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美食有很多,為什麼很多人說釀皮是他們最思念的家鄉味道?

黎瓏


陝西涼皮,味道美,講究少,就像西北人的直率性格一般。陝西涼皮,是陝西的一種地方特色小吃。陝西涼皮分為大米麵皮和小麥麵皮兩大類。涼皮特點,突現“筋”、“薄”、“細”、“穰”四大特色。“筋”,是說勁道,有嚼頭;“薄”,是說蒸得薄;“細”,是說切得細;“穰”,是說柔軟。


涼皮吃法,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涼吃,也是最常見的,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均可;另一種就是熱吃,即把皮兒蒸好後切好放在籠屜上,下有爐火加熱,使皮兒始終保持熱騰騰的狀態,這種吃法多在冬季,但也有一部分人大冬天仍要吃涼皮子,喜歡的就是那個爽勁兒。味道重,就餐簡單。


陝西渭南人,一直不理解涼皮這個稱呼是從哪來的。印象中主要吃三種:麵皮,擀麵皮,米皮。三種做法原料都不盡相同。擀麵皮以岐山為佳,米皮當屬秦鎮。至於熱麵皮之類的都是後來發展的。其實總結起來就兩種:麵皮,米皮。


西安的興慶公園,在公園附近的一個小店吃了一碗涼皮。站在興慶公園的門口看到了西安交通大學的北門,佇足向校園望去,校園裡的櫻花正盛開著。當時根本沒有想到,四年後我會嫁了個西安交大畢業的男生。


涼皮,起源於我國秦代,流傳已有千年的歷史,其獨特的色、香、味、備受人們的喜愛。可以說是走到哪裡都有其,眾多的粉絲。受到廣泛的關注與好評。調好的涼皮全呈紅色,辣裡透香。夏天吃上一碗米皮,可謂人間一大快事。


西安小吃創業培訓機構

我是近豬者痴,一個愛好邊緣歷史的吃貨。

從小在青海長大,離開後最思念的家鄉味道確實是釀皮,因為外地基本吃不到。

青海釀皮的獨有特色,一是糧食本味清香,二是品種多樣,三是佐料獨特

1.本味清香

青海釀皮在沒有放入任何佐料之前,挑起一根湊近都能聞到原料本來的清香味。

2.品種多:

青海釀皮的常見品種有:白釀皮、黑釀皮、烤釀皮、洋芋釀皮、青稞釀皮等


  • 白釀皮:白麵餾制而成,最常見品種,淡黃誘人、口感綿柔

  • 黑釀皮:白麵摻入不脫殼麥仁粉蒸制的品種,色澤暗黃、口感勁道

  • 烤釀皮:黑釀皮在平底鍋中煎烤製成,表面呈虎皮紋、特有小麥焦香味

  • 洋芋釀皮:土豆粉蒸制或烙制而成,口感帶有土豆的清香和回甘

  • 青稞釀皮:青稞麵粉蒸制或烙制而成,口感帶有與黑釀皮近似

3.佐料獨特:

只列舉三種

  • 草果醬油:用草果、八角、茴香等香料與醬油一同煮熟浸泡晾亮後使用,能讓釀皮有肉香

  • 韭菜水:鮮嫩韭菜切末潑油或燙水作為佐料,比北京人民愛吃的韭菜花鮮美多了

  • 芥末汁:黃芥末蒸成,有苦香和辣氣,但遠沒有芥末油或青芥辣那麼沖鼻


近豬者痴的邊緣歷史

釀皮,麵粉的華彩變身。它是以面為主食的西北人最深情,最故土的餐飲召喚。

西北釀皮的最大特點是酸辣,勁道,切條粗。西北釀皮以麵粉來製作,把麵筋和澱粉經過水洗分離出來,經過分離,蒸煮,切條,調味,配菜程序製作出來的。

而酸辣最能凸顯西北人成長和生活的味道,這是根深蒂固的飲食基因,也是對在外闖蕩的西北人最深情的召喚。

釀皮是古時西北人在小麥物產豐富後,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加工和探索出來的一道風味小吃,可當菜,可當主食,現在的釀皮基本以日常“來一碗”當做主食,和全國其它地方的涼粉、涼皮一樣,特別深受女生喜愛。

關中地區、陝南漢中地區的涼皮、米皮和甘肅地區的釀皮方式上大同小異,喜歡酸辣和勁道的,又想吃到正宗的釀皮最起碼要越過潼關,進入關中境內,再往西北,才能一享正宗釀皮美味

老王世紀初在陝西求學時,學校在終南山下太乙宮鎮,那裡特色小吃竟然是炒麵皮,也非常好吃,多年後同學群裡竟然還有人讚歎。

總之,西北美食太多,而釀皮的大眾化,生活化,正是這樣的酸辣飲食基因,利用麵粉分離的精華,西北人終其一生不能改變,也是引發在外的西北遊子最思鄉,最故土的味道,一碗在手,忍不住淚流。

改天老王親手做一碗!






樓蘭餐廳老王

釀皮是西北地區人民最喜愛的風味小吃之一,雖然它習慣上被稱為陝西小吃,但甘肅蘭州的釀皮卻以其獨到的製作工藝和風味,在西北釀皮中獨樹一幟,釀皮是一種獨特的麵食,既可作為主食,清涼可口,開胃解暑。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釀皮製作辦法!

圖片來源網絡


美食與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