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釣魚遇到悶熱天氣,儘量避開無水流或死水區域作釣

夏天釣魚遇到悶熱天氣,儘量避開無水流或死水區域作釣

夏季釣魚,一般有經驗的老釣友都會選擇去釣早晚,夏季是魚類食慾的旺盛、生長速度快的季節,又是難以釣獲的季節,也正是魚兒吃食的最佳水溫。夏季的早晨一般氣溫都在15-25度之間,一般水溫在20-30度之間。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時左右,魚多浮在水面吸氧,天矇矇亮,水生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而釋放氧氣,氣壓升高。此時,魚兒食慾旺盛,四處覓食。由於早晨涼爽,人們垂釣也避開了酷暑的干擾,魚吃鉤,人感覺舒適,這時釣魚效果最好。夏日的輻射溫度很高,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候就可以達到30-40度,人都會受不了的,更別說是魚了。這時河塘表水和岸邊淺水的水面都會發燙,釣者在這樣的高溫下吃不消,魚也吃不消,多數魚避入深水涼爽處或水草下、樹蔭下,魚不愛進食所以上鉤的魚也寥寥無幾。中午當然可以釣,只是魚的生活規律決定此時食慾性差,上鉤率低。為追求高溶氧量,釣位選在下風口也很關鍵。風可以將水中的浮游生物帶到下風釣點,還可以短時間內帶動水流流動增強溶氧量。這時,不用選擇長尺釣遠,而改釣近。若釣點處有樹蔭就再好不過了。岸邊水仍然很深的情況下,建議主要釣浮。

夏天釣魚遇到悶熱天氣,儘量避開無水流或死水區域作釣

活水釣淺死水釣深如果釣場是活水那麼水域的含氧量很高,釣點也非常好找,如進水口、出水口、雨水匯入點等。如果釣場是死水,那麼水域含氧量低,深水區就成為魚兒的最佳選擇。下雨釣淺晴天釣深晴天時水溫會升高,大體型魚喜歡待在水溫較低的深水區。下雨時淺水區的水溫會迅速變化,另外下雨時會颳風水流會加速,這時淺水區的含氧量會升高,對魚兒來說此時的淺水區會變得異常舒適。夜晚釣淺白天釣深夏季的白天普遍高溫,所以夜釣是個不錯的選擇。夜晚時分水溫隨著氣溫一同下降,且夜晚比較安靜,魚兒不會受到驚擾。眾多釣者的經驗證明,手竿底釣在下風頭(即迎風釣)好。下風頭波浪大含氧多、食物多,上下水溫平衡,利於魚的覓食生長。但下風頭拋竿困難,不易拋準、拋遠,另有浮漂因有波浪不易看清。需要說的是,不是所有的釣法都是下風頭好。浮釣、懸釣和拋竿釣還是上風頭好,一是因為在下風頭釣餌阻力大拋不遠;二是拋出後風不斷把浮漂向身邊吹,最後到腳跟前不可垂釣。在上風就不同,順風輕輕一拋就很遠,即使拋不遠,風也將浮漂和鉤餌越吹越遠。手竿浮釣、懸釣,線都較長,拋竿浮釣更可放出幾十米,故這兩種釣法在上風頭好。

夏天釣魚遇到悶熱天氣,儘量避開無水流或死水區域作釣

魚按生活習性可分為底層魚、中層魚和上層魚,鯽魚和鯉魚屬底層活動的魚,鰱魚、鱅魚、草魚屬於中上層的魚種,而一些小型魚類如白魚(俗稱白條)、馬口、溪哥、紅鱗子青鱗子等屬上層魚,所以採取什麼釣法主要看所釣對象魚的種類,當然在特殊情況下有些魚也會改變其遊動的水層。釣鯽魚一般都是採取底釣法。如果所在魚池魚的密度大,在垂釣過程中可能出現魚會上浮,這時就要及時調整釣法改成釣浮。

夏天釣魚遇到悶熱天氣,儘量避開無水流或死水區域作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