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州全球城市評價研究——指標排名與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舉行

來自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項目組、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日本森紀念財團、西班牙納瓦拉大學IESE商學院、科爾尼諮詢公司、普華永道諮詢公司、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內外權威全球城市指標和排名體系研究機構的專家代表,以及世界大都市協會(Metropolis)的高級顧問,圍繞全球城市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和全球城市發展趨勢展開研討,針對廣州如何提升全球城市排名和國際競爭力建言獻策,為中國城市化發展及全球城市建設提供有益借鑑。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介紹,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將持續舉辦“廣州全球城市評價研究”學術研討及相關活動,推動全球城市研究機構和專家開展深入對話與合作,打造全球城市研究的重要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

六大舉措助推實現廣州引領型全球城市躍升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緊抓發展機遇,不斷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把握全球城市的發展新趨勢,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進一步邁進全球城市發展的快速軌道。”現場,張躍國發表了題為《廣州2035:從樞紐型網絡城市到引領型全球城市》的主題發言。

張躍國總結了全球城市變革的8大趨勢:全球城市發展的價值取向正由高度聚焦經濟價值轉向關注綜合價值;功能取向由流量集聚轉向決策控制;實力取向從突出強調硬實力,到軟實力影響日益突出;發展動力取向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空間取向從單體城市轉變為城市區域;互動聯繫導向從垂直聯繫向扁平化、網絡化方向轉變;發展路徑取向從綜合性轉變為多樣性;政策取向從優惠性轉變為開放性等。

在張躍國看來,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是廣州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戰略抉擇,有著堅實的支撐,包括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世界文化名城。

其中,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方面,2 Think now智庫研究顯示,2010年以來,廣州多年保持在“全球城市創新指數”的“節點城市”層級。2017年最新排名中,廣州升級為“樞紐城市”層級,在500個城市中位列第97位,相較於上期大幅躍升96個位次。

在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過程中,廣州如何從樞紐型網絡城市邁向引領型全球城市?張躍國認為,未來,廣州將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性全球城市為戰略指引,秉承“全球站位、創新引領、規劃先行、系統建設”四大發展理念,通過打造全球融匯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提升全球輻射的資源配置能力、謀劃全球共贏的交往格局、建設全球暢達的樞紐網絡、營造全球對標的宜居環境、實施全球覆蓋的傳播策略等六大方面舉措,實現從樞紐型網絡城市向引領型全球城市的城市轉型和整體躍升。

張躍國特別強調,廣州要加大力度承接國家級的大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推進創新國際合作。廣州還可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與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開展合作,帶動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

廣州要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的新型全球城市

“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與新興經濟體中心城市開始打破固有全球城市格局,進入最具城市競爭力行列。”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在關注城市間競爭力對比的同時,更要將視角進一步推向從城市出發觀察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格局和趨勢。

由此,他得出結論:第一是新動力,重塑世界的力量發生了變化,信息技術日益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的首要動力;第二是新距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高科技城市迅速崛起的同時,低附加值製造業的城市在迅速衰落,全球城市出現了新聚集;第三是新聯繫,信息聯繫、知識聯繫變得越來越重要,軟聯繫正改變和主導世界城市體系。

“廣州應該建設新型的全球城市,目標是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的新型全球城市。”倪鵬飛認為,未來的新型城市和主導全球的力量是科技和金融,要加強科技中心建設,重點建設智慧城市。此外,廣州的金融業發展不錯,要建立能夠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多樣化的金融。

“廣州在人才方面也要抓緊,不僅是人才政策,更主要的是宜居環境。”倪鵬飛認為,廣州還要加強全球聯繫,包括信息、技術、知識、智慧的聯繫。多樣化也是廣州的全國競爭力所在,要和大灣區的其他城市聯合發展。“政府的效率、能力、營商環境,這是改變和提升的重中之重。”

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

廣州全球連通性位居中國第五

“廣州憑藉其在一般項目方面強大的全球連通性,在過去數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成為一座Alpha級別的世界城市。”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說。

基於GaWC的全球城市數據庫,珠三角城市有著更高的全球連通性。其中,廣州在全球連通性方面位居中國第五,僅次於香港、上海、北京和臺北。而在國際連通性方面可以和巴塞羅那、舊金山和墨爾本相媲美。

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副主任凱瑟·佩恩介紹,最新監測分析顯示,廣州已崛起為繼香港、上海和北京之後的中國第四大金融中心,並於2016年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20強。

為何廣州近年來金融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凱瑟·佩恩表示,這是由廣州在世界經濟網絡中的金融化以及廣州房地產與金融資本的相互作用趨勢所決定的。研究顯示,廣州的金融服務業的連通性對辦公地產投資回報起到積極作用,並由此使城市受益於相關的聚集和規模經濟。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城市研究主任理查德·赫特:

2035年廣州將成為世界第八大城市經濟體

“到2035年,通過比較GDP,廣州將會成為世界第八大城市經濟體。”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城市研究主任理查德·赫特作了2035年全球城市排名領先城市預測和分析。“對廣州經濟增長的預測一方面反映了廣州增長的人口數量和就業崗位,同時還折射出廣州生產力的提高。”

未來廣州可以怎麼做?理查德·赫特用四個“T”給廣州提出建議,即技術(Technology)、貿易(Trade)、人才(Talent)、信任(Trust)。具體來說,廣州可通過先進技術拉動創新從而帶來經濟增長。依靠廣州貿易發達的優勢,靠貿易來拉動增長。同時充分利用廣州豐富的人才資源,通過改善城市宜居環境吸引全球人才到廣州居住、創業。“信任很重要,合同法、經濟法等相關法律的完善對於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廣州要認清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這對於提高廣州的競爭力尤為重要。比如說廣州的區域位置優勢,毗鄰港澳和一些大城市,這些城市都是廣州的朋友,要提高區域之間的交流和協作能力。”理查德·赫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