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會把在縣城裡的城隍廟叫做“老城隍廟”

上海人會把在縣城裡的城隍廟叫做“老城隍廟”,把原連雲路延安東路一帶(舊址已改造為廣場公園)叫做“新城隍廟”,也是上海知名度較高的地名,當然,隨著這裡的廟和廟宇風俗活動的消失,“新城隍廟”的地名也一定會湮沒。

上海人會把在縣城裡的城隍廟叫做“老城隍廟”

上海的厲壇原建在上海縣城北郊,1845年英租界建立時,邑厲廟被划進了英租界,巡會活動不能在英租界進行,就一度“權於西門外同仁輔元堂義冢廬舍舉行”。同仁輔元堂是上海由政府支持和資助的善堂,也是上海實力和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他們在上海有許多處“義冢”,即公益性的墓地。

上海人會把在縣城裡的城隍廟叫做“老城隍廟”

20世紀初,舊址被划進法租界,成為上海的鬧市區,原來的公益性的“義冢”設在此地不太適宜,地塊就被上海頗稱強勢的江蘇鎮江同鄉團體——京江公所收買,並將原京江公所從方斜路遷到這裡,位置相當於今老西門外,復興東路與方浜西路之間的地方。

上海人會把在縣城裡的城隍廟叫做“老城隍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