美德的本質所在。

稻盛先生講過,在我的人生方程式裡,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三要素要以乘法相積。這裡所講的思維方式是人生態度,就是哲學,思想和倫理觀等。而謙虛這項高貴的品德也是其中之一。如果人格扭曲,不管能力多強,也可以說,能力越強,危害越大。

中國明代思想家呂新吾所著《呻吟語》中有文: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辨是第三等資質。那麼所謂提升心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很簡單!就是磨練心靈,讓心靈寧靜,讓關愛之心萌芽,讓利他之心滋長,哪怕是一點點。讓我們與生俱來的靈魂向美好的方向變化,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目的。

1,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鑽研,比誰都刻苦,鍥而不捨,持續不斷,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閒功夫發牢騷,還不如去每天進步一點點。

2, 謙虛戒驕

“謙受益,滿招損“是中國的古話。

3, 天天反省

日三省吾身,就是這個道理。

4, 活著就要感謝

活著就是已經很幸福,難道你不應該充滿期待的善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麼?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

5, 積善行,思利他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行善利他,最終回報的適自己,行善積德有好報。

6,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要老是憤憤不平,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耿耿於懷,不要讓自己的憂愁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一個人的大度,能決定這個人走得多遠。

我們應當時刻謹記這6條精進,提醒自己,知行合一。雖然平凡,但不平凡!

深讀稻盛《活法》: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用利他之心度過此生

中國革命之父孫中山,1924年在日本神戶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講。在這次演講中,孫中山把歐美文化與東亞文化做了比較,談到了王道與霸道的問題。用武力統治他人的文化,歐美有其源流,中國古語稱之為霸道。與此相對,王道對中華民族乃至東亞來說源遠流長。王道就是以德行來引導民眾。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旦把關愛和利他之心丟棄,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己的慾望。結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社會混亂。老子說”知足者富”,這就是知足的人生態度。

人生不會重來一次,在這僅有的時光裡,修煉一顆善良的心,赤誠的魂是多麼重要啊!


深讀稻盛《活法》: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用利他之心度過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