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劇獻|《歸去來》導演劉江:塑造“三觀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義的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電視劇《歸去來》已經播出至第18集,自開播以來,一直穩居收視前三,近日更是躍居第一,網播量同樣高歌猛進,突破20億大關。

時隔兩年,劉江帶著又一部沉甸甸的作品迴歸。

從誕生創意到展示給大眾,《歸去來》歷時六年,談及整部劇的創作過程,導演劉江看來,既是奮鬥,又是成長。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田園將蕪胡不歸?”從片名開始,《歸去來》就展示了別有內涵的深意:既要走向遠方,又註定會歸來。探討信仰與社會公平正義,在大時代的背景下,這種對“歸來”的呼喚,既是他本人對現實主義的再一次迴歸,也是對時代發出的呼聲。

群像精彩,時代背景下的成長衝突與歸來

不急功近利,不迎合浮躁的市場一直是導演劉江的創作準則。

本次將視線聚焦於“留學”,是因其已成為了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現象,留學生們更是最活躍且站在最前沿的一批人,是中國與世界的銜接橋樑。正是因為他們的特殊性,才更加具有剖析的價值。

“留學生掌握最新知識,同時他們又紮根於國內。《北京人在紐約》反映一代人拋家舍業地改變人生,而像《歸去來》反映留學生群體的劇集,是隻有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才可能拍出來的作品。”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歸去來》誕生於編劇高璇、任寶茹和導演六年前的約定:要結合創作特點,寫出一部符合時代背景的現實主義作品。而在幾番靈感碰撞之後,《歸去來》對新生一代的持續關注,點燃了劉江導演的創作激情。

打動他的,是這部劇的靈魂內核。劉江導演的作品向來善於在平凡中挖掘人性光芒,於現實生活中見理想和正能量色彩,而《歸去來》在這一點上,正與他的個人創作路線不謀而合。該劇在時代背景下高屋建瓴,以海外留學生這一代年輕精英的奮鬥為典型,從而更為廣泛地輻射一代青年價值觀的建立、成長和衝撞。同時以合奏形式,將父與子兩代人之間的隔膜,國際化視野下多種生活方式,統統融為一體,形成一種主調高昂,復調繁而不亂的群像式表達。

人物的塑造,對於一個優秀的劇本來說十分重要。為此,《歸去來》採用了十分新穎的切入手法,劇情第一集以唯美清新的電影式拍攝風格,勾勒了寧鳴和繆盈在校園中青澀的戀情。劉江坦言,寧鳴這段對愛情無慾無求的追逐,在後來影響了劇中每個人的價值觀,也為全劇營造了美好的青春色彩。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而關於父與子的親情和衝突,《歸去來》落腳於現實,將清貧與富裕、妥協和衝突的兩代關係,描繪得十分精妙。劉江導演坦言這部劇的父親形象大多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父輩們的價值觀,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有道理,他的經驗大多源於現實生活體驗,是傳統、過去式的處事邏輯。但我們必須承認這種觀念的存在,正是這種新與舊的碰撞,會引起兩代人間的隔膜,引發更深層的探尋與思考。”

因此劇中幾個人物都因為各自性情的不同,而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選擇。“比如書澈,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受到了內心的傷害,讓他與過去、與父輩的價值觀做出了一次訣別。他的過錯導致一個人喪失一生的幸福,對於有良心的人來說,這段經歷成了一種煎熬。因此從價值觀的角度,奠定了書澈“一定要做一個正確的人”的三觀,由此也和父親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作為一部優秀的群像劇,《歸去來》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同樣一反傳統大女主、瑪麗蘇式的刻板形象。劇中蕭清重視自身努力,考入斯坦德大學,並且在人情感化、金錢誘惑之下仍然堅守自我,展現了不依不靠、自立自強的女性風采。而女二號繆盈以堅韌有擔當的形象面對人生。出生於單親家庭的繆盈,不僅從未以不幸身世自怨自艾,更在複雜的家庭漩渦中平衡親情關係,也被父親視為能接過整個家族重擔的優秀繼承者。

劇中不僅沒有傳統花瓶式的女性角色,連在劇中負責調動氣氛的“綠卡”,也是個敢愛敢恨,勇於追求自身幸福的大膽女性。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歸去來》並未完全以感情線推動女性人物,而是以挑戰和奮鬥的模式,真正令女性角色實現了成長。對於如何構建新一代女性形象,《歸去來》再次走在了同類劇集之前。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對於全劇中塑造的這類複雜又理想、前衛而不失頑強的青年形象,劉江導演有著發自內心的親切和熟悉感。他一直對於正直的人物形象抱有真誠的創作熱情:“有人曾經問我,你覺得這樣的形象有代表性嗎?我要問,難道只有壞人才有代表性嗎?生活中是有很多好人形象的,我覺得塑造好人形象是有意義的。”

精良製作,土豪式、細節控揚名好萊塢

不同於不少劇集草草寫就,現拍現寫的模式,《歸去來》從籌備、拍攝再到後期的過程都由劉江導演嚴控把關。開機前經歷了業內罕見的圍讀劇本,開機後,利用半年時間認真拍攝,後期製作更是精益求精。因此“細節控劇組”由此得名。

拍攝時曾經有一個場景,主演跟一眾外國人在辦公室交談,很簡短的一場戲,但是劉江導演要求演員所拿著的手機必須是2014年的IPHONE5,同傳翻譯結束說話的時間要略微晚於外國人停止說話的時間,外籍演員也必須是真正的美國人,這樣他的發音才足夠標準。

劉江導演自詡為手藝人,他向來在拍攝上竭盡全力,不吝惜工本:“《歸去來》拍攝期間,整個好萊塢都知道有一箇中國劇組在當地拍了兩個多月,雖然開支昂貴,但為了真實,再貴也得接受。”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由於《歸去來》大量戲份都需要在國外進行拍攝,此次拍攝過程與常見的,在海外短暫取景的劇集迥然不同,全部以正式的官方拍攝流程與當地對接。據導演透露,《歸去來》在美國拍攝的每個場景,都由電影局進行了正式的審查,得到批准,在當地執法部門的協助下進行拍攝。正是在這樣成熟正規的合作模式下,不少場景如市政廳等特殊場地,也得以實現實景拍攝。

為了保證演員的英文水準,此次《歸去來》的外籍演員,全部由好萊塢演員工會的演員出演,為劇集的質量再一次繫上了保險索。而劇組的主演們同樣苦練英語。“在開拍之前我們每個演員都配備了專門的英語教師,全程跟組,每個演員都有留學生的助理,時刻讓演員處於中英文的語境當中。”

拍攝一絲不苟,人物設置和後期製作更是精益求精。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他極不贊同人物“從天而降忽然插入”的方式:“《歸去來》每一個人物都擁有完整的個人世界,他們的根扎得很深,花了大量的筆墨鋪陳。”在劇集中,他們考慮到劇情節奏問題,大多時候是採用了細節“暗表”的模式,只在臺詞裡穿插,讓劇情像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展現給觀眾,而更多豐富的來龍去脈,則被覆蓋在海面之下。“我們劇本創作就花了兩年多,細緻到每個人物是哪年哪月哪一天出生。在拍攝過程中,研讀劇本,及時修正,不放過任何一個疏漏。”

採訪中,細節控的綽號又再次得到印證。

導演展示了一段素材:女主角在風景優美的河道中乘坐小船穿行而過。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雖然大多數觀眾可能無法發現這些微小的細節,對於劉江來說,這些細節對於劇情的推動有很大的作用,也是決定一部劇成敗的關鍵。例如配樂,每一個情節搭配怎樣的旋律,都經過了不止一遍的推敲,他對自己的要求是“挑不出來什麼BUG。”

新作《歸去來》的主旋律上昂揚,製作細節上的精雕細琢,成為一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高度重視的作品,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獻禮劇。

年度剧献|《归去来》导演刘江:塑造“三观正”的好人形象是有意义的

縱觀劉江的作品,從《黎明之前》《媳婦的美好時代》到《咱們結婚吧》《歸去來》,無不是從前期劇本籌劃,到拍攝後期,都精益求精的作品。他的創作風格以不失溫暖又頗具時代氣息的角度,為觀眾構建起有國際化、富含親情味、又不乏思考和回味的思想橋樑。

劉江導演在影視行業深耕多年,卻深諳年輕人的喜好,當提及他在創作是如何保持著年輕鮮活的姿態時,他向筆者展示了手機屏幕:“看彈幕啊。”經歷人生變遷,思想碰撞,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這才是《歸去來》和劉江導演真正契合之處。

採訪手記

劉江導演是業內著名的“佛系導演”,和藹健談。兩三年一部作品,不疾不徐。

每次交流,都能感受到他對作品的執著、用心。《歸去來》開播至今,也引發了一些關於節奏、人設的討論,面對爭議,導演始終坦然。“我們做的是人物,不是人設,因此他們要有成長的空間。現實題材的影視劇要反應真實的人,反映健康的價值觀,要做現實生活的鏡子,在講好故事的同時,給大家以啟迪和引領。”

深耕行業多年,他深知“市場”對於創作的重要,但他仍堅持不要一味迎合觀眾去虐去撕,“角色必須基於對人性,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之上”。

手藝人劉江,不斷在創新路上探索,又堅守最根本的創作初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