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花光積蓄供孩子上學,為何很多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也混不好?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朋友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對孩子的教育也更加重視了,所以每個村裡都有不少大學生。相信很多農民朋友會發現不少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很難混得好,這是為啥呢?筆者認為,造成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很難混得好的原因非常多,下面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農民花光積蓄供孩子上學,為何很多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也混不好?

1、競爭壓力大

以前的大學生很少,畢業後包分配,等於是一畢業就有鐵飯碗可以拿了,不用擔心找不著工作的。而現在的話,大學生數量非常多,社會競爭壓力很大的,所以很難找得到好工作。

農民花光積蓄供孩子上學,為何很多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也混不好?

2、生活壓力大

在城裡工作,尤其是一線大城市,生活成本比較大,工資不高的話,很難混得下去。所以,一些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就會選擇去三四線的城市或者自己戶籍地所在的城市工作,以減輕生活壓力。而三四線城市的工作機遇總是比不上一線城市的,想混的好也難。

農民花光積蓄供孩子上學,為何很多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也混不好?

3、觀念很受限

不少大學生剛剛畢業,家裡的父母就開始催婚了,畢竟農村人都比較重視家庭,提倡先成家後立業。所以,不少農村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先結婚。但結婚之後不比單身,不是想去哪裡工作就能去哪裡的。這也導致了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很難混得好的重要原因。

農民花光積蓄供孩子上學,為何很多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也混不好?

4、沒錢沒背景

對於大部分農村大學生來說,家裡基本上沒什麼錢,也沒什麼背景,想要找到一份適合自己、收入又高的工作很難,即使找到了,也可能因為沒有背景導致自己的職位沒有得到升遷。筆者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了好幾年,都沒有升過職。

為什麼不少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很難混得好?筆者認為主要和上面這四個原因有關。另外,筆者覺得農村大學畢業生在待人接物的禮儀方面相對來說還有待提高,不然很難受到領導的重視與培養。農民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