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屬地化,P2P存管銀行更應保質為先

4月4日,重慶金融辦下發《重慶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申請整改驗收的機構展開合作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存管主賬戶開立在重慶,由在渝銀行履行資金存管管理職責”。這也使得重慶成為繼上海、深圳、浙江、福建之後第五個明確提出存管銀行屬地化的地區,備受業內關注。

相對於屬地化,P2P存管銀行更應保質為先

對於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和浙江、福建這樣的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因P2P發展歷史相對較長,形勢更為複雜,且當地經濟實力雄厚,有足夠的銀行金融基礎來完成存管屬地化的對接,在屬地化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一,政策落地更容易,有利於地方平臺的監管;第二,風控更優,提升存管銀行的風險處置能力;第三,可以加大投資者對平臺的信任,同時在信息披露上更加透明,有效降低風險。

儘管存管銀行屬地化有不少優點,利於P2P行業的發展,但是不一定適用於全國推廣,尤其是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不太公平,畢竟小城市屬地化的銀行本身不多,同時,能夠開展存管業務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說,存管銀行屬地化應當有序進行,有條件有能力完成的地區優先,條件不成熟的地區可以考慮先接入異地銀行,監管部門對應的給出一些特殊通道,如如何認定銀行屬地等。

網貸行業的核心風險是資金的使用,通過存管銀行屬地化的要求,可以使監管層更好的瞭解、監督資金的走向,從而更好保護投資人利益。存管銀行屬地化一定程度上解決了P2P平臺假存管、只存不管的現狀,把P2P納入到宏觀金融體系當中,真正維護投資者的實際利益。

相對於屬地化,P2P存管銀行更應保質為先

總之,銀行存管屬地化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推行,各地區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相對應的銀行存管合作模式,以質為先,與真正有實力、有能力完成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展開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