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沒見的老同學建了一個交流群,然而卻有人退群,他們是什麼心態?

紅偉201701027


伊春美食美客

什麼心態?還能什麼心態,正常心態!

其實我也早想退了,只是礙於同學情面,勉強在僵蟲的軀殼裡待著,很佩服退群的同學呀,果斷地執行“斷舍離”。

二十多年前是老同學,如果關係好的話應該肯定見過不止一次面;如果關係不怎麼,即使見了面也扯蛋,加了群又能怎樣?

不要說再怎麼也不該退同學群。我今年快五十歲了,又是在農村長大,小學和初中的同學大都是務農打工的。我絕對沒有看不起誰的意思,但在初中群裡,經常聽見有人說:“就說話,不要打字,不識字,打不了字。”你說,不分時間與場合,隨時直播語音,單位上干擾他人,嘈雜處難以聽清,合適嗎?儘管我沒退,但很少進去。

進去了又能怎樣?誰不知道現在以班為單位的同學群的“三部曲”?

第一部,激情澎湃的歲月。

建群初期,大家熱血沸騰,訴說相思之苦,瞭解各人近況。從工作在哪工資多少,到孩子幾個房子幾處,甚至你和那誰誰怎麼樣了,你用誰家的面膜……

基本是興之所至,無所不到。時不時還會有人扔過幾個紅包來,有時一晚上紅包像冰雹一樣不停地砸。還有人不停的喊叫要聚會,必須聚會。

就像新婚燕爾,蜜月一過,不再像熱戀時一樣今天看電影,明晚去旅遊。

第三部,半死不活的僵蟲。

偶然又有人扔進來個紅包還能濺起一點響動。或者是群裡有點氣派的人說今晚到那那去聚餐,能去了的舉個爪,還會有幾個喜歡熱鬧的吭個聲。

再就是有人的兒婚汝嫁了,孫子滿月了,在群裡留了一條,說期盼大家賞光。有時還會收到一些今天是兒子日、女兒日、老公日、老婆日、兄弟日之類的信息,最怕的是後邊還跟一句“轉發的人一年通順,不轉的人七天內必有報應”。

二十多年再沒見面,真的坐在對面也沒有多少知心話想說,誰知道人家會怎麼回應。歲月不會白白從我們身上走過的,至少會在我們的臉上留下她的腳印。

覺得曾經同學過就該永遠在一起,和認為只要結了婚就必須一輩子不分離,其實是一樣的想當然的做法。

有人離開,最好是去想一想,為什麼這個集體沒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不是去怪罪別人為什麼這樣薄情。


有書共讀

我就是那個退群的人。

退群的理由很簡單,實在沒有共同話題。

在上學的時候,也是部分同學關係更好,而不是全班同學都是那麼好——這個是所有學生時代經歷過的人,可以體會和理解的。

關係好的這些人,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保持聯繫。至少,知道彼此的信息——對方結婚了,在某某買房了,換工作了,等等。

多年之後,把之前的同學再聚在一起。確實是有懷舊的感情,確實看著這些曾經彼此陪伴的人會很激動,也會很開心。

但是,我們不只是沒有共同話題了,連三觀都不一樣了。有人認為女人就得跪著,也有人認為是男人要跪著。還有人覺得寵物過生日大家也得發紅包,也自然有人惦記還不如把狗吃了。

大家要不就是尷聊,要不就是個別活躍分子曬著自己的幸福,或者就是通知參加孩子的生日等等活動。也有不斷聚會的。

當沒有共同話題的時候,聚會越多越尷尬——彼此多過去並沒有太多的參與,彼此的未來也註定沒什麼好參與的,彼此的現在又相互沒交集。只是依靠懷舊撐不起來我們的友誼。

不如還是保持關係好的或者三觀合適的一起多聚多交流。


小黑豆

我初中同學就建立了一個群,已經20年過去了,和許多人一樣,許多同學忘記名字了,不只是忘記名字,就是見面都不認識。群主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做汽車配件的,資產過億吧。我分析了一下之所以他領導建群,因為他初中畢業了就出去打工,初中是他的最高學歷。

我很佩服同學的任性,為了找到我的電話,加我入群,有一個同學在市內農貿市場賣菜,販賣活雞的。搭出租跑了30公里,立在小區等我下班,真的非常感動。

我們群主是真有錢,幾乎天天發一百塊錢紅包,他一說話眾星捧月。各種讚美之詞。然後許多自認為現在混得差不多的,也經常出手很大的紅包。我就說過一句話。“各位同學,我是XXX,你們的老同學,前來報到”,我沒有想到的是還有很多同學記起了我,當然,主要是男生,然後就是各種回憶我的往事,非常尷尬。其中最尷尬的是群主的回憶。他說:像當年我暗戀你三年,最後體育活動,我摸了一下你的手,你罵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讓我記恨這麼多年。然後許多同學都哈哈大笑,說我沒有福氣,要不然現在就是總裁夫人。說實話,我真記不起有這事,根據我的性格,我應該沒有對男生說過那麼傷人的話。2015年春節在雙龍酒店搞同學會,我也去了。群主一個人報銷了所有消費,臨走的時候每個人3克的鈀金戒指。群主把每個人擁抱了一下,擁抱我的時候,其他同學都起鬨大笑,讓親一個。真的非常尷尬。

已經20年過去了,同學的收入差異顯而易見,雖然都穿了新衣服,然而穿著品味顯而易見。其實更難接受的是文化素養差異,雖然知道是一起生活過的同學,但是仍然難以接受那種貧乏語言,粗魯話,各種暴露性的語音聊天。開始都很矜持,如果聊天超過一個小時,男生的各種性語言,無恥的內容就滿屏都是。群主自己都看不過眼,要求大家照顧女生的感受。還有最難接受的就是各種是非,小道消息。赤裸裸愛國的聊天,辱罵美國,攻擊開日本車。最後我屏蔽了同學群,再也不看群內聊天。過了三年我看看群,65個同學群,只有40個同學了,退群了25個.

20年前的同學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生活環境差異很大,指望曾經的同學情誼已經不能聚到一個群了,不是矯情,是真的貓有貓道狗有狗道,已經無法走過同一條道路了。發表這些話語,請各位同學諒解。

關注飄飄妖冶,分享不一樣的人生經歷


飄飄妖冶

前段時間,我的失散已久的小學同學建了一個群,把我拉進去,頭一兩天,大家在群裡嘰嘰喳喳,特別熱鬧也覺得特別的溫暖,到第三天就開始有發廣告的,有拉投票的,有請幫忙介紹客戶的,同學關係也變得俗了,俗不可耐。即使這樣我還是沒退群。又過了幾天有幾個同學特別喜歡在群裡扯淡,私人有事不私信,在群裡聊個沒完,一天下來的幾百幾千條新語音信息,我被煩的不行,他們除了吹牛扯淡開黃葷段子,就沒正事,我終於不堪其擾,退群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明白了,沒有共同未來的人,光靠有共同的過去即使再聚會到一起,也沒法走的長遠。

即使小學時候的我們不懂勢利不懂社會上的那些虛與委蛇,可是現在我們都長大了,我們的生活早就沒有了交集,而過去再美好也有限,不適宜總咀嚼回味。

所以保持聯繫,很多時候只是別人的一句客套話罷了,千萬不要當真,當真了就會覺得自己真蠢!

就像我從加入小學群又退出也不過幾天時間。因為我們已經失散了,除了回憶過去,我們一無所有。而過去往往少的可憐,一味地回憶過去,又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已經蒼老的沒有未來。

當我們都終於認識到“尬聊”進行不下去的時候,我們會說保持聯繫。但是我們都應該知道,我們真的不會再聯繫。因為我們已經於彼此的生命中失散,即使再相遇也是偶然和短暫的。

現在物質生活改善了,我們也從關注外在事物轉移到關注自身的內心世界。

時間寶貴,我們實在無力維持那麼多無謂的關係。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朋友越少!但好在我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有自己作伴,就不會孤獨!

我們對於真正會聯繫的人,不會說這句話,因為我們對彼此都有需要都有信心都有默契,而當我們說出保持聯繫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往往並不是真的要聯繫,只是因為這句話會讓我們從彼此的“尬聊”光陰中解脫了自己。

就像很多時候對很多人,我們會說再見,那再見也不是真的要再見或者真的能再見。

現實是如此殘酷,人生就像一列火車,中途無數站點,上來無數人,下去無數人,又上來無數人,下去無數人,歸根到底都是生命中的過客罷了。

生活要認真,但不要太認真。有時候保持聯繫這種話,聽聽就好了,別往心裡去!


異域少女小漁

我就是那個退群的

前年參加一個朋友婚禮,這才知道朋友嫁的竟然是我初中同學。婚禮上也來了好多初中同學,當時因為那種場合出於禮貌和幾個同學聊了幾句,婚禮結束後被朋友的老公加進了同學群。

我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哪個時期父母的通病吧,她就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我的要求特別嚴格,嚴苛到近乎變態那種。

我媽不知道聽誰說的,小孩子身上不能給錢,尤其是女孩—有錢就學壞,不好好學習天天想著處對象,所以我整個中學時期身上都沒有帶過零花錢,穿的衣服也永遠都是校服。以至於同學們都以為我家境多貧寒。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敏感的時候,同學們都不跟我玩,自己也特別自卑不敢去主動接觸誰。大家都不理你、你也不和群 到後來班級能瘋的一些同學開始拿我出醜來逗樂。

我沒有受到過被打罵的校園暴力,但受到的是冷暴力。他們會把我的水杯裡倒進沙子、在我的本子上畫的亂七八糟、把我的書扔到水盆裡看著我拿起溼漉漉的書,他們在一旁哈哈大笑、早自習老師還沒到學校的時候在黑板上寫字各種侮辱我,用刀片把我搭在椅子上的羽絨服刮個窟窿、趁我吃飯的時候抓個蟲子扔進我的飯盒裡……等等好多讓我現在想起來依然氣憤甚至心有餘悸事。

不要跟我說什麼他們是你同學,大家在一起讀書那麼多年,你應該原諒他們年紀小不懂事。

我原諒他們年紀小不懂事,誰彌補我那些年受到的各種委屈。

後來畢業到高中,我的成績沒有多好本來是和大部分同學一樣按照配額上一所很普通的高中,我爸執意讓我去讀省重點。

我們這一所省重點高中每年都會招收一些自費生,說的好聽是自費生說的通俗些就是家裡有人脈又不差錢用錢把孩子送進去。

高中開始徹底離開以前那批同學,新學校裡的同學都是各所初中裡的尖子生,每天想的就是怎麼好好學習考所好大學,在高中裡尤其是高二分文理科之後我才徹底放開自己。

從初中畢業一直到後來走上社會,除了大學四年離家遠,基本上這些年沒怎麼在外面呆過,即便這樣也沒有和初中同學接觸過,中間偶爾聽別人提起初中同學聚會了、誰誰誰結婚了、聽到了也都是一聽就過不會在詳細問一下。

一直到前幾年很好的朋友嫁給我初中同學,婚禮上看到好多老同學,也都是隨便和他們打個招呼就又回到一起參加婚禮的那些朋友的圈子裡。

後來朋友的老公和幾個初中同學小聚的時候,因為和那個朋友特別熟悉,他們多少知道了我的近況。

後來情況不對了,今天有人說找你辦個什麼事、明天又一個說能不能給家裡誰安排就業……都給我滾邊玩去,基本來的全推掉。對不起,沒哪個能力。

陸續有人找過幾次被我拒絕,開始有人不說好聽的了“XX現在可狂了,不理人瞧不起這些老同學”

真對不起,我可不是現在才不理你們的,上學那會也不願意跟你們接觸。這種話說的多了後來忘了是誰起的頭,開始在同學群裡批判我,說我清高瞧不起老同學。

隨便你們怎麼理解吧,我就是不願意理你們,直接退群,都別跟我說話,我還是當初那樣就是不想和你們接觸。


趙大貓225732726

先從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的感悟說起吧。我讀小學的時候,有個同班同學,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好到什麼程度呢?基本是每天形影不離的,放學了以後也還要到彼此家裡做作業,週末也都是黏在一起玩的。有次學校要每人交十元錢的一個費用,結果我在上學的路上把錢弄丟了。我不敢告訴家裡人,只能和我最好的朋友求助,我的小夥伴就把他攢了很久的零花錢都借給我了,幫我把這一關給應付過去了。後來在初中的時候,他們全家遷回了遙遠的老家,那個年代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通訊工具。我家那時候連固話都沒裝,更別說有手機和QQ了。所以就這樣我們失聯了很多年。

後來漸漸的我也感覺到了對方的態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忙,但應該也不是真心期待我過去和他會面的。這個時候,我才發現,經過了二十年的變化,對方其實早就不是以前的那個兒時夥伴了。大家各自的生活軌跡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經歷了很多彼此不知道的事情,就像魯迅筆下的閏土——兒時的很多純真和美好,在成人的世界裡都只剩下了美好的回憶而已。

說到這個題目,那些退出老同學交流群的人,心態肯定也各自不一樣,可能有這樣一些可能:

  • 首先,覺得自己的和以前的老同學多年不見,感情已經生疏了,那些以前的名字已經變得不重要了,就恍如陌生人一樣,於是選擇了退出。

  • 其次,群裡交流的內容和話題,和那些退群的人相距甚遠,大家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思維和觀念都不同,所以人家選擇不看也不聽,退出。

  • 再次就是有些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人生的不如意,而不少的同學群總會有些愛炫耀和攀比的小夥伴,於是那些經歷不開心的,或者覺得自卑的人就選擇了退群,不想看到別人炫耀自己的光榮和偉大。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了,人都是會逐漸成長和改變的,去留無意,尊重彼此的選擇就好。


獨角獸工場

我是孫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


看到這樣的提問,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提問者的一些氣憤和失落。

也許對於提問者來說,二十多年沒見的老同學應該是有一些共同的記憶和感情聯繫的,以前沒有交流群,大家不知道散落何處,各自生活的怎麼樣。現在好不容易建起了交流群,可以重新建立起聯繫,是多好的一件事。

但這可能是太理想化的狀態,事實往往不是這樣。

試想,二十多年,是多長的一段時間。一個人經歷了複雜的成長和變遷,會發生過怎樣的變化。這麼久沒有聯繫,其實和陌生人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老同學群常常是先敘舊,但誰也不可能天天敘舊,當往事說了幾遍後,大家在同學群裡又怎麼交流呢?

在學生時代,同學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還在形成期,生活中的主要事件和狀態也比較接近,共同目標和話題很多。但在不同的經歷之後,這些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話不投機半句多,當發覺同學群的大部分觀點和自己的觀點出入大,聊不到一起去,有些人就不會勉強自己呆在同學群裡;

其次,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眾多的群,家人群、公司群、部門群、同學群、家長群、朋友群、運動群。。。少則也有幾十個。現代人的生活本身就很忙碌,有些同學可能忙於其他的事情的,無暇將時間花在和日常生活、工作交叉較少的群體裡,所以選擇退出老同學群,也是常見的心態。

介於老同學的面子,不回應會覺得過意不去,自責,但回應多了自己也吃不消,這也會是選擇退群的一種心態。

其實相對退群,更多的人選擇在同學群裡潛水、沉默,偶爾發言。

而關係比較好的同學,一般幾個幾個畢業後是一直保持聯繫呃,成為多年的好友,並不很需要另外的老同學群。

另一方面,老同學群裡有同學退群了,恰好也是其他同學可以思考一下的時機,如果你真的希望同學群可以長期維持下去,如何增強老同學群的功效?

一個老同學群的存在和活躍,需要有共同的興趣和共同的目標,有熱情的同學組織一些活動或輪流組織,線下的碰面聚會,還要有一些大家都認可的群規則,多數人有收穫,感覺愉悅,才能維持住長期的互動和協助。


孫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精神動力學取向,熱懇、溫和、堅定、陪伴、探索 傾聽你的煩惱和痛苦 陪伴走上一段心路旅程,發現每個生命本身具有的力量 提供另一個角度看見自己 協助移去阻擋你的障礙活的自在。

諮詢領域:

1. 各類身心症狀、強迫、恐懼、失眠、焦慮、情緒抑鬱等心理困擾

2. 兒童及青少年發展適應及親子關係問題

3. 婚姻家庭、情感困擾、職場壓力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這是我的真事。我二十年初中同學聚會,大家也建了個群,當時我已經離婚了,反正我在裡面是一句話都不說,其中有幾位男同學不知道從哪聽說我離婚了,各種騷擾,而且都是晚上,什麼睡不著,老婆不在家,想到我家裡來坐坐等等各種理由。曾經認為同學之間最親,最純潔,現在一落千丈。然後我在群裡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慨,立馬選擇退群,


手機用戶58509494773

同學群無非就是炫耀,或者是想擴充自己的人脈,看以後能不能用得上你,滿滿的都是虛偽和做作,我就退了高中群,因為幾個女生總在裡面發黃段子,要麼發私信說當初怎麼喜歡我,故意說要離婚來找我,搞得我很怕,生怕老婆看到,其實很明白那都是她們故意的,我退了大學群,因為我很討厭那幾個本地的,總是說歡迎老同學來本地耍,可是我在本地和他們接觸很多次,每次都請客不買單,最後都是敲我竹槓,真的同學來了,總不可能讓幾十年沒見的同學站到大街上寒暄吧,請幾個同學還是請得起,可是幾十人又是吃飯,又是唱歌,又是洗腳,又是按摩,又是找小姐,你說說誰能受得了,花的多了,回家老婆那裡過不去,花的少了,別人說你沒本事,畢業這麼多年錢都沒賺到,後面更瞧不起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