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戀佳人,招來殺身之禍,屈原竟然是為愛犧牲?

關於屈原的死因眾說紛紜,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他是因政治憂憤而投汨羅江自沉。因為屈原死前做的那首絕命詞《懷沙》,詩中寫道:“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自殺的方式已然是向江中一躍,擁抱泥沙。對於這個觀點,我記得胡適先生就提出過質疑,《懷沙》詩中的許多詞句其實並不符合屈原的風格,很有可能是後人根據他的死亡而炮製的一篇作品。

香草美人戀佳人,招來殺身之禍,屈原竟然是為愛犧牲?

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他是被謀殺的。在屈原生活的楚國,許多官員重臣避不掉謀殺他的嫌疑,譬如子蘭、靳尚等等。但此時屈原已經被貶放,除非有非常特殊的原因,否則就沒必要再去殺害這個“無用之人”。

既不是為國投江,也不是政治原因。那麼,屈原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香草美人戀佳人,招來殺身之禍,屈原竟然是為愛犧牲?

各位殊不知屈原對愛情的浪漫性是相當嚮往的。他寫過許多情詩,其中《湘夫人》最為矚目,不得不說屈原對“湘夫人”投入了不同尋常的眷戀與愛慕。詩中寫道:“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縱觀全詩可以看出,這位美女一定貌美驚人,而且地位崇高。她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與屈原公開在一起,只能和他秘密幽會。符合這些條件的女人還有誰呢?能想到的就只有王妃鄭袖了吧。再者“湘夫人”三字就暗示了:“湘”代表楚國;“夫人”即楚王的老婆。

屈原與鄭袖的關係不幸被楚王發現,以至於慘遭放逐,與湘夫人失去了聯繫。公元前296年,楚懷王病逝,立太子為頃襄王。耐人尋味的是,心灰意冷的屈原聞聽此訊後卻是懷有一絲希望的。那時的屈原竟然相信湘夫人一定會說服頃襄王,讓他重返京城,東山再起。不料楚國朝臣卻遵照楚懷王遺命,為防止他與鄭袖複合,派人對其進行了追殺。追殺到了汨羅江,並在江邊抓住了屈原,士兵們成功地將他刺殺並裝進袋子,放入石塊後沉入江底。殘酷的一幕就這樣發生了,原來,屈原最終不過是一場秘密愛情的犧牲品啊。

香草美人戀佳人,招來殺身之禍,屈原竟然是為愛犧牲?

據說有江邊遊人目擊了這一過程,但在當時的暴政下必須隱瞞真相,如此便造就了所謂的“端午節”:在紀念另一個楚國英雄伍子胥的日子裡同時祭奠屈原。百姓們用賽龍舟比喻當時追殺的激烈場面,用粽子比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事實;飯糰是屈原的肉體,粽葉是裝他的麻袋,粽絲是捆紮的繩索。史料記載屈原原配為鄧夫人,晉代《襄陽風俗記》寫道:“其妻每投食於水以祭之。”不僅鄧夫人投食祭屈原,傳說當地百姓也投餵粽子到江中,以防屈原遺體被魚蝦吃掉。至此,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死後,當時社會上不少人都不認可他,正所謂“不容於世”,直到宋玉第一個為屈原寫悼詞。他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屈原深深的同情與惋惜。宋玉還在辭賦上吸取屈原的長處,並且繼承發展了楚辭。成為了繼屈原以後最傑出的辭賦家。

聞一多先生評論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最後不管屈原的死因為何,我們都不得不為這位香草美人的過人才華,崇高志向以及傑出的貢獻所折服,都值得我們向偉大的先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