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對外公開省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

南京市對外公開省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

2017年8月31日至9月29日,江蘇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南京市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環保督察,12月27日正式向南京市反饋了督察意見。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督察整改工作,及時制定並上報《南京市貫徹落實江蘇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寧委辦發〔2018〕7號)(以下簡稱《整改方案》)。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整改方案》和責任分工,堅決認真抓好整改落實。

《整改方案》要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國家、省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江蘇省委省政府“六個高質量”發展要求,把生態環境高質量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抓好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契機,以“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快推動綠色發展,全力抓好治汙減排,不斷強化生態保護,切實防控環境風險,不斷提升監管水平,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奠定堅實基礎。到2020年,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以上天數比例達到80%;22個國考、省考地表水斷面好於Ⅲ類水質比例達到68.2%,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全市7項主要汙染物減排完成省、市“十三五”約束性指標。

對江蘇省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提出的4大方面問題,分解成55個具體問題,依據《整改方案》制定問題整改措施清單,逐項明確了責任單位、整改時限、整改目標,做到可操作、可檢查、可評估。實施掛賬督辦、辦結銷號制度,確保在規定時限內整改到位。結合實施“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舉一反三,深挖根源,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建立完善環保長效機制。

在堅決完成問題整改的同時,制定了5大類18個方面強化措施,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治氣、治水、治土工作水平,大幅度減少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打贏藍天保衛戰,2019年南京市燃煤電力機組排放達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2020年,鋼鐵、水泥、化工、石化等行業汙染物排放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2018年,完成204家重點企業VOCs整治;到2020年,南京市VOCs排放總量較2015年削減20%。打好治水攻堅戰,2018年,江蘇省考北十里長溝化工橋斷面基本消除劣V類,完成2714個片區雨汙分流改造工程;到2020年,南京市建成區實現雨汙分流和控源截汙全覆蓋。打好治土持久戰,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二是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從根本上為生態環境減負。推進南京市主導產業優化升級,到2020年,全市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萬億元以上,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80%左右,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削減燃煤消費總量,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6年削減不低於411萬噸。推進重點企業轉型發展,堅持工業佈局調整不動搖,有序推動四大片區環境整治、重點企業搬遷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汙染企業專項整治,2018年完成42家鑄造等行業企業整治,關停化工企業40家;2020年,化工生產企業入園率達80%以上。

三是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切實把握好開發與保護的平衡點,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落實生態紅線剛性管控,2019年底完成48個地塊87項清理整治任務。加強長江水生態保護,到2020年,南京市長江岸線開發利用率下降到50%以下。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3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73平方米,自然溼地保護率不低於55%。

四是建立健全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堅持目標導向,精準發力、標本兼治,建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生態補償政策,深化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措施,深化排汙許可證和排汙權有償使用交易制度,完成全市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創新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加大財政資金保障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強化對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完善環境執法監管機制,嚴格落實《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進一步完善城市環境問題巡查整改體系,集中解決一批環境熱點難點和歷史遺留問題。強化環境違法行為懲戒力度,加強兩法銜接,完善環保部門與公安機關線索共享和聯合查辦機制,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活動。

五是切實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四個意識”,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強化環保工作研究部署,各級黨委、政府把環境保護納入重要工作內容,對重點環保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切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嚴格執行《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進一步強化各級、各部門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健全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體系,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納入各級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未能履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和責任的,依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和江蘇省實施細則等規定進行問責追責。建立環保專項督察機制,對各區(園區)年度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開展專項督察。

為保障整改工作順利開展,《整改方案》明確了5方面組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在原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基礎上,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相關市領導任副組長的“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南京市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各區(園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成立相應工作班子,各級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整改工作第一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整改工作格局。

二是紮實推進整改。各區(園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嚴格對照整改方案和具體問題整改措施清單,逐條認真落實,逐項對賬銷號,確保在規定時限內整改到位。對省環保督察組前期交辦的信訪件組織開展“回頭看”,堅決防止問題反彈。

三是從嚴問責追究。對江蘇省環保督察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嚴肅認真對待,進一步深入調查,逐一釐清責任,堅決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四是嚴格督導檢查。

各區(園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日常調度和督促檢查,確保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從嚴落實責任,對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事項,及時跟蹤督查問效;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區(園區)和部門,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是做好信息公開。充分運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平臺,宣傳督察整改情況。結合“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曝光專欄,公開整改進展,曝光整改不到位的問題,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整改、監督整改。

下一步,南京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按照“六個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更大決心、更強措施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努力建設生態宜居之城、美麗幸福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