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丨用“五大要素”推進“組織振興”

時評丨用“五大要素”推進“組織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其中所說的組織振興,則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保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題中之義的“組織振興”,應該從健全組織、建強隊伍、開展活動、完善制度和落實保障等“五大要素”去全力推進。

健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村級黨組織,作為黨的組織的“神經末梢”,必須更加具有組織力和戰鬥力。常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村級黨組織,每天都和群眾“零距離”接觸,支部好不好、強不強,群眾一眼就知道,這就關係到組織是否有力,引領是否有方。如果黨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就無法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基層群眾中去。因此,健全村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其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讓其將村裡的發展之責擔在肩上,將群眾的所期所盼放在心上,真正活起來、強起來,就能夠有效有力地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讓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讓群眾的生產生活不斷有獲得感,最終達到振臂一呼,千人響應,群眾認可、滿意和擁護的良好效果。

建強隊伍,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村級黨員隊伍,不僅是緩解黨群關係的“潤滑劑”,也是實現當地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助推器”,更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穩定閥”。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村級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讓他們在新時代帶領群眾大步流星奔小康,昂首闊步邁向新徵程?在村黨員,需要在提升素質上下功夫,通過各種培訓,不斷更新他們的知識,讓他們踩著時代的節奏永跟黨走。流動黨員,通過網絡連接的方式,不斷推送家鄉的資源和政策,喚醒他們的黨員服務意識,讓他們帶著外鄉經驗自願回鄉創業,帶動一片,帶領一方。老黨員是村裡的寶貴財富,要珍惜,不僅要尊重他們,還要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年輕黨員,多給責任,多提供機會,讓他們更快成長,成為村裡的骨幹力量。這樣,村裡的黨員隊伍,就能夠形成合力,扭成一股繩,推動村級這艘小船駛向幸福彼岸。

開展活動,充分發揮團隊協作作用。要讓黨員幹部有奮鬥向上的積極性,就需要開展活動,將他們凝聚起來,團結起來,強化學習,更新知識,提振精神,啟迪智慧。目前,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就是一個有效的學習載體,讓全村的黨員通過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武裝思想,滌盪靈魂,淨化心靈。同時通過開展組織生活和民主議事活動,落實民主監督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讓黨員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認清自我,在問題清單裡找準自己的位置,通過社會實踐,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這樣的活動,既有針對性地豐富了黨員幹部理論知識,又有操作性地指導了黨員幹部的社會實踐,更昇華了團隊協作精神。

完善制度,充分發揮組織管理作用。村級黨員管理,制度必須先行。只有科學完善好制度、執行好制度,通過制度的激勵和約束,讓制度形成治理的張力,才能更加規範村級黨員的言行,讓他們在制度的籠子裡大試身手,大展宏圖。比如“三會一課”制度、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議事制度、民主監督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服務群眾制度、村規民約等等,都能夠有效地制約黨員幹部實踐方式,發揮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的作用,成就黨員幹部當好先鋒模範的夢想,實現黨群、幹群關係和諧穩定的成果,形成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制度是管理之根本。以制度管人,依制度辦事,增強黨員幹部的規矩意識,制度就一定能創造安寧,創造激情,創造活力,創造繁榮,創造村級整體脫貧、實現小康的奇蹟。

落實保障,充分發揮解決問題作用。要嚴格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三重”保障,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基礎,切實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確保基層黨組織工作有力量、辦事有經費、活動有陣地,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有能力辦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作用,使黨建工作各項目標任務真正落實落地。落實保障,不能成為一句口號。上級組織要切實履行好黨建主體責任,以抓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為思想引領,下沉到村,加強調研,支部沒有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陣地的,要建起來;支部沒有黨建經費的,要撥付下去;支部沒有“領頭雁”的,要選優培強,當然還有村兩委人員工資問題等等,都要切實解決,支部有了領頭雁,就能帶領起飛;有了陣地,就能開展活動;有了經費,就能解決刀刃上的問題;有了工資,就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一切,都需要通過落實保障,推動“組織振興”不斷向前發展。

組織興,則鄉村興;組織強,則鄉村強。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不斷激活和發展好健全組織、建強隊伍、開展活動、完善制度和落實保障這“五大要素”,村級組織就一定能實現振興目標,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政治保障。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