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將外商目光引向中國西部

“一带一路”建设将外商目光引向中国西部

“西洽會”國際館內的參觀者(受訪者供圖)

5月25日至28日,第二十一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西洽會)在重慶舉行。來自中國的13個省份以及67個國家(地區)的2000多家跨國公司、7300多家企業(機構)參會,其中包括291家世界500強企業。

本屆西洽會期間,意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攜3家意大利企業和2家機構參會,將意大利的裝備製造、紅酒、皮質包具等特色產業向中國西部各省份推介,尋求投資機遇。

重慶川儀安薩爾多布瑞達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9月,由意大利安薩爾多布瑞達公司和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投資組建,主要從事牽引及控制設備的設計、生產和銷售。

“一带一路”建设将外商目光引向中国西部

“西洽會”意大利館的參觀者(受訪者供圖)

公司總經理艾爾瑪諾·維塔利說,選擇在重慶投資建廠,除了考慮到當地製造業發達、土地價格低、政策優惠等因素,更看中的是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目前,公司已經和中國西部的四川、廣西等省份的企業都建立了合作關係。

中國的對外開放始於東部沿海,佔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西部地區曾被認為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末梢”。物流、口岸等投資環境短板,讓中國西部成為外商眼中的投資高風險地區。

“如今,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日本駐重慶總領事小松道彥說,以前考慮到地理位置、物流、口岸基礎設施等因素,大部分外企都會選擇北京、上海、廣州等東部城市投資建廠。而隨著中國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越來越多的外商看到了中國西部開放的機遇。

以重慶為例,通過開通直達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重慶和周邊省市的產品可藉此直達歐洲,歐洲各國的貨物也沿該通道直接進入中國西部市場。現在,深居內陸的重慶擁有水、陸、空三個國家級樞紐,四個一類口岸和三個保稅區,已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

“一带一路”建设将外商目光引向中国西部

外資企業展示的發動機產品(受訪者供圖)

與此同時,與重慶同處中國西部的西安、成都、貴陽等地也正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內陸地區的開放高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商將目光投向這片區域。

“匈牙利企業非常希望走進中國西部,與中國企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環保等領域的合作。”匈牙利貿易文化中心主任費裡·弗洛普說,匈牙利是歐洲最早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多條中歐班列的開通運營讓匈牙利和中國西部地區的經貿、文化交往更加便捷。

數據顯示,重慶市實際利用外資已連續7年突破100億美元,世界500強落戶超過280家;2017年進出口貿易總額4508.25億元,同比增長8.9%。

事實上,不只是重慶,陝西、四川等越來越多的西部省份正在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陝西省2017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03家,同比增長75%,合同利用外資100.29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116.46%。四川省2017年新設外資企業579家,同比增長74.92%,外商投資總額達881.8億美元,同比增長15.6%。

“未來,中國西部地區將繼續提升基礎設施水平,補齊人才短板,積極開展吸引外資方面的政策創新,為外商的投資、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重慶市商務委員會主任張智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