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時代紮根人民——“吳印鹹攝影藝術雙年展”現場直擊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右二)在吳印鹹孫女吳含光(左二)、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左一)等陪同下觀看展覽。 徐申攝影

“投身時代,紮根人民”單元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吳印鹹致敬展展覽現場。許瀚文攝影

吳印鹹,1900年出生於江蘇省沭陽縣一戶普通知識分子家庭,自幼深受父親追求新思想和支持社會變革的理念影響,同情底層民眾,追求思想自由和進步;1920年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科學習期間自學攝影,參加上海黑白影社的歷屆展覽,在攝影藝術探索初期更多地表現出注重攝影構圖和對黑白影調的實驗嘗試;1938年奔赴延安,先後任延安電影團攝影隊長、負責人,在黨的新聞紀錄電影和攝影事業上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1949年任職於東北電影製片廠,1955 年調北京電影學院任副院長兼攝影系主任,為新中國攝影藝術和攝影教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吳印鹹

作為20 世紀的同齡人,吳印鹹所留下的光影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和現代社會的發展。他的名字與他的作品刻入人們的記憶,也載入了中國攝影史。

作為本屆雙年展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吳印鹹致敬展”展出吳印鹹攝影作品100幅,充分、客觀地呈現了吳老的攝影藝術歷程和成就。其中吳印鹹先生的革命題材攝影作品,帶我們再次回望戰爭年代的艱苦歲月, 重溫為革命勝利作出貢獻的戰士們的昂揚鬥志,從而被戰爭年代裡為新的社會理想和民族自由奮鬥不息的延安精神所感染、動容。吳印鹹先生以拍攝者的獨特視角見證歷史,拍攝延安時期的大量革命紀實攝影作品,從多個層面記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抗日救國的時代篇章,呈現了延安軍民的愛國激情和英勇無畏的抗爭精神。此外體現吳印鹹攝影藝術造詣的《白楊》、《風雲兒女》劇照(展廳同時循環播放電影《風雲兒女》《紅旗譜》《白求恩》等吳印鹹相關影片),拍攝於吳印鹹家鄉沭陽的《曉市》,以及他共和國成立後拍攝的《修建十三陵水庫》《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在操場上活動》《黃山》《景山》《故宮》等名作也包含其間。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吳印鹹在家鄉沭陽拍攝的《曉市》

吳印鹹先生一生致力於攝影事業,反映社會的同時投身攝影教育,延安時期他就曾主持過兩期攝影培訓班的教學任務,並於1939年應晉察冀軍區《抗敵報》時任攝影師沙飛等人之邀撰寫出版了培養攝影幹部用的專門教材《攝影常識》。共和國成立後,步入知命之年的吳印鹹先生更是全身心地投身於工作崗位和教育事業,為新中國人民電影事業步入正軌和初具規模,為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全面、系統的教學體系建立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貫穿其教育事業過程中的,還有約上百萬字的攝影理論著述,它們是吳印鹹攝影藝術人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致敬展獲得了來自唐山的影像資料收藏家陳穎的無私支持,其收藏的20餘冊吳印鹹著述和收錄有吳印鹹作品的《中國》大畫冊等,在致敬展充分、客觀呈現吳印鹹先生攝影藝術歷程的同時,也用其學術出版向這位以相機和攝影機記錄時代的中國藝術家和攝影教育家致敬。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吳印鹹致敬展現場展示其著作。許瀚文攝影

在致敬展的主題下,結合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國攝影大師》一書,主辦方將與吳印鹹同時代且互有交集的四位中國攝影大師——沙飛、石少華、徐肖冰、孫明經及其作品加以呈現。他們或者是吳印鹹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友,或者是延安電影團、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同事,或者是北京電影學院共事的同仁,或者是中國攝影家學會的搭檔,四位攝影家以相同或不同的情懷、視角和各自的實踐,從橫向緯度延展和豐富了“歷史的主題”,折射出戰爭革命年代以及共和國建設的歷史印記。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石少華,地道戰,1924年11月

接續前輩,在“投身時代,紮根人民”單元,著名攝影家朱憲民、王玉文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將鏡頭持續對準了百姓和共和國的建設者們,他們本能的質樸、厚道和情感流露在一張張跨越時代的照片中成為了當代經典。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紮根人民朱憲民作品展”現場。許瀚文攝影

與同主題展覽相呼應,“投身時代,紮根人民”單元的“中央黨校主題雕塑攝影展”同樣演繹了中國共產黨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奮鬥發展歷史。

用影像藝術詮釋當代社會發展的變遷與進程,探尋影像藝術的開放方式和本土內涵。為真實記錄和反映沭陽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風貌、新成就,彰顯沭陽的生動畫卷,展示沭陽的生態美、風情美、人文美、和諧美,本屆雙年展還特別舉辦了“美麗沭陽”全國攝影大展。主辦方從2900多幅來稿中遴選出100幅入選作品,這些作品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不同視角表現了沭陽的工農業生產、自然景觀、古城新韻、生態環境、人文風貌、民俗風情、百姓生活等。所展作品手法多樣,題材豐富,既凸顯花鄉綠色生態,又展現沭陽恢宏大美,更是建設“強富美高”新沭陽精彩篇章的視覺呈現。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美麗沭陽”攝影展現場。許瀚文攝影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歷史”單元

步入沭陽美術館二層展廳,撲面而來的飽含屈辱與抗爭的歷史專題影像。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烽煙(1927-1949)”結合中國攝影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張明編著的圖書《外國人拍攝的中國影像(1844-1949)》,遴選埃德加·斯諾、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傑克·伯恩斯、卡爾·邁當斯、克林頓·米勒特、保羅·伯徹、羅伯特·卡帕、羅曼·卡爾曼、瑪格麗特·伯克-懷特、海倫·福斯特、喬治·海德姆、瓦爾特·博薩特、亨利·卡蒂埃-佈列松等與吳印鹹創作同時期的14位海外攝影師的作品,用影像重溫歷史,使曾被歷史湮滅的攝影師重返公眾視線,也讓觀眾藉助影像追尋往日雲煙,再現外國人眼裡的烽煙中國,同時從側面印證了中國革命攝影歷史的武器論。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烽煙(1927-1949)”展覽現場。許瀚文攝影

作為“歷史”單元的組成部分,紀錄片《四萬萬人民》在二層展廳循環播放。該片拍攝於1938年,表現了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漢口八路軍的重要軍事會議上,周恩來、葉劍英等領導人講話和研究軍事形勢的情況;西安人民舉行抗日遊行的場面等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景象。影片在美國和法國上映後,引起了轟動,起到了重要的宣傳作用。該片出自世界紀錄片大師荷蘭人尤里斯·伊文思之手。1938年秋,吳印咸和好友、導演袁牧之也正是從伊文思的手上接過了攝影機和全套電影器材才到達延安,在八路軍總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電影團”。

同為“歷史”單元的《豐碑之城,不易之城——百年唐山影像簡史》通過60 幅品相完好的歷史照片,涵蓋了唐山工業建設、百姓生活、劫後重生等豐富的信息量,串聯起140 年的唐山歷史。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歷史”單元的《豐碑之城,不易之城——百年唐山影像簡史》作品之一

“現實與再現”單元

拾級而上,進入美術館三層展廳,便進入了本屆雙年展及學術主題展的“現實與再現”單元。

“弄戲——王嶽君古法溼版攝影作品展”將160 多年前的古法溼版攝影術與中國800 多年的戲曲藝術聯姻;“地標——宋明昌攝影作品展”以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簡稱“國貿”)這個北京對外開放的窗口和CBD 標誌性建築為中心,記錄了祖國首都的地標符號和北京的前進與美麗;扶貧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達到了70%,這是整個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情。”楊凱生因在工作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和見證這種發展變化,便有了用攝影鏡頭留存的無數讓人感慨萬千畫面的“不易的前行——楊凱生大巴山、大涼山扶貧紀實影像作品展”。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弄戲》系列作品,王嶽君攝影

投身时代 扎根人民——“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现场直击

“不易的前行——楊凱生大巴山、大涼山扶貧紀實影像作品展”現場。許瀚文攝影

“平行之外——陳大志攝影作品展”展示了十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陳大志在攝影藝術領域的進一步探索;“Visual Poetry 視覺之詩—— Santiago Barrio(西班牙)攝影作品展”展示了西班牙攝影師Santiago Barrio別具匠心的攝影風格;“再造”記憶——國際四人展”集中展示了馬來西亞攝影師Eiffel Chong、孟加拉攝影師Farhad Rahman、日本攝影師鈴木真由美Mayumi Suzuki和中國攝影師楊博煒4位國內外“新一代”攝影師的影像作品;“雙鏡頭——周民雙機攝影作品展”用雙機動感呈現了獨一無二的視界;“綻——王昆峰攝影作品展”展示了作者的微距牡丹拍攝實驗;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推薦展展出了盧正華、向文祥、朱漢舉、朱智輝4人各具特色的攝影作品;“清華美術學院推薦展——始於圖像”通過李慶宇、安吉爾、李亞楠、吳鴻威4人的作品展示了攝影師以已知的圖像為出發點,試圖通過解構的方式尋求新的視覺判斷、思考方式的轉換,創造新的視覺可能性及思考方式。

附:

“吳印鹹攝影資助計劃”入選名單

“攝影師資助”10人,他們是:

華維光 《綠妝》(專題)、

韓承峰《傳曲人》(專題)、

燕翔《手機中國》(專題)、

葛軍《小鍵盤 大產業》(專題)、

王攀《呼吸間》(專題)、

李建淮《家在黃海邊》(專題)、

陳亮《弄堂生活》(專題)、

任世琛《艱難取水路》(專題)、

齊水勇《寄宿制小學》(專題)、

陳華《在長安》(專題)。

“吳印鹹攝影教育資助”5人,他們是:

吳浩(揚州大學)《走進苗鄉》(專題)、

張緒棟(山東藝術學院)《藍曬工藝-泉水人家》(專題)、

呂格爾(魯迅美術學院)《羌的山》(專題)、

李東宇(天津師範大學)《強棒少年》(專題)、

吳修順(重慶理工大學)《重慶長征重工業老廠門》(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