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朔州(shuòzhōu),位於中國山西省西北部,桑乾河上游,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扼雁門關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東到首都北京502公里。是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省轄地級市。總面積1.0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76.81萬(2016年)。朔州是中國新型的以煤電為主導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國農區最大的奶源基地和北方重要的日用陶瓷生產基地

酸菜炒莜麵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酸菜炒莜麵酸菜香脆,面粒筋道,是一道具有山西濃郁地方特色的菜餚,同時也是一道健康飲食。莜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營養成份是其它麵粉營養成份的七倍以上,可與精麵粉媲美。莜麥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平均達15.6%,8種氨基酸組成較平衡,賴氨酸含量還高於大米和小麥麵粉。莜麥面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亞油酸可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對糖尿病和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片烤方肉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片烤方肉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子》一書中就有記載。片烤方肉是採用生爐烘烤,將硬五花肉帶肋骨6--7根剁下,烘烤約一個半小時左右,待肉油出盡視肉已熟時取出。趁熱上桌,上菜時須配蔥絲、甜麵醬、蘿蔔條或黃瓜條及荷葉餅,就像吃烤鴨一樣,將餅面抹勻面醬,加放蔥絲、肉片,裹捲起來吃,如果嫌膩還可再加蘿蔔條或黃瓜條。特點:吃片烤方肉如吃北京烤鴨,肥嫩不膩,香鹹可口,吃完烤肉,酒足飯飽,餘香悠長。

羊雜割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羊雜割,為右玉縣一種地方小吃。據傳,山西人吃山西小吃羊雜割始於元朝,雜割一名還是忽必烈之母所賜。山西小吃羊雜割在山西不同地區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南路雜割(曲沃)講求水熬煮,原汁原湯,湯色乳白,其味醇香。

水晶餅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是右玉的一種傳統風味的食品,製作方法是:將小麥麵粉、豬油、適量蘇打拌勻,用七八成熱的水(冬)或五六成熱的水(夏)和好(好象炸油條下鍋以前的樣子),放一會兒,將花生米、白砂糖、青紅絲、玫瑰、果脯、桃仁、冰糖磨成砂粒塊狀拌勻作為餡料,再將豬油和小麥麵粉拆成軟酥。然後將醒好的面製成劑,擀成一張薄餅,將酥和餡料包入,上慢火烤炙,三五分鐘即熟。食之酥、脆、甜、香,味道特佳,頗受群眾歡迎,為縣人待客的主食。

孟門熬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山西特產—孟門熬,實際上是一種經濟小吃,做起來又很方便,通俗地講就叫豆腐熬餅子。與隔河陝西的“羊肉泡饃”有相似之處。先把鮮嫩豆腐切成如燉肉大塊狀,用少許蔥油小炒幾下,然後添上開水,加精鹽佐料,坐火上熬一陣子,再買幾個三角“油斜”餅,每個用手扳成十來小塊、放鍋內一起熬片刻,加上一些鮮蕪美,再澆幾滴香油盛在碗內,就可以上飯桌了。吃起來滑膩可口,食後回味無窮,尤其當作冬春早點最上口,既經濟又實惠。在山西柳林孟門古鎮,提起“熬”,當地居民會告訴你可以吃但沒人賣。只有故友重逢,貴客臨門時,主人才會高興地給你做一碗解饞。

右玉燻雞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是山西傳統的特色名吃。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十分鮮美,易於保存,一般在夏季也可存放一週至十天不變質。右玉縣是山西著名的優良雞種。右玉邊雞是國內著名的優良雞種之一,這種雞,生長快,肉質極其鮮美,是烹製雞餚的上乘原料。

閃塌嘴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宋氏糖幹爐又稱閃塌嘴,起源於宋代,興盛於清代,屬宋氏家族祖傳,工藝精湛,經宋氏傳人不斷潛心研究創新,製作出不同的風味,尤其是”油幹爐“特點香、酥、脆,甜而不膩,是饋贈親朋好友的特色食品。據傳說懷仁“糖幹爐”源於遼代,是一個麵點師為官家傳遞情報而特製的一種郵寄載體。

油炸糕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油炸糕是山陰縣人民非常喜愛的傳統食品。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以油炸糕為上等食品。這裡的油炸糕面軟、油香,炸出來的油糕皮脆裡嫩,綿軟可口,並且配以精緻的豆餡、土豆餡、韭菜,更有風味。

應縣麵皮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應縣麵皮是用純白麵製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在街頭擺攤叫賣的四季不絕。每到夏日,街頭巷尾比比皆是。天吃麵皮你能保暖,夏天吃你能消署,春天吃你能解乏,秋天吃你能去溼,真可謂是四季皆宜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 《本草綱目》上說:米能養脾,麥能補心。脾好了,人性柔,心好了,人實誠。

油豆泡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油豆泡外形呈圓球體,內部組織呈蜂窩狀,外筋內虛,用手擠壓有氣體感,壓扁時可以自動復原。食用時葷素配料均可,制湯配菜兼宜。將豆泡用小刀劃開一道小口,放進肉餡用粉面糊封口上籠蒸熟食用,別有一番風味。油豆泡也是“豆腐家族”成員之一,在宋代就已出現。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一書中,就有油豆泡的記載。

子推蒸餅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俗稱蒸餅。相傳是寒食節為紀念晉大夫介子推而流傳下來的餅食,距今己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發酵後的麵粉團里加入豬油、、蔥花、調料面,上籠蒸熟而成。

塞上凍兔肉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塞上凍兔肉,易消化,營養豐富,味鮮肉嫩,頗受消費者青睞。兔肉經過天然的冷凍,肉質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口感更佳。


應縣涼粉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應縣涼粉是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的特產。應縣涼粉清涼爽口、解暑解渴,入口滑溜,軟中有頑,頑中有筋,筋中有香,香中透辣,使你吃過口內餘味無窮。應縣涼粉是用澱粉製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漢族特色小食。在街頭擺攤叫賣的四季不絕。每到夏日,涼粉攤尤多,街頭巷尾比比皆是。

應縣牛腰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朔州篇

應州牛腰,山西應縣傳統特色小吃,屬於麵食。是一種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應縣美食,其色如咖啡,鬆軟甜潤。相傳在清代中期,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把白麵和糖稀和起來,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裡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顏色很象煮熟的牛腰,應州牛腰因此得名。1900年農曆8月,應州知府得知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懷仁城裡,特地把牛腰貢給他們品嚐,受到好評,慈禧還真以為是牛腰呢!民國初年,製作牛腰的技藝又傳到於自林先生手裡,內蒙、河北、太原客人到了應縣。至今仍然以一嘗應縣牛腰為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