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應該關注P2P平臺哪些運營數據?

投資人應該關注P2P平臺哪些運營數據?

今天我們來聊聊P2P平臺運營方面的話題。

對我們投資者來說,投資之前必須仔細查看P2P平臺的運營情況,而依據國家金融監管政策,P2P平臺信息披露工作必須有序推進,這裡講的信息披露,其實就包含了P2P平臺的很多運營數據。

那麼我們要怎麼看P2P平臺的運營信息呢?接下來我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投資人應該關注P2P平臺哪些運營數據?

1

哪裡可以找到平臺的運營數據?

但大部分都會有的內容是:累計借貸金額及筆數、借貸餘額及筆數、累計出借人數量、累計借款人數量等等。

投資人應該關注P2P平臺哪些運營數據?

2

怎麼看這些數據?

看運營報告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資金端和資產端。

在資金端方面,我主要看的指標是:當前出借人數量、平均投資期限和人均投資金額。

資金端的當前出借人數量、平均投資期限和人均投資金額主要能夠讓自己明白平臺的投資人情況,通過對比整體的投資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投資計劃。

當前出借人數量體現了在投資人中受歡迎的程度。

平臺出借人數量多,也就說明了平臺受到諸多投資人認可,也就說明了平臺籌集資金的能力強,從出借人數量就可以大致判斷這個平臺在什麼規模。

當然並不是出借人數量越多越好,出借人數量也會有水分,比如有些平臺可能為了數據好看而不進行數據去重,將出借人復投也算新的出借人,所以還需要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

平均投資期限則可以觀察平臺上投資人的資金流動性。

平均投資期限很長,說明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期限長的標的,從側面反映了平臺能夠讓投資人放心將資金出借較長的時間。

依據平均投資期限來對比大部分的情況,就可以調整自己打算投資該平臺的期限。

對於人均投資金額,如果人均投資金額很大,也就說明每個人都投了很多錢。

一旦平臺發生逾期或者跑路,每個人都會遭受很大的損失,受到很大傷害,所以我們要對比人均投資金額來調整自己投資的金額,也就是做到分散小額投資,不把雞蛋全部放到一個籃子裡來分散風險。

在資產端我主要觀察的指標是:借貸餘額、借款人數量和前十大借款人佔比。

我觀察資產端的借貸餘額、借款人數量和前十大借款人佔比主要掌握平臺的借款人狀況,P2P平臺的風險源頭是借款人,從平臺整體借款人的數據就能大致瞭解平臺的資產端情況。

借貸餘額也就是平臺還有多少借出去錢沒有收回來。

觀察借貸餘額能評估平臺在資金方面的控制能力,借貸餘額很大,說明平臺正在承擔這個數量級別的借款,也就是平臺能夠把握這這個數量級別的風險。

當然並不是說借貸餘額越大,平臺就越能把控風險,而是說我們看到這個指標就應該明白,如果極端情況下借貸餘額都收不回來,平臺能否有實力給投資人一個交待。

借款人數量要和出借人數量結合起來一起看。

如果一個平臺出借人數量比借款人數量還多,也就是平臺處於資產荒的狀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可能是平臺風控標準高,想通過平臺借錢的人不符合要求的多,也就是平臺寧願借款人質量高也不願數量多,也可能是平臺借款利率高,對於借款人而言成本太高,同時監管趨向嚴厲,業務轉型,進一步造成借款人數量減少。

對於投資人來說,借款人數量和出借人數量相差太大的話,兩者不能很好匹配,投資資金停滯,這一點需要大家多多注意。

前十大借款人佔比說明在借貸餘額中借款人的集中度。

如果十大借款人借款比重過大,說明大部分錢都是一小部分人借的,風險就會集中到這部分人中,萬一這些借款大戶逾期不還錢,就會使平臺的風險係數上升。

以上幾個運營報告的指標是我自己個人總結出來比較重要的指標,當然其他指標也要結合起來一起看。

投資人應該關注P2P平臺哪些運營數據?

3

反思數據

運營數據是判斷選擇平臺的一個重要標準,而我們也需要更加客觀理性地去看待數據。

首先是P2P平臺公佈的數據也是有營銷成分在裡面,運營數據的來源是平臺自身,有些平臺會在一定程度上會粉飾數據,比如逾期率為0。

另外各P2P平臺對數據統計的標準也不一定一樣,所以當我們看到平臺漂亮的數據報表,其背後的數據可信度需要我們自己謹慎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