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時隔十年重啟單核模式,終於看到了少年時想象中的自己

詹姆斯時隔十年重啟單核模式,終於看到了少年時想象中的自己

在NCAA的瘋狂三月進行時,勒布朗·詹姆斯也在上演私人版本,整個三月,他的數據是場均31分9.5籃板9.5助攻,命中率是恐怖的55.1%。

——這是2018年,即將34歲的詹姆斯。

在《見龍卸甲》裡,劉德華扮演的趙子龍在北伐中擔任先鋒,來到鳳鳴山前,看到的不是許褚、典韋、夏侯惇這些宿敵,而是一群陌生的面孔:

——對面的韓德帶著五個兒子,向他大喊:“趙子龍,你睜開眼看看,這還是你的戰場嗎?”

——據說這世上有三種東西最容易讓人動容:犧牲、熱愛、時間流逝。

在這一刻,大約每個觀眾都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了。

說回勒布朗·詹姆斯。

——勒布朗職業生涯中,第一次以像2018年3月這樣打球,是什麼時候呢?

——答曰:2006年3月,已經12年了。

2006年的情況,和如今雖然大不相同,但結果是類似的。簡而言之,騎士在2005年休賽期找來了拉里·休斯,準備培養作勒布朗身邊的二號持球手。

——2005-06賽季前兩個月,休斯持球運作,勒布朗主要負責得分。結果除了對快船拿到一次37分+三雙之外,助攻數字瘋狂往下掉。

——本來這兩個月時間花得是很值得的。但不料騎士剛找到同時適合休斯和勒布朗的套路,休斯一轉眼就傷停,再復出是四月了。

——騎士所有的套路都作廢,只能把球交給主角:您看著辦吧,愛咋整咋整!

詹姆斯時隔十年重啟單核模式,終於看到了少年時想象中的自己

於是2006年那個外線大神數據井噴的賽季裡,多了勒布朗·詹姆斯的名字。

——故事的高潮自然就是2006年3月,那個月的勒布朗·詹姆斯上演了著名的連續9場得分35+,戰績8勝1負。

——對熱火兩次砍到47分,其中一次是47分12籃板9助攻。對太陽,一次46分7籃板8助攻,一次44分11籃板7助攻。

——那些個夜晚,21歲的詹姆斯時常給人一種幻覺,他隨時可以拿到40分+三雙。

——整個賽季下來,則是恐怖的場均31.4分7籃板6助攻,比之科比、艾弗森、諾維茨基的神奇數據毫不遜色。

2008年,騎士失去耐心,乾脆把拉里·休斯踢走了。騎士身為前一個賽季的東部冠軍,戰績在賽季初期掉到前八邊緣。

——主教練麥克·布朗發出怒吼:“你們他媽的都給老子去防守!”

——那進攻怎麼辦?

——德魯·古登說:“沒關係,我們有勒布朗·電子遊戲·詹姆斯。”

於是2006年三月的故事又發生了一遍,詹姆斯最後成了那個賽季的得分王。

下一個賽季,莫·威廉姆斯到來,詹姆斯在常規賽的持球任務被分擔。到了季後賽小莫被魔術防死時,才終於又開啟了場均38分8籃板8助攻的全天候瘋狂模式。

之後一直到2018年3月開始前,勒布朗·詹姆斯再也沒有以那種方式打過比賽。

換言之,時隔近十年,勒布朗·詹姆斯身邊,再一次沒有了哪怕一個靠譜的持球手,可以幫他發起進攻,梳理比賽。於是他只好出來接管一切。

——便是如此。這一類奇蹟雖然壯觀,但誕生的背景往往都不怎麼美妙。

——在職業生涯後期遇到這種事,就更像是黑色幽默了。

詹姆斯時隔十年重啟單核模式,終於看到了少年時想象中的自己

但勒布朗·詹姆斯看起來一點也沒有遭遇黑色幽默的樣子。

——2011-12賽季的奪冠之旅:他在之前一年遭遇恥辱性的失敗後,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一週,出來時鬍子垂到胸口。

——然後他就在那個賽季蓄起鬍子,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面無表情地一場場打比賽。

——他一次次衝向對手禁區,遭遇再惡劣的犯規也不動聲色,從地上站起來走向罰球線。

——在賽場之外,則收斂了所有張揚的舉動,不唱歌不跳舞。讀書,思考,出席活動時包裡還塞著奧拉朱旺的教學錄像。

——最後他在總決賽第五場砍下三雙奪冠。在比賽徹底失去懸念時,他才卸下所有裝備,開始跳躍歡呼。

那個時候的勒布朗·詹姆斯,像是隱藏在地底的高山。再如何不動聲色,誰也知道這傢伙心裡憋著一股氣。那一年的季後賽,熱火每到最要命的時刻,我們就能看到勒布朗·詹姆斯擺出一副“他媽的誰也別想阻止我,老子就是要拿冠軍”的橫行姿態,然後以各種方式把球打進。

——諸如半決賽第四場,1比2落後之後的40分18籃板9助攻。

——諸如2012年東部決賽第六場,前13投12中的成串轉身跳投。

——諸如總決賽第四場抽筋後返場歸來的三分球。

那時候他急切需要一個冠軍來證明自己。所以他不敢有絲毫鬆懈。直到那年總決賽結束了,他回到更衣室時,竟忽然又驚慌起來:喂喂,你們誰看到我的總決賽MVP獎盃了?然後他一路跑回賽場,發現獎盃就在桌子上放著:

——全世界都知道這玩意兒的主人是誰,誰會去偷它呢?但勒布朗·詹姆斯就是緊張,就是需要不斷確定,他是一個冠軍了。那個夏天他不斷給親朋好友發短信,內容都只有一句話:我是個冠軍了,對嗎?

詹姆斯時隔十年重啟單核模式,終於看到了少年時想象中的自己

有過長期求而不得經歷的人,相信都能體會這種心情。

——2006-08年時,他尚且少年不知愁滋味,有著大把時間從頭再來,世界對他也足夠寬容。

——但到了2012年,他清楚地感受到時間的壓迫,他等不起了。

在2013年的蟬聯和2016年的大逆轉之後,一切自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的職業生涯,就像奧尼爾說2010年的科比一樣,“此後的一切,都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了”。

正是如此。所以如今的勒布朗·詹姆斯,即使每場要打40分鐘,即使單月場均31分9.5籃板9.5助攻也才勉強10勝6負,你也看不到他有多麼緊張、沮喪,他看起來永遠是靜默而可靠,自信而鬆弛的。到了這個高度,什麼勝敗,季後賽,個人數據,多少都有點像是浮雲了。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能真正享受籃球的快樂。

至於說剛剛體驗了一把年輕時的辛苦?沒問題呀,因為同時也體驗了一把年輕的感覺啊!而且這個世界看起來遠比年輕時清晰、從容,以及美好。

詹姆斯時隔十年重啟單核模式,終於看到了少年時想象中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