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該不該取消老年卡?

旭日東昇歐陽

這是一個很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公交車應該取消老年卡,就是所謂的免費卡。

其實就這個問題,前幾年和我的父母親討論過,我的父母一致贊同,還跟我講了一件事情:那天早晨,母親從早市往回走。母親的鍛鍊方式就是每天步行去早市,轉一圈,順手買點東西,再走回來。走到半路,碰到了小區裡認識的幾個老太在等公交車。母親問她們去哪裡?她們說回家啊。母親說就一站地還要坐公交?她們說,這不免費嘛,不坐白不坐。母親說著直搖頭。

“免費的不坐白不坐”,這句話是實話,也道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裡話,我們都知道,現今的老年人,都是經歷過苦日子的,生活上很節約,能省的絕對省,能少花錢的地方絕不多花一分錢。既然公交是免費的,那可就成出行的首選了嘛,毋庸置疑。什麼買個菜、串個門、散散心、觀觀景等等都坐公交。


於是乎,公交資源成了緊俏資源。任何資源一緊俏,各種矛盾就出來了。從近幾年在公交車上發生的因特殊原因沒有給老年人讓座而引發的各種愈演愈烈的衝突就可見一斑,這裡不再一一細說,而其結果是,這直接導致了老年群體和非老年群體的對立。

一些老年人認為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是理所當然,因為中國民族從來都是講究“孝”和“敬”的,如果不讓座,那就是沒家教不道德沒素質。非老年人士也不否認這種傳統文化,但希望“孝”應該與“慈”相呼應,“敬”更應該是互相體諒和尊重。



實際上,我們的年輕人在這方面大多做的挺好。有時候我不開車也選擇去坐公交。年輕人上車後,縱然車前有座,也是一個個都往車尾部走,尾部滿了,就暫且坐在前面,車一靠站,聽到刷卡聲音響起“老年優惠卡”,立馬起來讓出座位。很多時候,公交車幾乎坐滿了老年人,還站著不少老年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也是如此。當然,那些蠻不講理搶座打人挑戰人們底線的出格老人,畢竟是少數。

上海市在這一社會矛盾突出的時候,來了一個急剎車——取消公交車老年免費卡,也很有成效。假如,我說是假如,老年人覺得一生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老了應該享受好福利,免費不能取消,國家每月給予交通福利補貼,發到退休金裡,但依舊不實行公交免費,我想同樣會有成效,那就是老年人會把錢存著,少坐或不坐公交車,社會的矛盾會得到很大改觀。

歡迎大家交流評論!


銀杏樹下的時光

贊同取消公交車的老年卡,同時取消月票。

公交車輛作為社會資源,對於每一位公民都是平等的。一些觀點認為,老年人曾經為社會做了貢獻,所以應該有這個福利。但今天的青年人、中年人也在服務社會,未來也會成為老年人,只是時間軸不同。

公交車票一元、兩元,並不貴。每天都坐車,一個月下來也沒有多少錢。對於特殊困難群體,補貼救助的方式是另一個渠道,並不構成公交車免費的充分條件。

經常看到在上下班出行高峰,一些老年人用免費車票去公園晨練、去早市買菜等等。加大了交通資源的承載量。而促使這些行為的動力恰恰是坐車免費或半價。

關於車上讓座問題,也是近年常見的熱點。我們呼籲尊老愛幼的美德,但也不要道德綁架。如六十多歲,除非體弱多病,實在沒有被優先的理由。退休年齡都在延長,並非單一老齡化問題,而是人的平均壽命在增高。

在公交車上,也常會看到搶座的老年人。有些可氣的是,自己有了座位,還給同行的子女去盯著周邊誰下車,又搶先佔上。實在是精力充沛,讓人唏噓。

如今已經普及公交ic卡或城市一卡通,並優惠打折。促使很多地方已經取消了月票。月票這種形式,曾經是個社會福利,其價格遠低於批量購買的團購價。

對於殘疾人的乘車免費仍應該保留。因為殘疾是社會特殊群體,與“每人都會老”不一樣。但也應該加強對殘疾的認定標準。


幾葦渡

當看到這個提問有些奇怪,本來就是件好事為什麼要取消呢?

全國各地公交集團對於本城市居民特殊優惠政策及福利待遇如何不清楚!


今天嘮叨嘮叨西北蘭州公交集團對於本市民居民優惠政策。先說說年齡段,50後60後按照現在歲數基本上都是6O多歲和馬上步入60歲行列,而這個年紀群體佔的比例較大,無論你是領導或工人就目前來講基本上都退休在家享福代孫子了!


蘭州公交集團的做法就非常人性化,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優惠政策規定:年滿7O週歲的本市市民乘坐市區內任何線路公交車執行免費乘車,前提是到公交集團服務窗口帶有效證件,如(身份證)辦理“敬老卡”持卡免費乘車,年滿6O週歲的,可以辦理“老年卡”執行半價優惠,持有1~2級殘疾證件的特殊群體也可辦理免費乘車卡,企業下崗職工持有“優惠證”和社區享受最低保障金的人員,辦理“優惠卡”享受半價乘車,在校師生持有效身份證明同樣享受半價優惠!

在蘭州市區內公交車全程定價1元,已經很優惠了!還追加了特殊群體享受的優惠待遇優厚吧。(去過西安他們公交車票價全程2元)相比較而言,蘭州惠民工程做的很到位。就個人而言公交集團的惠民政策,不但不取消更應該去完善提高效率。所以說有些事不能跟學,拿上海講要取消“老年卡”改為政府發放補貼來補償,只能說明全國各地的情況不同出臺的政策不同/,這樣的話蘭州還是滿不錯的。


西岸39059526

公交、地鐵該不該取消老年卡?這個話題的熱度在社交媒體、電視、新聞上持續了很久。央視甚至舉辦過相關的辯論。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深,相信這個問題還會繼續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想取消老年卡?

其二,老年人在上班、上學的高峰期給年輕人帶來的不便。老人通常睡不了太長時間,醒的比較早。醒來沒事幹,就可能出行。所以很多老人在上班、上學的高峰期坐公交車,造成了年輕人和老年人搶座位的情況。

其三,高峰期人太多,容易造成意外。前面兩點都是站在年輕人的立場,而容易造成意外則是站在老人的立場。相信沒有私家車的人每天都經歷著擠公交的情況。公交車上人滿為患,一個急剎車下來,別說老年人,年輕人也容易站不穩摔倒。

怎麼解決?

上海有這樣的做法可以借鑑,取消老年卡,改為每個月發放補貼,不同歲數的補貼金額不同。這樣一來,補貼怎麼用交給老人自己做決定,十分合理,而效果也確實不錯。畢竟有一些老年人可能抱著“不坐白不坐”的心態。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老年卡對他們本來就沒用,現在還多了補貼,肯定是贊成的;而對於確實有需要坐車的老年人,比如送孫子、孫女上學的,也不影響他們的乘坐。

但其他城市為何沒有普及?顯然,還是要考慮到當地政府的經濟情況,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去發放補貼,以及具體每個年齡段要發放多少補貼,都需要長時間地研究。


頤福來養老

我覺得,公交車取消老年優待卡,利國利民。國家可以按照老年人基本出行次數,補貼公交費用,發放到每一位適齡老年人手中

  1. 公交車取消老年卡,可以減輕公交車,駕駛人的精神負擔,可以緩解老年人過度乘車,減輕城市公交高峰期擁擠。
  2. 取消老年卡,老年人會量力而行,兩三站地能到家,就可以自己走幾步,可以鍛鍊老年人的身體,延長老年人衰老,延年益壽。
  3. 公交老年卡,只是城市部分老年人享受。喜歡在家跟前走動的老年人,平時乘坐公交次數很少。有私家車的,可以在父母需要的情況下,兒女開車送他們出行。異地戶籍戶籍,臨時居住城市裡的老年人,不能享受免費公交出行。國家取消公交老年卡,將補貼發放到全部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他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出行方式,出行少的人還可以節省車費並用於其他地方。
  4. 反對老年公交卡的,有部分人擔心國家不給補貼,也有極少數人,平時過度乘公交,他們擔心補貼不夠,要自己多掏車費。如果國家取消老年公交卡,一定會出臺配套措施。自己公交出行超出基本需要,應承擔一部分費用。
你認為我回答的有道理,請給我點贊,請點右上角關注我,歡迎評論互動。

429方寸世界

公交車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該不該取消老年卡?

對於這個問題,我在近兩年時間裡,利用各種機會分別對100名學生、100名20歲~39歲的青年人、100名40歲~59歲的中年人、100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作過詢問調查,得到的結果是:有98%的學生、91%的青年人、83%的中年人、56%的老年人贊同取消現今在公交車和地鐵上以老年優惠卡,而改為像上海市這樣用現金補助到老年人個人的政策做法。





的確,近些年來,全國各地對於這個問題的關注和爭議在不斷增多,就連各地“兩會”期間,關於要不要取消公共交通老年優惠卡的問題,也成了代表、委員們一個“熱點”話題。

那麼,根據我本人調查的結果和上海市從2016年6月26日起,停止實行70歲以上老人持“優惠卡”免費乘坐公交車和地鐵的實踐來看,可以說,取消老年人優惠乘坐公交車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而改為現金補助的辦法,勢在必行,利在全民。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五大好處:

第一、有利於黨和政府的尊老敬老政策更加公平地起到“普惠制”的作用

據上海市的經驗表明,上海市改為現金補助到老年人個人,幾乎百分之百地受到了老年人的贊同,老年人普遍認為,這才是黨和政府尊老敬老政策的公平實施、公平體現,是一項真正“普惠”老人的好事。

第二、有利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壓力和負擔,讓出更多公交地鐵給急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上班族上下班和學生們上下學

據上海市的統計顯示,上海市自2016年6月改為現金補助到老年人個人後,全市的公交車和地鐵的擁堵量和時間明顯減少和縮短,人們上班和學生上學在路上的時間普遍減少了10~20分鐘。

第三、有利於節約公共資源的損失和浪費

據上海市的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市自2016年6月停止實行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和地鐵後的第一個月,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和地鐵的數量減少了接近60%,實際上相當於當月減少了3000萬人次的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有利於減少老年人的不安全因素

據上海市的統計數字顯示,上海市取消老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優惠卡後的一年裡,全市老年人因在公交車和地鐵上發生的突發事件比往年減少了近一半。

第五、有利於減少公交車和地鐵上老年人與其他乘客發生的糾紛

我們知道,這些年來,由於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發的糾紛呈大幅增加的趨勢。而從上海市的經驗來看,取消老年優惠卡後,由於老年人乘坐公交地鐵的人數大大減少,因此,發生的糾紛也相應地大大減少。

這些年來,由於老年人比例的增長,我國已經進入了“老年人社會”,全國各地在對待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方面制定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應該說,這些政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尊老敬老的一貫政策,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但是,由於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尤其是我國的城市人口和車輛急劇增長,導致交通嚴重擁堵的情況非常嚴重,嚴重影響了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出行。這些問題需要國家和各地結合實際,與時俱進,及時地調整、改革、出臺新的政策措施,以利更快更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交通方面的“痛點”。


潤友

個人認為不應該取消,而應該調整。

首先,老年人乘坐公交的數量很多。有這個需求。用別的方式補貼,比如說現金補償進入退休金,無法直接用於交通關懷。

第二,可以調整策略。比如說早高峰晚高峰老年卡不可用。以此緩解老年人爭搶的局面。


新觀點評說天下

我覺得,應該取消老年卡!先別急著噴我,我還有解決方案。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首先要搞明白當年出臺老年卡的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其實就是關愛老人,老人一生為國家貢獻了這麼多,老了出門坐公交玩玩,還花錢確實不合適,體現不了我們對老年人的關愛!

但是後來才發現,這種模式出現了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越是早晚高峰,老年人越是要乘公共交通,為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要趕早市買菜,哪裡便宜去哪裡買,他們並不計算乘車的費用和時間費用,因為他們乘車免費,而且時間大把的是!

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甚至個別橫行霸道慣了的老人,當然這是極個別現象,但不代表沒有,他們會搶座位啊,要求其他人讓座啊,不讓就罵街啊,等等,讓我們大家在網上憤慨不已!

而且由於他們扎堆出現,甚至影響到了正常人的出行問題,比如上車的時候,哪個年輕人敢跟老年人擠啊?況且他們行動又比較慢,不僅僅拖慢了公共交通的運行,也延長了需要出行人的出行時間,因為人多擠不上去嘛,只能等下一班了,下一班又湧過來一群老人……

再有就是那種怕吃虧的思想,跟我們去遊樂場和自助餐廳一樣的心理,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去那裡是花錢的,走的時候非常不甘心,非要再做一次小木馬,非要再吃他一塊西瓜,不然,就是覺得虧!

就跟我有老年卡在手,隔壁王奶奶這個月都坐了二十多次了,因為坐車去別的菜市場買菜,都省了好幾塊錢的雞蛋錢了,我才坐了兩次,虧死了,明天一定還去坐!

於是,交通問題越來越嚴重……

當然取消老年卡,必然會惹惱這些老人們,就跟工資沒有漲,反而降了一樣讓人難以接受,勢必帶來社會的不穩定!

現在不是很多城市已經取消老年卡,取而代之的是往老人賬戶上每月打錢嗎,這倒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當然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比如平時喜歡出門的老人,這種優越感消失了,我一個老人不花錢乘車很多年了,現在突然讓我掏錢,我心裡能好受?

我們老人家為國家貢獻了一輩子,到頭來就是這麼個結局?

我們人並不關心得到了多少東西,最關心的是失去了什麼,這是實話,在社會上見過太多類似的問題了,你給他的好處,他想要,但是想從他手裡拿回一些東西,即使他得到的遠大於失去的,他也不願意!

所以,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只對一部分不出門的老人管用,他們肯定高興,可是對於一些天天出門買菜的老人就痛苦了,他要計算我坐公交的兩塊錢能不能抵上買雞蛋省下的一塊八毛錢?

所以,我雖然認同取消老年卡,但是我覺得權威部門還是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一項政策的出臺總會有副作用的,想好了應對策略,再取消不遲!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公交車建立老年卡制度的初衷在於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健全的福利保障,無可厚非,是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的體現。

但是該制度施行的若干年裡,醜態百出的老年人乘車情況向這個制度提出了拷問。如果一個人說建議取消老年人乘車免費制度,想必會成為眾矢之的。

人口老齡化是全世界很多國家面臨的問題,而中國的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老齡人口數量和老齡化速度均佔世界第一,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單純的社會保障制度並不成為衡量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標杆,反而,在社會福利下暴露出來的才是最真實的發展水平。上海率先取消老年人免費乘車制度後,乘坐公交車的老年人數量驟減。這至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乘公交車出行並非老人的生活必需。而強行要求讓座、生活無聊乘坐公交遛彎的種種醜態更成為了道德問題。正因為這些人的表現,讓老年免費乘車卡成了這個社會欲說還休的魚刺,卡在道德的嗓喉上。

我們的社會對老人是心存敬意的,因為我們都會變老,我們對老人的態度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幾十年後我們的生活境遇。我們這個社會對老人也是畏懼甚至厭惡的,因為有太多的老人帶著自私且戾氣橫行於世。

我們應當孝,但孝沒有固定的程式和標準,免費不意味著孝,對老人免費,可能是對這個社會更深的惡意。不免費,並沒有引起公憤,你知道,善良有更好的方式,也許真金白銀的幫助,可以帶給老人更多的善意。

智聯校園 張小勇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作為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我們不應該對老年人有歧視。老年人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建造了我們今天的社會。

但是現在為什麼有人對老年人出行的免費公交卡有意見。可能是有一部分老年人跟年輕人出行上的衝突導致,再加上極個別的老人素質不高,產生口角,被報道出來,損害了廣大老年人的形象。

年輕人也有不講素質的,不過大家不是比爛的時代。我們要考慮怎麼構建和諧出行關係。

我們絕對不可以因為年輕人要上班,就不允許老年人乘車了。

其實,較好的方式就是上海那種,採取直接貨幣補貼老年人,讓有需求的老年人購買公交月卡方式,自費出行。

這樣也就消除了大家認為老年人愛佔便宜的心理。

不過,上海的財力,不是其他各個地區可以比擬的。而且各地情況也不一樣,很多公交不發達的地區,公交車是沒幾個人坐的。

目前青島黃島區來看,雖然上下班兒會有老年人乘車,65歲以上老人乘車免費,但是沒有出現個別的矛盾現象。只是見到的,老年人讓年輕人坐,互相謙讓的和諧局面。

對於一線城市來說,大家也確實應該體諒年輕人,不要通過限制出行這樣的方式激化矛盾,那就採取和諧的方式解決比較好。比如排隊乘車,相互謙讓。只有這樣,大家生活才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