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工作是什麼體驗?


作為在外企工作了七年的人,我專門來談談印象最深的外企的公司信息化解決方案,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外企基本都是集團公司,全球各個office之間要協同工作必須採取統一穩定的解決方案,不然總是通過郵件把資料發來發去,嚴重影響效率。

一、電腦和辦公系統

大部分外企都採用微軟公司的企業解決方案。

1)電腦賬號

每個人都有一個電腦賬號,是採用域登錄的方法。

所謂域登錄,就是這個賬號是公司網絡上的,而不是電腦本地設置的,只要你在公司的任何一臺電腦上輸入自己的賬號密碼就能登錄,而且一旦登錄,郵箱(Outlook)、聊天軟件(Lync)、公司內網主頁都是自動登錄了,不用再輸賬戶和密碼。

國內企業:就是和家用電腦一樣,開機不用密碼。

2)郵箱

基本都是微軟公司的Outlook+公司域名郵箱+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用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的好處就是新郵件實時推送(已經自動設置),不需要手動不停去刷新,而且新郵件來了右下角會彈出浮窗。我在家裡電腦用outlook設置私人郵件就沒有這種效果。

不在公司的話還可以用網頁版登錄,網址一般都是mail.公司域名 或者webmail.公司域名。

最大的痛點是郵箱容量普遍都只有500-800M,需要不停地清理郵件,有時候休假一個星期回來郵件就爆了,剛開始爆的時候還能收郵件,但發不了,再過段時間連收也收不到了,別人一發郵件過來就會收到退信。

附件也不能太大,一般都不能超過8-10M,超過了可以發出去,但是對方是收不到的,有些公司的還沒有提示。

不過最新的office 365貌似升級的,我目前這家公司郵箱容量有100G,從來不用清理郵件,附件最大支持20M。

國內企業:小企業直接用qq郵箱,中大型企業用網易郵箱企業版或者Foxmail,也有部分用outlook的。

3)即時通訊

基本都是用微軟公司的Lync企業版,前身是大名鼎鼎的MSN,後來改名OC(offfice communicator),最近部分電腦升級後變成了Skype for business.

這種企業版的即時通訊軟件只能和公司內部的人聊天,在Outlook上可以看到有沒有在線,所以有些人為了避免讓老闆知道自己在不在,永遠設置為不在線。

最大的痛點是不能發圖片、不能發文件,聊天記錄不能保存,只能用來溝通一些簡單的事。

4)日常事務處理

請假、加班、出差、績效考核等需要批准的事務都是在內網主頁上申請,然後系統會有郵件發到老闆的郵箱,一般都是用Oracle解決方案,公司自己二次開發。

國內企業:填紙質單,找老闆簽字,然後交給HR或者財務,或者用各種本土公司開發的解決方案,業內叫OA系統(office automation辦公自動化)。

二、電話會議系統

大部分都是用思科公司的WebEX解決方案,可以集成在Outlook和Lync裡,點一下就可以創建一個電話會議。

早期WebEX設置非常複雜,還要裝控件,大部分人都直接放棄,因為不是沒聲音就是沒圖像,估計還得去上培訓班才會用。新一代進步很大,操作簡單了很多,完全是傻瓜式操作,功能也很強大,還支持共享桌面和遠程控制。

創建電話會議後就會生成一個會議主持人密碼和參與者密碼。

召開會議時如果在電腦旁就只要點開鏈接輸入密碼就可以進入,不在電腦旁就用手機撥打一個公司專用的400電話,就會聽到熟悉的Welcome to the meeting,然後輸入密碼就可以了。

三、VP*N

有的是整個公司直接了專線,肉身翻過去,網速非常快,電腦上就不用設置什麼了。

或者用思科公司的AnyConnect ,但經常會很慢。

國內企業:自己到網上下載。

四、ERP系統

ERP系統不是一個軟件的名稱,只是一類企業資源管理軟件的統稱,用來管理公司的項目、訂單、採購、物流等信息。外企一般都用德國SAP系統和美國Oracle系統。這套系統非常貴,要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所以一般的中小企業都用不起。

國內企業:要麼就直接用excel要麼就用金蝶、用友等本土軟件,臺灣企業一般喜歡用自己開發的ERP系統。

五、文件共享

一般在公司設置一個共享服務器,把需要共享的文件分門別類放在共享盤裡,可以設置哪些人有權限訪問或者修改。

不在公司的話只要登錄VPN就可以訪問了。

有的公司會直接通過SAP系統來管理。

現在也有公司用微軟的Onedrive for business或者Dropbox for business,好處是能夠自動同步本地、自動保存文件的歷史版本,而且不管在哪裡,只要能上網就能找到文件。

用ProE做產品設計的公司還喜歡用Windchill,因為在ProeE上把圖畫好只要一發布就自動上傳Windchill。由於對Windchill的依賴,很多工程師不管什麼文件都喜歡往上面扔。但Windchill實在是太難用了,搜索文件非常不方便,上傳文件要N個步驟,絕對是我用過最難用的系統。

國內企業:一般也設置共享盤,更多公司就把文件存在每個人自己的電腦裡。

六、信息安全管理

有些公司對信息安全極其重視,從源頭上杜絕公司機密洩露,也有的公司無所謂。

嚴的公司,普通員工是不能上外網的,郵件也沒有外發權限,沒有webmail,也無法在手機上看郵件。U盤只有讀取權限,沒有寫入權限(不能拷走公司任何文件),如果U盤發現可疑病毒,電腦會立即斷網,IT會第一時間找到你並隔離該電腦,可能大家覺得大驚小怪了,但公司政策就是如此。使用打印機也要刷卡來進行身份驗證。電腦有賬戶控制,不能隨意裝軟件。

不嚴的公司,電腦除了不能自己裝軟件,其他隨便你搞,想拷什麼文件拷什麼文件,特別是有了office 365後,在任何郵件客戶端裡只要輸入公司郵箱和密碼都可以登錄,網頁端outlook.office.com就是公司webmail入口,只要輸入公司郵箱賬號和密碼就可以查看郵件。

後來我嫌沒有管理員權限,自己不能裝軟件,於是用U盤PE系統把管理員權限破解了,然後裝了QQ,酷狗、暴風影音等娛樂軟件,居然也沒人找我麻煩。

但不管哪種公司,都要求每隔一段時間更換電腦密碼,系統會自動提示,但經常導致密碼設多了,自己都忘了。

國內企業:公司電腦就和家用電腦一樣,你想怎麼玩怎麼玩,可以裝任何軟件,甚至可以自己重裝系統,上網、聊天、打遊戲都隨便你。

七、IT技術支持

一般稱為 Help desk,就是處理IT系統的軟硬件、網絡等故障。

很多外企把呼叫中心都設在馬尼拉或者新加坡,遇到電腦問題先打呼叫中心電話,由呼叫中心決定是否遠程解決還是派本地IT過來解決。

就算你明明知道IT就在隔壁,但你不能直接找他,你也要先打電話給馬尼拉或者新加坡,然後再由他們安排IT過來解決。

打了電腦之後就會創建一個ticket(工單)來追蹤問題的進度,系統會發一封郵件給你表示這個ticket已經創建,問題解決完之後又會收到一封郵件表示這個ticket已經關閉。

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通過遠程操作來解決,IT要安裝軟件也可以通過push的方式直接推送到電腦裡。

外企的IT技術人員是需要很好的心態的,因為大部分用戶連話都說不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溝通到底是什麼問題,比如某小白用戶打電話找IT說「我的電腦用不了了」,這時IT內心是崩潰的,用不了到底是哪種用不了?是無法開機?還是無法登陸?還是登陸後沒鼠標動不了?如果是無法開機,電腦有什麼提示嗎?

所以我們如果找IT,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描述是不是很模糊,會不會引起歧義,也一定要考慮怎麼才能儘可能一次性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比如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電腦名、IP地址告訴他。

大家公司的IT是怎麼樣的,歡迎留言分享。


史蒂芬的專欄

外企,似乎一直都是高大上的代名詞,很多同學都向往著外企的工作環境和福利。要經歷幾輪筆試面試後的外企,究竟有那麼好嗎?今天實習僧想和大家聊的,就是很多小夥伴們都非常好奇的外企哦!


一、福利政策好到哭泣

大部分優質外企給工資,不鼓勵加班,每天班車接送,出差住五星級酒店,平常時不時提供餐食補助,經常會有團建活動。聽到這些,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了?在外企實習,並不是想象中簡單忙碌的做項目,其實也會有其他的時間可以和同事們聚餐,享受公司下午茶。在很多大型外企,招聘的實習生是定期的,於是在開始時會舉行歡迎會,離開時會舉行歡送會,表達公司對你表現的認可和對你未來的祝福。這是非常人性化的,私企往往不會花費這些時間和金錢來對實習生示好。


二、嚴苛的定期實習項目

大多數比較大型的外企,招聘實習生的項目都是十分正規且流程化的。例如寶潔暑期實習的項目一般在3、4月就會開始網申,經過筆試和兩輪面試後會在6月發放offer,實習生們等著8月入職就好了。在進入企業後,自然會根據個人情況安排在例如品牌、市場、產品和信息技術等不同的部門,工作的內容也會根據部門的不同有所變化。一般實習第一週會參加公司的各種培訓,接著會增加一些具體的項目工作,實習中期和終期各有一個類似答辯之類presentation,通過與否還是很嚴格的,終期還會有大老闆來參與並決定是否給你return offer。如果你拿到了,那恭喜你,你大四就不用擠進求職的浪潮中啦!


三、全方位的實習指導

每一個實習生都會配有一個line manager和一個buddy,buddy是你從簽約公司那天起全方位關心你解答你疑惑的夥伴,那line manager就是你實習期間工作上的負責人。一個好的line manager會給你成長的機會,會對你做事的風格,習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非常吸引人的哦,因為在許多私企和國企,實習生都是缺人的時候招聘進來的,公司並不會非常重視實習生髮展的狀態,也不會配備這樣全方位的指導。


四、戰略性的工作內容

在外企的工作是一份需要戰略性思考而不是戰術性完成任務的工作。如果用打仗舉例,工作不是完全服從來自於上級的命令完成開槍殺敵的動作,而是像指揮官一樣去思考,如何打好這一場局部的戰役,以及這個戰役對於全局又有什麼影響。因為這一點,儘管不需要加班,但是你很難在下班時間完全不考慮工作的事,而且完成項目對每個人來說也都不輕鬆。作為行業的新人,你需要不斷去思考項目的意義以及如何完成地更好。相信這是每一個下定決定要好好工作的同學們最想從中鍛鍊的吧!有這樣的機會進入外企,又有什麼道理不去把握好呢?


今天舉例的是比較大型正規外企的實習項目如寶潔等公司,而不同的外企會有不同的流程和實習內容。看完這個是不是對外企的實習很感興趣呢?那麼在投遞簡歷前一定結合自己的優劣勢選擇公司,好好表現,相信你會找到一份滿意的實習哦!


實習僧

在500強快消美企工作過多年,以下信息供參考(不同行業可能情況不盡相同):


好的方面:

制度健全,福利好,五險一金交足,工會還會組織各種活動(如羽毛球俱樂部、瑜伽課、太極課、家庭年會、子女福利、免費心理諮詢等等等)工作環境高大上,出差都是飛機+五星級酒店,人際關係相對簡單,有機會出國,每年固定漲薪。歐美企業文化好,尊重員工,體貼員工的個人和家庭需求,特殊情況還可以申請停薪留職一段時間,或者每週上3-4天班,拿60%-80%工資。


不好的方面:

外企漸漸走下坡路,不斷裁員和撤出中國,不停聽說前同事被裁掉的消息。留下來的發展空間狹小,天花板效應明顯,分工過細和內部輪崗導致市場價值低,越晚出來越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轉崗機會。通俗點說就是溫水煮青蛙。當然如果能混到領導層,然後調去美國總部,安全係數就會大很多,但隨之而來的是家庭和子女教育問題(太多因此離婚的案例了),以及父母的贍養問題。


印象深刻的經歷:

曾經有機會在深秋去加拿大出差一個月,借週末的時間去看了尼亞加拉大瀑布,金斯頓小鎮,安大略湖,蒙特利爾,各種金黃深紅的🍁。。。很美 :)真心感謝老東家。


連滾帶爬向前跑

一、高效率

外企快節奏的工作環境讓你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效率,並且在高效率下還要儘可能少犯錯,因為外企一般規模較大,不可能時刻看著你的工作表現,更注重結果。對於能力較強的人來說,是一個大顯身手的好地方。

二、Schedule

外企做事都有完整規範的Schedule ,無論是工作還是活動,或者請假。這種制度優點是做事不會亂,實施起來很順利,缺點是不夠靈活,有時候發生了狀況之外的事情也不得不按照原先的schedule 走下去。

三、氛圍

外企上下級觀念不會很強,上級與下級之間直呼英文名,如果趣味相投真的可以發展成朋友,而不是網上說的永遠不要和同事成為朋友。外企一般年輕人較多,氛圍比較活躍,思想在一起碰撞,大家可能會一時爭鋒相對但瞬間又其樂融融,很少存在辦公室小心機。如果自己對工作或者公司的一些管理上面有意見,是可以直接跟上級反映的,大家會一起商量,而不是像一般的小公司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四、成長

外企資源豐富,一般都會有線上線下的一些培訓課程,就算你是做最基層、最普通的工作,也能共享公司學習資源,如果自己願意去學習,收穫是很大的。外企平臺大,社會地位高,如果要跳槽到小公司,特別是從知名外企跳槽,被錄用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我曾經就職於某知名外企船公司,在裡面學習到了不少東西,也工作的很開心。後來跳槽到小公司,各種不習慣小公司的做事方式,以老闆馬首是瞻,唯命是從,沒有完整的規章制度,今天說好的事明天就變了,獎懲都靠發錢和罰錢,多加一分錢就讓你多做十倍的事,你的生死存亡,榮辱與共都跟老闆的臉色有關,果斷受不了辭職了,現在準備重新找一份外企的工作。


CafeMoccaccino

這個問題由“小鯨喜”來回答:

外企工作要快準狠,快:節奏要快,效率要高,思路要轉的快,如果只是很死板的,那早晚會淘汰;準:不管做什麼都要有個準確的答案,數據、回答、方案,不可模稜兩可;狠:對自己要狠,不能嫌棄加班,不能退縮,碰到問題第一時間快速解決,哪怕已經下班或休息日亦是如此。總之,會讓自己很充實,但是也會很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