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既“恨”又幹不掉的美的集團

“隨便說說

說實話,如果說家電大牌子啥的,一般都想什麼格力啊,海爾啊,吧啦吧啦,美的呢?沒啥B格,“貴族”氣質SOSO。但去年小二姐家裝修添個空調吧,參考匹數規格耗電量性能神馬的,最終還是選了個最便宜的美的空調,包括熱水器呀、各種小家電豆漿機、微波爐種種,嘴上說著不要,一到談錢時,又是能省一毛是一毛。(貴族的心在滴血)

咋形容美的呢?美?牛?大氣?……

讓人既“恨”又幹不掉的美的集團

在各個家電細分領域,可以說美的是有空必鑽,有錢必賺,有局必攪。搶洗衣機、冰箱,搶微波爐、電飯煲,整的其他家電企業都老不開心了。

比如空調吧,原本格力空調在國內日子逍遙的很,尤其是那掌握核心的變頻技術,硬氣的很。可偏偏碰上了美的,美的做空調先不提核心技術,光是宣傳“一晚低至一度電”的口號就讓董明珠氣到爆,實際情況呢?大概就是室內溫度適宜不需要開空調的時候,這個時候開空調一晚一度電。可誰也不會買回去守一晚上測到底用多少度電啊。反正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得到的印象就是美的空調還挺省電的,又便宜,還是個牌子貨啊。完事兒這兩家各種掐架,又是價格戰又是搶渠道,爭到最後,奇蹟發生了,市場全讓它倆佔領了。各種國產雜牌空調陸續退出市場,連原本中高端的松下、三菱、大金、富士通等日系空調也逐漸just so so。

最終情況下呢,美的目前的專利數量是廚電行業第一,其中國內專利6077個,海外專利528個,發明專利2735個,核心技術專利佈局包括:蒸汽洗(68),蒸立方(186)、智能化(233)、安全灶(75)、水槽機(236)、洗碗機(2138)。國內市場的中洗衣機佔20%,冰箱佔30%,空調佔40%。

2018年5月3日,鴻匯研究院王總帶領研究員孫靜、齊新旺一行人在深圳調研期間參加了美的2018年度投資者業績說明會,希望以下所述能夠對關注美的的同仁一些參考幫助。(風險自擔,股市慎行)

“調研分割線

企業簡介 -美的集團

美的是一家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的科技集團,美的集團在空調、洗衣機行業排名第二,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4.58%、23%,在電飯煲、電磁爐、壓力鍋小家電領域,市場排名第一,佔有率分別為42.2%、50.0%、45.5%。綜合各項業務,美的集團在全球家電龍頭收入排名第一,2017年收入達到2419億元,同比增長51.35%。2018Q1營收為702億元,同比增長17%。

讓人既“恨”又幹不掉的美的集團

未來主要工作

2017年公司堅持圍繞“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三大戰略展開具體工作。聚焦產品與用戶,加大科技投入,各產品品類均實現高速增長,併購項目整合有效進行。

1、持續產品結構優化,推動產品力穩步提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研發創新,推動全球研發佈局,構建技術推動的科技型領先公司;

2、繼續推動營銷變革與渠道轉型,提升渠道效率,實現電商業務快速增長;依託先進科技與智能裝備技術,構築物流自動化的核心競爭力和能力優勢;

3、有效推動美的全球化業務佈局與業務增長,強化運營組織與合規管理,加快東芝家電項目協同整合;深化智慧家居產業佈局,推動智慧家居戰略落地;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在如今中美政治經濟博弈下,公司本部的在美業務約佔比5%,受影響並不太大。而對於庫卡來說,其在美國的營收達10億,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未來庫卡機器人會逐漸將業務轉到中國市場。美的和庫卡在業務上可以相互協同,美的將會助力庫卡的分銷能力,有了美的團隊的幫助,庫卡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將會更加順利。

當前存在問題

目前家電市場的主要問題有兩個,首先是零售能力差,其次是不知道客戶是誰。而對於美的來說,他的優勢就是品牌多,可以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他打造的是一整套的家電銷售與服務。

未來發展方向

未來美的的定位是聚焦“高端化/大眾化/年輕化”以及“智能化”,高端品牌主要是東芝(7個製造工廠、5個研發中心,有效專利5000餘件)和庫卡(研發人員1000多名,其中100名來自中國)。

KUKA 業務中期目標:2017 年庫卡實現營收 35 億歐元,2020年目標實現營收 40~45億歐元,Ebit margin> 7.5%;2018 年東芝預計銷售收入2701.28 億日元(160 億元),稅前利潤 11 億日元(0.64 億 元)預計收入+8%,其中家電+13.9%,非家電-7.4%。

讓人既“恨”又幹不掉的美的集團

讓人既“恨”又幹不掉的美的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