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的父母告訴你: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

1974年11月12日,一個震撼世界物理學界,特別是高能物理學界的消息傳開了:丁肇中領導的實驗小組發現了“丁粒子”。 這個發現,被國際高能物理學界譽為物理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76年,丁肇中繼楊振寧、李政道之後,成為第三位中國血統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於是,中華民族的聲音第一次響徹在諾貝爾獎頒獎大廳,因為他是第一位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用中文發表演講的獲獎者。

丁肇中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人們問他的父親是怎樣培養兒子的,他的父親只回答了三個字:“不管他!”

“不管他!”是什麼意思呢?是放任自流?不,不管他的意思是尊重孩子的自身發展規律,根據孩子的自身發展情況讓孩子自然地發現,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目標。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丁肇中回憶童年生活時說,“其實,我父母也不管我,他們讓我自由發展,這和很多中國的家庭不同。”

丁肇中的父母告訴你: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

丁肇中和家人

丁肇中的父親丁觀海、母親王雋英都是大學教授。他的童年是在抗日戰爭的兵荒馬亂中度過的,一歲多時,抗戰正式爆發。他說:“由於當時中國的境況,我一直是一個難民,不斷地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當然,那時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規教育。”他隨著父母過黃河,越長江,從日照到南京投靠親友,後又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逆長江而上來到重慶。在此期間,他根本不可能正正規規地進小學讀書。

抗戰勝利後,他們回到了祖籍地山東。1946年,在山東大學任教的父親送他到青島一個德國修女辦的教會學校裡讀書。由於之前他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學習起來相當困難,跟不上學校的教學。

這讓丁肇中感到很壓抑,去了兩天就對母親說不想去了,母親立刻為他換了學校。“當時,我對上學沒興趣。到學校看看,不喜歡我就走掉了。到哪兒去?到池塘游泳、到河邊捉小蝦,四處遊蕩。”

此後,在丁肇中的人生中母親總是給他最大的支持,從不強迫他做不喜歡的事情。

我們只要沿著丁肇中成長的足跡,就可以看出他父母對兒子的引導、放手、信任和朋友式的尊重,對於丁肇中成長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起了多麼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包含著父子情、母子愛、血濃於水的親情。“我的父母待我恩重如山,他們不但生育了我,撫養了我,更注重教育我,琢磨我,我的成才成器,首先應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啟蒙良師。”

丁肇中的父母告訴你: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

丁肇中

在烽火遍地的戰亂時期,丁肇中沒能進小學讀書,正規教育無從談起。

父親並不著急,只是根椐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了他寬鬆的學習環境,將科學知識一點一滴地融進日常生活中,夫妻倆白天在大學裡當教授,晚上則在燈下教自己的孩子讀書。父親給他介紹牛頓、麥克斯韋、馮·卡門及其他科學家的生平以及他們對於人類的偉大貢獻。丁觀海夫婦從不管束兒子,總是激發兒子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各種各樣的科學文化知識。

東奔西走的日子,丁肇中在父母的關心和引導下,他也學到了不少知識。父親說“不管他”,其實,在知識學習上,父親是花了很多時間來“管”他的。

丁肇中的父母告訴你: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

丁肇中

1948年冬,他隨父母遷居臺灣的臺中市。丁肇中以極大的熱忱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為了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中學畢業時,學校保送他去成功大學。他卻認為成功大學是二流大學,他一心向往的是進臺灣大學,所以不想去,便參加了大學聯合考試,可由於英語、國語拖後腿,就名落孫山,最後還是回到了成功大學。此時,他沒有灰心。他認為,這次失敗並不能代表前程的失敗。

沒上名牌大學,父親並不責怪他,相反讓父親看到了他剛毅自信的精神,而是鼓勵他面對挫折,今後好好發展。

母親則鼓勵他說:“你要記住一點,不管你學哪一行,你一定要成為那一行的佼佼者。”

1956年9月,20歲的丁肇中遠涉重洋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在這裡,“身無半文”的他靠著獎學金讀完了大學,並於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得博士學位。1963年,他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1967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副教授,1969年升任教授。從念大學到取得博士學位到開始做科學研究,一般人要10年的時間,由於他異常勤奮,只用了6年時間。

從此,他開始了他的科學研究道路,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