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被曹操擊敗,本應該被處以極刑,為何卻被封為萬戶侯?

O-O你們都是萬惡的源泉

我們來看看張魯是怎麼降曹的,就能知道為什麼曹操沒有殺死張魯,而是封其為萬戶侯了。

張魯是張陵的孫子,是張衡的兒子,張魯的母親與劉焉關係比較好,所以張魯也比較受劉焉信任。

公元194年,劉焉死後,劉璋接位,劉璋呢,不喜歡張魯,就殺了張魯的母親,還派龐羲去攻打張魯,可惜都打不過,劉璋任龐羲為巴郡太守,張魯反過來襲取了巴郡,於是割據於漢中。張魯也成為很有實力的一方諸侯。

曹操也顧不上張魯,就拜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

有人從地底下挖到了玉印,很多人就勸張魯要稱漢寧王,但是張魯的功曹閻圃跟張魯說,漢中地區,有十萬多戶,民富而土地肥沃,四面又都是山,我們現在的官制就可以了,用不著稱王,一旦稱了王,可能會招來麻煩的,張魯覺得有道理,所以就沒有稱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領十萬大軍,抵達陽平關,張魯想直接投降曹操。但是張魯的弟弟張衛認為,直接就這樣投降了,不甘心,堅決不肯投,張魯沒辦法,只能讓他率領幾萬人去守著陽平關。

可是,張衛的能力有限,最終陽平關還是被曹操攻破,張魯一聽,又想投降了,他那個功曹閻圃又跟他說,你現在直接去投降,曹操肯定會輕視你的,不如到巴中,再做抵抗,到時候再臣服,那麼曹操就會重用你的。

臨走前,有一些人想將漢中的倉庫裡的寶物都燒燬了,不留給曹操。張魯說,我已想歸順朝廷,我們今天離開呢,只是躲一下,這些東西,應該歸朝廷所有的,於是將倉庫裡的東西都藏好了,才離開。

曹操到了南鄭之後,聽說了張魯的行為,對於大為讚許,又知道他有歸降之意,就派人前去慰問,張魯就帶著全家前去見曹操。曹操對他十分的尊敬,以禮相待,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

張魯一家都跟著曹操回到了鄴城,張魯的五個兒子和那個功曹閻圃一併封為列侯,還讓自己兒子曹宇(曹衝親弟弟)娶了張魯的女兒。

其實曹操對這些投降的諸侯王都是比較善待的,比如還有張繡,劉琮,這個畢竟是給其他人做榜樣。

歷史簡單說

首先張魯不是被曹操擊敗的是他主動投降曹操的,其次張魯應該被處以極刑這個說法也是不對的。

建安二十年曹操征討漢中兵臨陽平關,當時張魯的第一反應就是獻出漢中投降曹操。可是張魯的弟弟張衛不甘心堅持抵抗曹操,於是張衛便帶著數萬人堅守陽平關阻止曹操的軍隊進入漢中。張衛哪裡是曹操的對手,陽平關最終被曹操拿下。張魯得知陽平關失守張衛戰敗張魯便打算親向曹操磕頭請降,張魯的部下閻圃以為現在投降肯定不會受到曹操的重視,不如先率軍撤到樸胡抵抗再向曹操投降。

張魯聽取了閻圃的意見放棄了漢中率眾撤到了巴中,在臨行前張魯身邊的人勸說張魯燒掉漢中府庫裡的寶物。張魯於是對這些人說道:“我本來就打算歸順國家,這次撤走只是躲避曹操的鋒芒,府庫裡的寶物本來都是國家的財物。”張魯於是派人將府庫封上然後撤出了漢中,曹操佔據漢中之後發現漢中府庫裡的寶物都完好無損於是開始對張魯欣賞有加。

最初張魯的本意就是投降曹操,奈何張魯的弟弟張衛出面攪亂了張魯投降的計劃。曹操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後於是派遣使者主動前往巴中向張魯表示善意,張魯於是帶著全家老小及其部眾信徒前去投奔了曹操。當時劉備也派了黃權帶兵取迎接張魯,但是張魯卻捨棄了劉備選擇投奔了曹操,因此張魯在投降曹操之後受到了極大的禮遇。


歷史戰爭


不能殺! 違反政策

張魯和別的割據軍閥不一樣,他還有個特殊的身份------道教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師!

道教是中國大地土生土長的宗教,信徒多。發展到東漢,分作兩個流派:太平道教和五斗米教。 太平道教在漢末由張角創立,主張發動起義推翻漢朝統治;五斗米教由張魯的爺爺張陵(後世稱張道陵),因為入教的人需繳五斗米而被成為五斗米教。


太平道教後來發動了黃巾起義,加劇了社會動盪,也讓社會上各種勢力重新洗牌,開啟了百年亂世。黃巾起義被鎮壓之後餘部散落各地為匪作亂。 曹操在討董卓聯軍瓦解之後回老家興義兵,在兗州打敗黃巾一部並收攏人馬,組成“青州軍”。這,是曹操縱橫亂世的基本力量!重點在這裡。雖然黃巾部眾和五斗米教眾不屬於同一分支,他們也是道家子弟。曹操收編太平道、撫接五斗米道勢力,集中控制方士,乃至"挾天子",目的皆在暗爭"天命"。曹操一生所經營之"天命在吾"的魏氏聖化大業,隨曹丕黃初元年受禪而得實現。從曹操勢力興起以至漢魏禪代,其間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與原始道教牽涉至深。這也是曹魏政權的基本宗教政策

五斗米教雖然不主張干涉世俗政權,但機緣巧合之下(具體細節就不再累述了),張魯身為漢中太守,同時也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師(天師這個稱呼,正式為朝廷使用是在元朝)。張魯的漢中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張魯在漢中,因襲張修教法,並“增飾之”。自稱“師君”。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稱“祭酒”(馬超反操失敗後歸降張魯,就當了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是曹操統戰的對象,無論如何是不能殺的。


沒必要殺

張魯據漢中,曹操來攻,左右問何去何從,是投降曹操還是投靠劉備。張魯說“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張魯並非一代梟雄,也沒有多大的野心。張魯是知道曹操的宗教政策的,知道若自己投降曹操一定不會被虧待,早有歸順曹操的意思。於是作了一點抵抗的樣子之後逃跑,留下裝整完備的府庫給曹操,曹操丟了個話就帶隊歸降了。一個是有心收服、一個是誠心歸順,郎情妾意,一派和諧。 這麼好的統戰對象,怎麼會去殺呢?


後續:

張魯在曹魏政權下作閬中侯,食邑萬戶。對曹操收編道教子弟起了很大作用。 也許是後來張魯對道教的理解有了加深,在彌留之際交代自己的兒孫:東南龍虎山有祖庭焉......張魯的兒孫離開鄴城,轉據龍虎山。從此,道家遠離政治,成就千年道統。自東漢黃巾之後,歷朝動盪都再也看不到道家的影子。


野叟觀書

其實張魯只是一個表面的萬戶侯同時也是一個傀儡的萬戶侯

張魯自己的弟弟張衛已經失守了平陽城,同時,張魯想去投降。

這時候張魯曾經有一個 臣子勸他別稱王,說他給張魯出了一個主意如果現在的投降的話功勞太小 是他勸張魯去投降一個少數民族,看清局勢後再投降。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張魯去少數民族,那他這邊這些財寶怎麼辦呢?有人勸他少點但是他覺得這只是一次假的投降, 沒必要去燒掉自己的所有財寶。



於是,他將所有的財寶,全部封存了,後來曹操攻下了城池,聽說了這件事情這時候張魯回來投奔了曹操,於是曹操封她為萬戶侯他的五個兒子 回來列候。


是曹操底下的人說,他只是一個失敗,者投降者為什麼給她這麼大的榮譽,為什麼封他為萬戶侯。

  1. 首先曹操是為了拉攏人心,這也是一種拉攏人心的方法, 遇見投降的就殺,否則,這樣的話沒有人敢投降自己。
  2. 張璐當時留下來一筆財寶,同時也給曹操給收了,同時也立了一個大功,於是,曹操也封上他為萬戶侯哲的也是因為她立下的大功。

後來,張魯和曹操成了兒女的親家曹操的兒子娶了張魯的女兒

(上純屬個人意見 如有不同 請在底下評論)

您的點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您的評論是對我最大的勉勵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激勵如果喜歡就請關注娛樂度假新天地


盛洋娛樂

張魯和曹操都是心繫國家的亂世艮英雄,曹操不殺張魯就是因為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小子為看客細說一下:

曹操討伐張魯是為了以戰爭結束戰亂,張魯抵抗曹操是為了以戰爭保境安民。立場不同,憂國憂民的心一樣。當時曹軍大敗張魯軍,曹軍兵臨漢中城下。張魯部下勸張魯燒燬府庫錢糧和收藏,按正常情況,一般人也要把府庫錢糧和收藏盡數焚燬,以免財產落入敵手。


但是張魯長嘆,決定好好保護府庫。他認為府庫乃是國家的,自己沒資格毀了它,府庫典藏即使落到曹操手裡也可以為國家服務。所以張魯撤退時將府庫完整封存,曹操佔領漢中城後看到的是完好無損的府庫,一時感激不己。

後來,曹操追擊張魯,儘管張魯抗擊激烈,給曹操帶來很大麻煩。但要曹操並沒有怪罪張魯,反而是抓住結魯後,馬上表態為張魯封官加露,並且厚賞張魯手下官員,以表彰他保護府庫之功和為國為民之情。


小易知天下

張魯被封為萬戶侯,全靠閻圃,當時閻圃勸張魯不要稱王,否則就會成為袁術這樣群雄攻之。



再加上閻圃教給張魯賞罰分明,發展經濟,而且這個觀點符合曹操,所以在張魯投降後,也賞了閻圃。加上當時又是戰爭時期,賞罰分明,發展農業和經濟對老百姓無異於天大的好處。



老百姓心裡想著的肯定是張魯的好,再加上張魯守著漢中,保護的是漢家王朝的寶藏,如果殺了,對於當時的老百姓,是會出怨言的,到時候在有人打著口號在造反,又是一個戰爭。



對於朝廷,只要漢中即可,曹操也是一代梟雄,自然明白這裡面的權衡利弊,所以,不殺張魯,帶著張魯身邊的人都要大賞。

我是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我吧,會給你帶來更多歷史文化問答。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張魯是三國時獨特的人物,靠著宗教(祖父是五斗米教的教祖張道陵,在道教中稱為“張天師”)起家,佔據漢中地區,統治長達三十多年,跟曹操較量沒幾個回合,就投降了,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方諸侯,不過他的結局挺好的,五個兒子都被封為列侯,女兒成了曹操的兒媳。

張魯之所以不受刑罰,反而受到獎賞,原因如下:

首先,張魯雖然實際上割據一方,但是他能聽從別人的勸諫,沒有擅自稱王,沒有給曹操殺他的口實。當時他的部下大都建議他稱漢寧王,但是有個叫閻圃的功曹,勸他用現有的制度設置官署,勢力足以決斷事務,沒必要稱王,一旦稱王就會招來禍患。張魯最後聽了閻圃的勸。

其次,張魯管理漢中有方,治內相對安定,受到少數民族的擁戴。張魯採用寬惠的政策,減少賦稅,建義舍,免費向路人施捨食物,入教只許五斗米,擴大了五斗米教的影響力。

其三,張魯是抵禦劉備擴張的最佳人物。公元215年曹操率領十萬大軍西征漢中時,劉備已經收取東西二川,入主成都,接下來就要攻取相鄰的漢中地區,曹操雖然可以憑武力攻取漢中,但是沒有群眾基礎,治理起來費時耗力,也不可能一直鎮守漢中,只有任用當地最有威信又聽話的人物,因為張魯是主動來降的,最合適了。

最後,五斗米教有別於引發黃巾之亂的太平道,引人向善,有利於管理統治。


好風好夢好歌好地方

因為張魯聽閻圃之建議:

今以急往,其功為輕,不如且依巴中,然後委質,功必多也。

曹操攻打漢中的時候,閻圃建議如果你被迫謁見,肯定得不到曹公的重用,不如先到樸胡去抵抗,然後再向他獻禮稱臣,這樣才會得到曹公的重用。簡單的來說,尊嚴是打出來的。

張魯在漢中三十年,搞的五斗米教頗為深入人心,而且他對漢中百姓也很好。在劉備攻取漢中的時候,曹操遷走漢中百姓數萬人,沒有張魯的影響力,他絕對很難做到。

所以說張魯對曹操還是有很大貢獻的。


漁耕樵讀

曹操想要佔據統治漢中就必須安撫好張魯。張魯不僅僅是漢中軍閥,他還是天師道創世人張道陵的孫子,天師道也就是五斗米教第三代天師。張魯在漢中傳道二十多年,信徒眾多,曹操怎麼可能把他往死路上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