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2018年5月18日,第六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在郴州開幕,世界最大車輪礦亮相郴州。郴州已是連續第四年成為舉辦地,也將成為這一盛會的永久舉辦地。來自各地的目光集聚郴州,認識這座有著獨特資源稟賦、精光閃爍的活力之城。

有著“中國觀賞石之城·礦物晶體之都”“中國有色金屬之鄉”“中國銀都”“微晶石墨之鄉”等美譽,郴州的傳統礦業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動力和生機,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作為湖南向南開放“橋頭堡”的“南大門”,郴州到粵港澳大灣區只需58—126分鐘,是湖南開放崛起、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排頭兵”。如何抓住機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首要對接地,如何高水平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促進經濟發展,這是擺在郴州發展中的重要命題。

5月16日至18日,省政協副主席戴道晉率調研組赴郴州開展“關於實施動力變革,促進我省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重點課題調研。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調研採取省市縣(區)三級聯動,調研協商監督一體推進。調研組一行先後深入湘南國際物流園、郴州華磊光電、金旺鉍業、東谷雲商、金貴銀業、格蘭博,永興縣沃原農莊、柏林工業園雄風公司、格林美工業危廢處置中心,資興市旗濱玻璃、政務中心、創新創業基地、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等地調研走訪。省政協委員吳金明、楊平、郭秀宏、劉勝輝、李志勇、慕新洪、劉潭愛、李機旻參加了此次調研。

郴州能否打造“華南綠色數據谷”?

在一池碧水的東江灣邊,涼風席席。在它旁邊,一個規劃佔地面積4500畝,總投資500億元,容納20萬個機架、500萬臺服務器規模的數據產業園坐落於此。

走進其中的首家入園企業——東江湖大數據中心,在其綜合管理系統屏幕上有一個鮮明的數據:PUE=1.16。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東江湖大數據中心PUE值最低達到1.05,常保持在1.05至1.16之間——這個數據創造了國內最低紀錄。

“大數據中心PUB值小於1.2,節電50億度以上。”雲巢科技董事長雷建軍驕傲地說,正是利用優質的冷水資源、充沛的電力、良好的區位和天然的生態等國內不可複製的優勢,大數據中心成為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綠色的節能大數據中心。

東江湖大數據中心是首家入園的企業平臺,由湖南電信和湖南雲巢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建設運營,建設1萬個機架,其中一期3000個機架於2017年6月26日已正式啟用。目前已有深圳網宿科技、金鷹卡通、淘寶、華為、中國電信等企業入駐,共3000多臺服務器。

如今,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已被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授子“湖南省大數據產業園”。

“用好現有的東江大數據產業園,構建中國有色金屬的產業互聯網,將郴州最優的資源轉化為最優的產業,這將是引領郴州產業轉型的一個突破口。”省政協常委吳金明說,“大數據產業或將成為未來郴州十年、二十年最重要的支柱產業。”

毋庸置疑,藉助大數據基礎平臺,引進數據研究、雲計算、軟件設計、電商總部和電子製造等上下游產業,打造華中重要的大數據和互聯網+基地,把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建成全國最節能環保的大數據產業示範基地、中國電信數據雲基地、華中、華南最大的數據災備中心和華南綠色數據谷——這將成為郴州未來可預期的發展圖景。

“要深度挖掘東江湖大數據的潛力,主動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湖南郴州區位和資源優勢明顯,不能等待,要更加主動去融合,特別是和深圳、香港的更多企業、院校合作。”省政協委員劉勝輝說。

產業轉移的綠色使命

提及永興,“中國銀都”“全國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國家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產業化基地”等一個個名稱,成為這座礦業城市的特色標籤。而近年來,隨著沿海產業轉移瞄準內陸,搶抓承接產業轉移的“第一落點”成為永興縣的重要發展思路。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永興縣規劃和打造了“兩區四園”工業發展格局。其中,永興經濟開發區主要以製造業、稀貴金屬精深加工、高分子產業、信息物流業等為主導產業,是永興縣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平臺。

“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地方政府一定要堅持生態保護理念,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推進綠色發展。”省政協委員楊平說。

“政府招商一定要因地制宜,切忌為招商而招商,盲目追求一些指標。”省政協委員慕新洪說。

郴州是中國“有色金屬之鄉”,是全國最大的白銀、鉍生產基地,湖南最大的鉛鋅錫生產基地。傳統礦業是郴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如何立足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進一步打造成全球高水平的有色金屬材料產業基地,為湖南製造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過去,郴州傳統礦業企業走的一條兼併重組-產業集中-精深加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之路,接下來應該走一條招商引資-企業做優-產業做強-培養支柱-創新發展之路。”省政協委員郭秀宏說。

“傳統企業堅持綠色發展需要科技創新和應用,科技進步需要人才,吸引人才需要資本,因此需要打通‘最後一公里’的資本通道。”省政協委員劉潭愛說。

湘南國際物流園的“全園加速”

走進位於湘南國際物流園的湖南興義物流公司的鐵路貨物裝卸區,可以看到正在裝卸、配送的大宗貨物正緊張而有序的在配送軌道中。

當然,備受關注的是由興義物流和廣鐵集團合作建設的大型鐵路運輸物流項目郴州鐵路口岸(鐵海聯運)項目。項目設計年貨物到髮量600萬噸,將成為廣鐵集團最大的綜合型鐵路物流中心、湖南最大的綜合服務類鐵海聯運平臺。

“物流平臺的匯聚,以及園區內一站式通關服務的打通,目前社會綜合物流成本已降低30%。”湖南興義物流公司董事長歐德文說。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湘南國際物流園已形成了一個以口岸服務為支撐、以現代物流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事實上,它的發展史幾乎是窺探郴州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一個窗口。

隨著沿海地區產業進一步向內地轉移,郴州外向型經濟持續發展,新型工業化推進,內外貿易不斷攀高——2002年10月10日,郴州市成立“北湖工業園”,一大批省內外知名企業陸續入駐園區。

2008年11月30日,北湖工業園改名擴建為湘南國際物流園,它成為郴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強力“引擎”。

如今,湘南國際物流園成功創建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跨境一鎖”快速通關係統正式運行,聚集了一大批現代物流企業和項目,形成了一站式、一條龍服務的快速大通關平臺。

戴道晉表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推進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形成郴州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和特色。要立足郴州良好的產業發展態勢和區位優勢、資源稟賦、交通優勢,加快轉型升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革新老思維、舊路徑,走出資源路徑依賴,堅持“兩型”引領、“兩輪”驅動,實現綠色發展;要在高端引領、發展創新、驅動轉型中下功夫,對標國際水準的尖端、跟進中國標準的高端、面向市場需求的終端,突出產業鏈的建設,提升特色產業的知名度、美譽度、集聚度、參與度,推動郴州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為全省當好表率、作出示範。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大數據產業園或將成為郴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