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絡上都吹捧一加5,而現實生活中卻很少見?

大佬奮豆

這就是傳說中的叫好不叫座。

硬件給力,系統原生,如果不是國內限制,一加基本上就是pixel或nexus了。。。

回到問題:

網絡上吹捧,因為產品確實不錯。

現實裡見不到:

1,線下經銷商渠道開拓差。所有可替代的好東西都要有合適的經銷商,否則必敗。線下佈局做的太差勁。

2,作為大眾消費品,廣告不給力。我敢說,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手機用戶不知道一加是個啥。

3,系統原生雙刃劍。不瞞你說,自從我用了小米Mix,已經完全不想回去用MOTO了,定製系統太方便了。(雖然定製系統拉低性能,但是我玩遊戲用iPad。。。浪費硬件我不太在意。)

4,一加市場部和銷售部絕對是混吃混喝混工資的。

賣的好的東西不見得真的好,但是賣的差的東西必然有其失敗之處。

一加的銷量,足以讓其市場部和銷售部集體下崗。


熱心市民於先生

這問題很好理解!一加主打的是國外市場和國內的線上市場,在國內幾乎沒打線下廣告。

1. 一加的大多銷量來自國外市場

一加的起步晚,2014年才發佈第一代手機,這個時候,市場已經被華為、小米、OPPO 和 vivo 佔得差不多,所以一加就選擇劍走偏鋒:一加手機第一代銷往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售出接近150萬臺。

到 2017年,一加有約 60% 的市場份額都是來自海外市場。

一加在海外銷量最好的市場,集中在歐美和印度。比如芬蘭最大的運營商 ELISA 曾公佈數據,一加手機在八個月裡都是其渠道單款旗艦銷量的第一,甚至超過蘋果和三星等國際巨頭。

印度也是一加的大糧倉,一加在進入印度市場一年多後,就佔據了印度高端手機市18.7%的份額,僅次於三星。

比如下圖,就是一加在巴黎發售一加 5T 時,店外排隊的情況。


2. 營銷策略的差異化

每次我乘坐飛機和高鐵,都能在候車廳和候機廳看到華為、OPPO 和 vivo 的廣告。相比之下,在國內還從未看到一加的線下廣告。

除此之外,一加也沒怎麼找明星代言。OPPO 和 vivo 的代言就不用說了,囊括了一大票當紅明星。


相比之下,華為和小米雖然沒有 OPPO 和 vivo 那樣請太多代言人,帶華為也請了陳坤、吳亦凡、NBA的庫裡等等,小米也請了吳亦凡、劉昊然、劉詩詩等明星代言。

再看一加,除了請了韓寒當代言人就再沒動作。韓寒雖然也是名人,但熱度顯然是無法與吳亦凡、彭于晏這些當紅明星比較的。

一加在營銷上的策略,是和國外媒體打好關係。youtube上很多科技博主,都發過一加手機的開箱和測評視頻。此外,像衛報、Stuff、PCMag、CNET等海外媒體,都給過一加很高的評價。

一加的銷量,大部分在海外,小部分在國內的線上,在國內的線下渠道完全沒有存在感,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也很自然。


陸家嘴文青

我想,如果現在在路邊隨機抽100個人進行訪問,知道一加手機的可能不上50%。從14年初問世至今,一加手機已經走過了3個年頭。但相比起國內其他手機品牌,例如小米、華為、OPPO等,一加手機打響知名度的速度還是略遜一籌的。

不過一方面,一加手機本身也有其過人之處,因此才能在網絡上備受吹捧,這裡以一加5為例。

首先是拍照功能

一加手機的拍照功能可以說是所有性能中最能拿出手的了。一加5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組2000萬+1600萬像素的雙鏡頭組合。這組鏡頭配備了最頂級的索尼傳感器,分別負責廣角和長焦,這樣的硬件設備讓一加手機的拍照功能得到極大肯定。

一加手機5不單有頂尖硬件,還採用了大量的優化軟件,例如獨家的成像算法等。無論是2倍無損變焦,人像優化,雙核對焦都是最先進的拍照黑科技,保障了硬件發揮出最大作用。在手機拍照方面,一加手機戰績相當不錯。

再來說說它的其他配置

一加5採用了安卓廠商目前最好的手機芯片--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內存則採用了目前最新的LPDDR4x低功耗內存,月岩灰的配置是6+64GB,而星辰黑版本則是8GB+128GB,在日常運行和跑分方面可以說是相當一流的了。

一加手機其他的亮點,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那麼性能如此不一般的一加手機,為何偏偏不能像小米、華為那樣名氣遍佈大街小巷呢?我想,原因有三:

其一,就是大多數用戶最關心的價格問題。一加手機的定價大多集中在3000-4000的區間,這個價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太能夠接受的。如果要拿拍照功能來說事,那麼以拍照功能作為亮點的OPPO手機也不錯,而且OPPO旗下最貴的也就是價值2999元的r11,還是比一加要便宜。所以相較之下,一加手機在性價比上要差一點。

其二,是品牌的知名度問題。

在國內,相比起其他手機的對於品牌營銷的態度,在這方面顯得相較薄弱。似乎是把重心放在了國外,在發佈初期甚至幾乎沒有任何營銷預算,宣傳力度嚴重不足,所以一加手機在國內的知名度相當低。如果想要搶佔國內市場,一加手機可能需要在營銷方面加大投入了。

其三,市場定位問題

一加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掙扎後,關閉了已經開出的45家線下店,專注於線上渠道,旨在做線上精品手機。但是對於不熟悉互聯網圈子的人來說:線下購買手機、直接接觸產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踏實感才是他們所想要的,所以他們不會想要冒險去嘗試一個只有幾張圖片幾個參數作為產品信息的充滿虛無感的手機。因此一加手機就不能像那些專注線下市場的手機品牌一樣,有強大的群眾基礎作為宣傳媒介。


奇趣軟件技巧達人

一加手機主要是“內冷外熱”,國外受歡迎,國內知名度倒是一般。

14年一加手機初代以來,一加素以高內存聞名,在14年一線大廠2GB、3GB旗艦機盛行時,一加1有著4GB頂配版;在15年3GB、4GB旗艦機盛行時,一加2/X頂配版依然維持4GB;在16年4GB廣為通用時,一加3/3T頂配版已經用上6GB內存;而到了17年的一加5,6GB已然成為了標配,頂配8GB。可見一加在RAM這一塊是非常具有遠瞻性的,而且"彈藥"十足,被冠以"性能怪獸"的稱號,也漸漸被國內外用戶認可,包括小獸!

但是“性能怪獸”並不是貫穿全線型號的通稱,真正受人喜愛的原因是,一加手機開放且兼容刷寫各種系統固件,並且支持刷機後仍保修,這可是刷機愛好者的福音!就像是一把能裝載任意口徑槍彈的殺器!也正因為這一點,“刷機小王子”的外號深入人心,只是王子一加一向都是騎著黑馬的。。。

而在15年中,一加也正式有了自定製的氫氧OS,殺手正式有了自己專屬的制服。也正是基於自適配的系統,一加手機翻開了新篇章——旗艦屠夫的身份坐定。一加3為起頭的每一代手機,都會被各界評測人士所獲取,然後與各大家的機皇來進行評測,其中廣為流傳的就是手機流暢度的對比測試。一加以他親和的定位屠戮著各個號稱“機皇”的手機,被稱為“旗艦殺手”也確有其看家本領。

可能由於國產機型眾多,普遍堆積著過剩的配置性能,一加手機被這個龐大的“機海”所吞沒,從而導致瞭如今一加5T“內冷外熱”的奇特局面。倍受國外用戶和數碼媒體人寵愛的一加5T,在國內卻被戲稱為“高配藍綠”、“6/8G版OPPO R11S”等,大洋兩岸截然不同的境遇。


數碼毒角獸

國產手機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像360手機或者一加手機這樣的品牌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生長,目前除了華為、小米、OPPO、VIVO、蘋果和三星這些大廠之外,小廠商為了生存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靠品質。在營銷手段面前自然是敵不過大廠的。目前我們在網上看到有許多用戶都在熱捧一加手機,這樣的品牌性價比很高,性能主流,手機設計簡潔,都是非常能拿得出手的手機產品,但是我們也發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何?

一方面是小眾產品營銷能力不足的原因。目前一加手機已經出到5T這樣的一個版本了,他們的手機都是定位高端安卓機型,每次都是隻放出一款產品銷售,如果有新品登陸,那就會停售上一代產品,因此不管怎麼競爭,都比不上小米或者華為那樣的大廠,一連串手機瘋狂發佈來得厲害。而至於為什麼一加能夠在網上熱議紛紜,這就得益於它堅持著良好的配置性能。拿一加5T來說,提供了驍龍835處理器,提供後置2000萬+1600萬雙攝,8GB+128GB內存頂級配置,同是極簡造型,圓潤倒角設計,都讓著這款手機的顏值不菲,價格方面最低也能在2999元上,可以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另一方面,一加手機的造型設計與OPPO、VIVO都非常接近,也就是說他們這幾家手機品牌大多采用同樣的手機公模打造,所以上手後除了看LOGO能區分之外,其他地方還真的不大好看出來,就拿現如今的一加5T、VIVOX20和OPPOR11S來說,正面幾乎一樣的設計,除了背部不同之外,用戶拿在手上想要從側面看出這是一款什麼手機,還真的不好說,因此,說現實中卻很少見到這句話當中似乎也隱含著認不出這款手機的原因。簡單來說,一加手機獨特化造型部分太少,不能像小米MIX2或者iPhoneX那般搶眼。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一加手機主打的是高端定位,品牌知名度不高,這就好比在幾年前小米剛剛做手機那樣,大家都知道蘋果和三星,聽到小米就覺得是不可相信的品牌,如今的一加似乎也帶有這樣的色彩,畢竟在三四線城市大家都是OPPO和VIVO的天下,一二線城市華為三星蘋果佔據大頭,這樣一來,其實留給一加的生存空間並不大了。對於一些用戶來說,一加就是OV的子品牌,如果要從這樣的角度切入,那麼一加的名氣可真的是小的可憐。


川穀互聯

首先,一加5確實是一部好手機,九月份,它還是安卓陣營中跑分最高的手機,素有“性能怪獸”之稱。流暢度、充電速度和拍照是一加5的看家本領,氫OS也算是接近原生,十分美觀,所以,網絡上捧一加5絕非空穴來風。但是為什麼一家5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見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1.品牌知名度太低,偏小眾

這個很好理解,一加第一部手機誕生於2014年,而那一年,小米、三星、蘋果、魅族、OPPO、VIVO已經在手機市場打得火熱,而小米採用的“價格戰,性價比”策略使得手機市場快速飽和,這時候一加手機跳出來,對市場的衝擊力度是微乎其微的。這樣的局面一直延續到了今天,這也導致一加一直默默無聞,現在,不知道一加這個品牌的大有人在。

2.走線上銷售渠道,沒有線下實體店

雖與OV是同根生,但相比藍綠兩廠線下店滿天飛的情況相比,一加沒有實體店著實是一件尷尬的事情。筆者的座標是一座二線城市,兩年前,我所在的城市開了一家一加線下門店,我抱著驚奇走了進去,裝修走的是簡約風,怎麼說呢,非常具有科技美感。但沒過幾個月,它就莫名其妙的關閉了,後來才得知,一加那天宣佈關閉所有線下門店。

其實,線下門店可以少,但不能沒有,不然用戶通過什麼渠道去體驗真機呢?光靠你劉作虎一張嘴說嗎?好不好用,摸過真機才踏實,起碼每座城市開一家線下店,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過分。(看看OV)

3.缺少宣傳

一加像一把鋒利的寶劍,但是無奈一直被雪藏匣中,現在是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不做廣告,不搞營銷,就只能等著被埋沒,HTC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最近,一加的廣告也越來越多了,當然,還只限於線上,線下還是“難覓蹤跡”,廣告投入與銷量是成正比的,希望劉總能意識到這點,不過也可能是因為一加現在資金有限,拿不出一大筆錢做廣告。



說在最後

一加是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當中噱頭玩的最少的,也是本本分分做手機的廠商,有幸的是,筆者周圍有朋友使用一加5,而且也有一個朋友表示會購買今天發佈的一加5T,我上手過一加5,體驗相當不錯,跑出的分數確實比三星S8等一票安卓手機要高,這個3000元當,一加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熊愛搞機

一加手機在國內並沒做大量的推廣所以在國內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只要銷售渠道都面向國內小眾還有國外,與ov的大量鋪設線下的打大量的硬廣的模式不同,一加手機每年都是走少量生產的路線,感覺有點是走少而精的感覺。所以國內受眾知道一加手機的人少,買的人自然也少。而且你看現在國產手機的競爭廝殺有多激烈,連小米這種由雷軍這種天才帶領企業都出現下滑趨勢,可想而知,如果一加手機還是按照國產手機慣有的推廣模式,國內發佈會,預售,促銷,打折,線下活動等,不要說銷售量,第一步就死在了推廣上。


至於說網上吹捧,一個是產品的自來水,因為一加手機確實在系統體驗和拍照方面做得非常棒圈了不少分。第二是網上評價這種東西,向來都只能信七分,想要知道真實的評價最好多看真機體驗貼,最好是用過有一段時間的那種,真實性最高。


大海你全是水5

這個就好比是錘子手機,發佈會現場反應激烈,銷量動輒幾百萬,但是市場這麼大,碰到的幾率是很小的。

比例問題

使用手機的人,數量眾多,各種手機品牌、型號也是數不勝數,所以這裡存在一個簡單的概率問題。

誰會使用一加手機?使用一加手機的人先不對他們施加定位,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某一類人群,或者是生活在國外的,或者是一些大城市的,或者是一些喜歡簡約物品的人,這些對於大眾普通人來說,都算是少數人。正如大眾品牌的汽車來說,款式多,購買的人多,自然到處都可以看到大眾汽車。

銷量問題

銷量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佔有率的問題,賣的少,相對見到的幾率也就少。

吹捧?

是否吹捧,還是真心好,這個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不過唯一一次見過有朋友用一加手機還是三年前,朋友拿到手後,我也上手了一下,確實比較不錯,無論是做工還是系統方面都是很不錯的,但還是那句話,銷量少。

總結

關於題主的問題,這裡表示,銷量少,自然見到的就少。

對於一加手機的標語-不將就(never settle)個人很喜歡,曾經也差點因為這句話也買了一加手機,但是考慮到銷量比較低,也最終沒有下手。

畢竟大家買東西,喜歡湊熱鬧。


陶瓷說

手持一加5和5T,我現在想想如何回答哈,首先,一加因為互聯網時代,做視頻網站的跨行做手機,賣電器的也賣手機,做安全軟件的也做手機,相聲小品演員等等等等 都想在手機上分一杯羹,劉作虎這個一加科技的CEO,前OPPO副總,OPPO藍光締造者和OPPO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時候一加被人稱為OPPO的線上品牌。只不過官方一直沒有認同這個觀點。

我是從一加一代和一加X時候就開始用的,總體來說,一加在國產手機中也算是秉持不將就,而且始終堅持一些工業設計在裡面的小牌公司,只不過它在中國市場起步太晚,底子太薄,線上產品賣不過小米、榮耀、魅藍,線下想當然的用更好的配置搶奪並複製O V的商業模式佈局線下最終也沒走通,大量的實體展示店都關閉了。

那麼一加為什麼有一種高深莫測,配置極高,常年霸佔安兔兔跑分性能榜的產品,似乎年出貨量也就2 300萬部。身邊極少有人用?

很多人回答是一加都賣去海外了,並且加了一些在海外排隊的圖來證實,那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前不久一加科技CEO劉作虎對外公佈了一加2017年度財報,財報顯示一加在2017年一共賣出了400萬部手機,營收90億元,每部手機平均售價3200,而均價為3200元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寥寥無幾,2599-2999價格段的廝殺又最為嚴重,那麼可想而知一加在國內已經很難通過一年一款高端旗艦,並無其他產品宣傳的用戶口碑宣傳策略去急速獲得口碑、用戶、銷量、佔有率的上升了。

劉作虎對外表示,2017年國內市場一加手機銷量為120萬部,海外280萬部。所以一個在國外年銷量總計280萬部的手機,天天排隊搶購顯然是不可能的,只不過有時候是一種宣傳策略:“在國外很受歡迎的東西,在國內宣傳的時候,會顯得非常高大上”

最後,一加手機到底如何?我的一些個人真實體會:

本人現在手持一加5、5T、三星S8 Plus、都是目前頂尖配置的安卓旗艦手機,不過一直以來坦白地講,安卓在長期穩定性上的功夫還是不夠優秀,一部全新的手機剛開始用都會覺得很流暢,很舒服,現在普遍用了3個多月,即便是驍龍835處理器,6+64GB起步,平時使勁在講的LPDDR4X,UFS2.1,八核 10nm工藝,依舊有網絡掉線、斷流、連接不穩定,應用崩潰、無響應的現象,而且越來越多頻率的出現,很多時候會讓人覺得很苦惱,為什麼硬件越堆越高,體驗一直做不到相應的好?

總之,一加的未來的路僅依靠這樣的小範圍口碑傳播試圖走下去?會愈發艱難。

畢竟曾經的不將就,大家都看在眼裡,幾款產品從樣子上遮住LOGO,幾乎分不開和OPPO的差別。

一加,祝好。


李沛超

我用的一加五,我自己用的感覺就是不推薦大家去買這款手機,他還有很多的不完善。

今年八月份,一加五剛出沒多久,我跟我爸一人換了一臺,我是月岩灰,我爸是薄荷金。

整體來說,一加五整體流暢,無卡頓,反應也比較快,同時開很多後臺,他的運行速度就是可以的。屏幕分辨率的話一加五t更出色,一加五的分辨率比oppor9要好一些。攝像頭像素雖然高,但是好像拍出來的照片還不如oppor9,應該是圖像處理這方面要稍微差一些,不過沒有特別大的影響,我覺得這手機吧,就屬於高配版的oppor9。

講講缺點

我自己用的時候出現的不良現象,有時候會無緣無故跳出sim卡工具箱,每次開機也會跳出來,要反覆退出好幾次他才不會再繼續跳出來,很煩人,我爸的薄荷金也出現過這個現象,是在高速上用導航的時候跳出來的,逼得我爸實在沒辦法,停在應急車道上處理他手機的問題,而且錯過了下高速的出口,多跑好多路。我的手機暫時還沒別的問題,我爸的薄荷金問題卻很多,比如信號問題,就像元旦回家,無緣無故連不上家裡的無線網,重啟之後自動恢復了,這種情況出現次數也不少了,還有一個就是手機耗電問題,我的月岩灰電量很耐用,正常使用不玩兒遊戲,充一次能妥妥堅持一天還有的多,而我爸的薄荷金正常使用也得一天兩充,所以我爸對這款手機現在怨言頗多,我媽是跟我爸一起換的華為榮耀9,好用的很。

總而言之,一加五性能確實可以,性價比也說得過去,但是不推薦大家買。

如果對一加五有啥好奇,可以留言問我哦!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