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涉娃評選不能網絡投票!朋友圈拉票的,歇歇吧!

“親,給我家孩子投個票吧!”

“麻煩給我們家XXX投個票,每天都可以投五票哦!”

“投票是愛,轉發是真愛,謝謝大家!”……

浙江:涉娃評選不能網絡投票!朋友圈拉票的,歇歇吧!

諸如此類的拉票信息,是否時常攻陷你的朋友圈?不知何時起,朋友圈拉票已成為一種常態。調查顯示,超過四成受訪者都曾參與過投票。而種種投票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萌娃評選”“才藝比賽”之類。不乏某些家長為了選票無所不為,發紅包拉票甚至砸錢刷票,似乎不拼盡全力多拉幾票就對不起自家娃。

講真,許多網友並不喜歡“情感綁架式”的拉票方式,可是不投吧,面子上又過不去。於是,有些人便以有意無意的“誤投”來含蓄地表情達意。某匿名網友表示,“我們院某輔導員強迫我們每天給她侄女投票並截圖,於是我全投給了她的對手。”更有高手在“誤投”之後,還不忘稱讚一聲,經提醒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投錯了↓↓↓

浙江:涉娃評選不能網絡投票!朋友圈拉票的,歇歇吧!

這一意見導向再鮮明不過。網絡投票本無可厚非,但既然其已嚴重跑偏,成為父母人脈、錢財等資源的PK,極大歪曲了評選與競爭的本意,那麼徹底取締正是大快人心之舉。可正如有人指出的,網絡投票本身不違反法律,有關部門只能站在維護公序良俗的角度予以指導,恐怕很難一刀切地禁止。

浙江:涉娃評選不能網絡投票!朋友圈拉票的,歇歇吧!

誠如此言。向網絡投票亂象亮劍,只有“堵”這一招還不夠。

大部分網絡投票,都冠以“XX杯”“XX機構”之名。其實這並不是單純組織孩子們比賽,而是一些商家的營銷手段。家長拉票越多,曝光機率越大,營銷自然越成功。

更不用說,還有平臺直接依靠投票盈利。比如,在某幼兒園舉辦的一個投票活動中,可以購買的虛擬禮物有棒棒糖、氣球、泰迪熊、超級跑車和豪華郵輪等,買一個“豪華郵輪”要花100元人民幣,可以給孩子增加300票。而家長們刷禮物的錢,早被平臺收入囊中。

浙江:涉娃評選不能網絡投票!朋友圈拉票的,歇歇吧!

網絡投票背後,早已衍生出了長長的產業鏈。厚利背後,潛藏著太多未知的風險。

浙江:涉娃評選不能網絡投票!朋友圈拉票的,歇歇吧!

浙江:涉娃評選不能網絡投票!朋友圈拉票的,歇歇吧!

假票只是泡沫,對孩子來說,這樣的勝負輸贏太過沉重。當管理部門的態度鮮明起來,汲汲於排名的家長清醒起來,網絡拉票之風也能快一點消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