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領先戰略在中小規模豬場中的應用,養豬朋友們值得觀看!

隨著標準化養豬的逐漸普及以及大型集團化、現代養豬企業的瘋狂擴張,生豬產品正趨於高度的同質化或標準化,而中小型規模豬場將承受更加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面臨這種空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麼引進資金、轉型升級,要麼清算資產、黯然退出,要麼隨波逐流、苟延殘喘,要麼調整戰略、鳳凰涅槃,是時候做出決定了。

成本領先戰略在中小規模豬場中的應用,養豬朋友們值得觀看!

1何為成本領先戰略成本領先戰略也稱低成本戰略,是指企業通過有效的途徑降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使企業以較低的總成本贏得競爭優勢的戰略。成本領先戰略的最低形式是降低成本,即實施生產全過程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其高級形式是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包括生產資料的技術性能和質量標準、員工素質和技能、企業的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企業外部協作關係等各個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此處的成本包括產前、產中和產後全產業的總成本。大多數中小型規模豬場非常重視生豬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儘管效果不甚理想,但對產前和產後成本,如豬種飼料等生產資料採購成本、種豬和出欄生豬銷售成本以及人員培養培訓、企業文化形成成本等的關注度明顯不足。養豬場生產經營的總成本,最終都會分攤到出欄生豬身上並影響總利潤的高低。

2豬場生產經營總成本的構成

養豬總成本是豬場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支出的各項費用的總和,是反映豬場生產經營活動各項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成本領先戰略在中小規模豬場中的應用,養豬朋友們值得觀看!

3豬場生產經營總成本的管控

3.1直接成本的管控

直接轉化為產品的成本稱為直接成本,其在總成本構成中的佔比越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越好。豬場的終端產品是出欄豬的體重,故豬場直接成本的主要構成是飼料成本和購豬成本分攤,大約佔總成本的70%~80%(按照出欄生豬的體重計算而不是按照頭數計算)。管控此部分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其利用效率。

3.1.1豬場不是飼料和豬種供應廠商的客戶,而是其合作者 飼料不再是傳統的粉碎勾兌和粗製濫造,而是現代養豬技術和工藝的載體;豬種也不是浪漫的一見鍾情,而是優良基因的延續和傳承。欲選購飼料和豬種,須先選擇合作廠商並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不僅可以得到性價比較高的飼料和豬種以降低飼養成本,還能享受到廠商在營養和種質資源方面的支撐,進而形成較為密切的互聯互通、共生共榮合作伙伴關係。

3.1.2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減少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浪費 分階段飼養技術是根據生產豬群不同生理階段及其承擔的不同生產任務所實施的養豬生產體系,可以節省不該投放的飼料費用;早期斷奶技術每週可減少大約每年每頭100kg母豬料的消耗;消化酶、益生素等微生態製劑的應用,既可以提高豬隻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率,也可以減少飼料消耗;早期補料技術的主要作用在於促進仔豬消化器官的發育,增進其消化機能,為斷奶後飼料效率的提高和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溼料餵豬雖可改善適口性,但不利於消化,故乾料(乾粉或顆粒)輔以充足的飲水是目前養豬的主要飼料形態;液態料養豬雖說投資較大,但可以成為有條件的豬場將來養豬的選項。

配合飼料中的許多營養成分不能長時間與空氣接觸,故儲放時間不宜超過7天;自動供料系統比人工喂料更能減少飼料的浪費;冬季豬舍保暖可以減少豬隻飼料消耗;健康豬比病豬的飼料效率高,規模豬場傳染病的最大危害不僅在於會導致豬隻的死亡,還包括在漫長的潛伏期、前驅期、症狀明顯期和轉歸期間產生的飼料損失和增重損失;老鼠等豬場外來的生物,既是疫病的傳播者,也是飼料的偷竊者。

3.1.3充分利用優秀基因,建立新型的供種購種關係 使用良種豬場的優質精液進行人工授精,可以獲得優秀基因並節省購豬成本;將初情期前的後備母豬委託供種廠商飼養並簽訂供種協議,可以降低後備母豬淘汰率。

3.1.4創新化、體系化應用養豬生產技術,以較低的成本獲取較高的產品價值 自繁自養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生豬生產方式,但絕不是先進的生豬生產方式。以雜交繁育體系建立技術為基礎,以大型產業化養豬公司為依託,原種豬場、擴繁場、種公豬站、父母代豬場和商品豬場分工合作、相互支撐、共生共存共榮,是養豬合作社、放養合同豬等形式的高級形式。對中小規模豬場而言,大企業的擴張不是“狼來了”,而是合作的機會來了,機不可失,失則終將被淘汰!

在自繁自養豬場,根據生豬市場預測情況組織豬群配種繁殖,或者實行全年合同化均衡生產,可以規避市場風險;人工授精、母豬批次化生產和仔豬寄養技術的應用,有利於高產母豬群的形成,有條件豬場實行仔豬人工哺乳和超早期斷奶技術,更能提高繁殖母豬的PSY;重視仔豬斷奶後1周內的斷奶應激,會有效減少僵豬率、增加健仔率;斷奶時將仔豬按照體重和性別分群,不僅可以發揮其各自的增重優勢,而且可以形成出欄生豬的差異化,從而實現生豬產品市場價值的最大化。

成本領先戰略在中小規模豬場中的應用,養豬朋友們值得觀看!

3.2間接成本的管控 間接成本雖然不能最終轉化為出欄豬的體重,但確實轉化過程中不能缺少的,大約佔總成本的15%~20%。節省是管控間接成本的主要原則。

3.2.1人力成本 養豬生產一線崗位需要付出人工最多的是飼餵、清糞和豬群健康觀察,減少人力成本的主要途徑在於提高人員的工作熟練程度和勞動效率,指標管理、低薪重獎、只獎不罰會會使人員與豬群休慼與共、密切關係。

用自動喂料系統代替人工飼餵,對仔豬和生長肥育豬實行自由採食等,可以減少飼餵人力;全漏縫地板機械清糞或者水泡糞、尿泡糞等,可以減少清糞壓力;獸醫化驗室人員定期抽取、監測糞尿樣本、血液樣本和空氣樣本等,用以豬群健康狀態評估,可以保障豬群安全,消除人工觀察弊端。

3.2.2設施設備折舊等 加強一線人員培訓,實行程序化、標準化管理,,用專業人員負責設施設備維護保養,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長其使用年限;減汙治汙和資源化利用,是目前豬場在環保壓力之下的主要出路;沼氣、天然氣、太陽能能新型能源的利用,可以解決電暖問題;逐漸建立和完善豬場生物安全體系(理想狀態是豬場除了豬之外不得存在其他生物,包括人)和豬群管理體系(寓疫病防控於豬群管理之中),可以降低動保產品費用。

3.3期間費用 是豬場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生豬產品生產活動沒有直接聯繫,屬於某一時期耗用的費用,大約佔總成本的5%~10%。預算制度是節省期間費用的初級形式,引進專業化的第三方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等)以及產銷分離、獨立核算等,應該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總之,提高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使用效率,對期間費用實行預算制,是最大限度降低中小規模豬場生產經營總成本的關鍵措施,也是成本領先戰略在中小規模豬場的實踐應用。

以上文章是我們的直播老師任德雲老師撰寫的,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文章最後給大家推薦一位獸醫老師劉老師,幫助咱們養殖戶解決豬病難題,輕鬆養豬!

成本領先戰略在中小規模豬場中的應用,養豬朋友們值得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