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很多羽毛球球友常常會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高遠球還是隻到中場?用盡全力殺球,出球還是軟綿綿的?

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擊球前不側身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關於擊球側身的話題,我們從剛開始學球就開始說,在打球的過程中,無論是教練還是球友也都在反覆強調。但是!仍然有很多球友依然犯側身不到位的老毛病!

那麼,為什麼要做到擊球側身呢?

一、擊球側身的四大作用

1、向身體借力

打球側身好比射箭要先拉弓,開槍要先上膛,只有給身體蓄力,才能在擊球的那一瞬間速度更大,給予球的初速度更大,球速才更快。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後場側身打球不僅僅是高遠球才這樣,後場的扣殺、吊球也是要側身的。特別是扣殺技術,沒有側身的扣殺一定不是重殺。

2、有助於後退移動

後場擊球每次都要後退,後退的快慢,影響著擊球點的高點,只有在側身狀態下,你的步法移動才能順暢和快速。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3、擊球動作更加隱蔽

擊球不側身,那就是正對球網,這樣擊球意圖完全暴露在動作的眼皮底下,使對方總能提前一步接到球,使你本來主動球變成了被動球。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4、防止肩肘腕受傷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一種經歷,打球前拉了幾個回合的高遠球,就出現了手臂酸脹的感覺。那是因為你沒有側身借力,導致需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打出高遠球。如果你也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得想想自己是不是沒有擊球側身。

二、側身與肢體動作配合

側身不是單純地存在,它配合著身體的其他肢體動作,完全了標準的擊球動作,讓我們輕鬆打出好球。

1、側身與上肢動作配合

比如高遠球,它是啟動、側身、轉體、頭抬的4個動作的結合。當對方來球的時候首先是啟動,然後是側身轉體,轉體是指整個身體包括下肢,腿部和髖。啟動、側身、轉體同時完成,包括一個抬頭動作。四個步驟一次性完成。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此時抬頭是很重要的,抬頭才能看到來球,步法才能更好配合,一步兩步......更能明確步法走到什麼程度。

2、側身與下肢動作(步伐)配合

(1)側身並步後退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啟動後,以左腳前掌為軸,右腳往右後側蹬轉後退一步[1],並帶動髖部右後轉,左腳即刻往右腳並一步[2],接著右腳在向右後撤一步(中心移到右腳上)[3],成側身對網姿勢。此刻,可作原地擊球或起跳擊球。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注:側身交叉步後退,跟側身並步後退相差不多,只是由並步換成了交叉步。

(2)頭頂側身並步後退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起動後,以左腳前掌為軸,髖關節及上體在快速向右後方轉動的同時右腳向右後蹬轉後撤一步(蹬轉角度應較大)[1],左腳即刻用並步靠近右腳[2],緊接著右腳再向左後場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腳上)[3],左腳跟進一小步,成為上體後仰側面對網的姿勢。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注:頭頂側身交叉步後退,跟並步相差不多,只是由並步換成了交叉步。

最後提醒的是,也許你很多時候不側身也能把球打到後場,

但是作為業餘球友,還是要習慣側身擊球的,畢竟它能增加你後場擊球的威脅。下次打球,請務必感受一下側身擊球,它一定會給你帶來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