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最近各大銀行存款理財產品利率均有上浮?

陸燕青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梳理得很好,銀行吸儲大法有哪些?上調利率、減費送禮、發債、時間錯配四種,其中利率上浮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吸儲方式。追究銀行利率上浮的原因,如果不是央行的調控政策,那就是銀行缺錢了。

4月份,就有媒體曝出多家銀行上浮大額存單存款利率,銀行之間大有掀起一輪“存款大戰”之勢。為何銀行會缺錢呢?

從宏觀方面來說,央行公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近一年多以來,M2(廣義貨幣=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 +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的增速在持續放緩。根據M2的計算公式,就能直接對應出銀行吸收存款(專家喜歡稱為銀行吸收負債)的困難。

以往,央行面對吸儲困難還能通過拆借、同業存單、發債的方式來緩解,但當前,金融機構需要適應降槓桿的要求,同時監管在收緊,資管新規出臺,銀行也面臨表外轉表內的壓力,直接影響了銀行風控表的相關變量。在這種情況下,經濟主體的存款對於補充銀行流動性來說就顯得彌足珍貴了,上調利率也是自然。

此外,資管新規對於剛性兌付的打破,也使得銀行理財產品吸儲能力外遷,資金流向收益率更高的產品,迫於壓力,商業銀行不得不上調利率。

從微觀方面來說,利率市場化,放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已經從央行行長的口中得到證實,商業銀行自然會緊跟這一政策。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同業競爭激烈,存款作為競爭的核心資源之一,自然不會甘落人後。各大銀行的大額存單平均利率紛紛上調,這是商業銀行競爭的需要,這是一種“囚徒困境”博弈——只要有銀行這麼做了,那麼其他銀行就得繼續跟進,如果不跟進的話,存款就會流失。


每日經濟新聞

朋友們好!近段以來,各大銀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均有所上浮!對咱老百姓來講是大福音!那麼這種上浮能持續多長時間,還會上浮嗎?為啥會上浮?明確的講:主要是因為三大原因!


下面就和朋友們具體分析一下,理財產品為什麼會上浮以及還會不會上浮: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理財產品為什麼會上浮

第一,比價關係,起重要影響!這是最直接的原因!咱老百姓冒風險買理財產品,就是圖個收益高!除了這點和銀行儲蓄比還有啥好處?現在銀行利息一直在漲,理財產品收益要是不漲,自然也就賣不出去了!

第二,市面上缺錢!國家又是發行國債,又是提高利息,又是控制貸款都是因為要把以前發的錢收回去!咱老百姓的話講,啥東西少了就“貴”!市面缺錢,理財產品想要咱買,當然得拿出點好處!所以收益走高了!

第三,銀行開始動真的!以前銀行是老大,自己說了算,發行的理財產品無論收益高低,咱老百姓沒得選!現在不一樣了,理財產品多了,誰高咱就買誰,誰安全就買誰!反正銀行也是不保本!所以銀行,也拿出了自己的真功夫,畢竟是專業的金融,正兒八經搞起投資還是有兩下子,所以發行的新理財產品收益也就高了!

那麼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還會繼續漲嗎?

很明確的回覆回答,還會繼續漲!由於縮表緊縮銀根,大白話講,要往回收錢肯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多種原因,不可能一下收得太快!所以說,理財產品的收益還將會上漲!再換一個角度來看,目前理財產品的收益和早些年的收益相比還不算高!在以前,餘額寶的收益達到過百分之七八,一些理財產品10%的收益都是非常正常!而這幾年理財產品的收益一直在下跌,而且現在又不保本了,所以說,理財產品的收益將會有一個長期的回升過程!

總言之,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一是理財產品的上漲還沒有到位!還將繼續上漲。二是理財產品之所以上漲,最主要的是由於市場化的原因,即市場缺錢!因此買了產品的,安心享受高收益,沒有買的,也不用急,密切關注最新理財產品的收益高低,合適的就出手!

投資理財,連接萬家許多朋友,都有這方面的好經驗!歡迎留言和朋友們共同交流分享多贏!


理財咖

各大銀行的存款理財產品利率不只是最近才上浮,一直以來都有,只是浮動的範圍不同。

最近銀行存款利率上浮大,最根本的原因是銀行缺錢。

1、央行收緊銀根



降槓桿、去風險是當前金融調控的政策主調,當前我國金融市場存在槓桿比較高的現象,之前各路資金利用銀行相對寬鬆的信貸政策和相對便宜的貸款利率不斷的加槓桿,積蓄了較大的市場風險。

比如之前就有很多人利用房產抵押消費貸款不斷加槓桿去炒房,30萬的首付購買一套100萬的房子,然後再利用100萬的房子去抵押做消費貸款,拿到錢之後繼續用於支付購房首付去買第二套房,以此類推。

之前就有新聞報道過,深圳有一個小夥子利用手中200萬現金,通過上面的操作方式不斷的加槓桿,2年多時間資產就達到了5000萬。

所以目前央行為了降低金融槓桿,防範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從2017年就開始控制信貸規模的過快增長,通過減少市場資金的投放量和窗口指導等各種手段降低信貸規模過快增長,所以各大銀行的資金供應量減少。

因為市場資金的供應減少,而市場對資金的需求並沒有明顯的減少,所以就造成銀行資金緊張的局面,只能通過提高存款利率和理財產品的收益來吸收存款。



2、市場競爭激烈

當前我國大大小小的銀行有幾千家,再加上餘額寶等各種寶寶類產品的攪局,造成市場資金分流比較大。



以前競爭不激烈的時候大部分人只能選擇把錢存在一些大銀行,所以銀行不用操心,躺著也能賺錢,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大家可以選擇的方式很多,可以選大銀行,也可以選小銀行,還可以選餘額寶,零錢通等貨幣基金,也可以選p2p等高收益投資渠道。



相比於非銀系統的理財產品收益,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沒有競爭力的,而理財門檻又高,所以很多人都把錢從銀行拿出來投到別的地方,光一個餘額寶就佔去了1.7萬億左右得市場資金。



特別是餘額寶限額限時解除之後,預計將會有不少資金從銀行流出,資金的流出讓本來就緊張的資金局面更加緊張,所以銀行只能通過不斷的上浮存款利率和調高理財產品的收益才能吸引更多的資金。


貸款教授

目前各大銀行存款利率上浮的原因在於央行基準利率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存款利率有所上浮是必然現象;而且,在資管新規落地以後,保本型理財產品逐漸退出市場,為了避免理財產品存量的流失,銀行對非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進行了上調。

  • 存款利率上浮

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論壇上就利率市場化問題做出了重要講話。首先,易綱行長肯定了目前我國在利率市場化上取得的進展;其次,也提出逐步加快利率市場化步伐的要求。

4月12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機構成員召開會議,討論關於放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自此,各大銀行紛紛上調了大額存單的存款利率,少部分地方銀行也相應上調了普通定期存款利率。

4月14日,建設銀行率先推出了利率水平相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為30萬元,期限為1個月至1年。

4月16日,農行、中行也推出了利率水平相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同樣為30萬元。

4月17日,招商銀行分別推出了起存金額為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大額存單,利率相較央行基準利率分別上浮40%、45%、50%。

總之,自4月份以來,在利率市場化大背景的影響下,各大銀行紛紛上調了本行大額存單的實際執行利率,國有銀行大額存單利率相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浮50%、地方銀行上浮55%。

  •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上浮


日前落地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明確打破剛兌,規定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嚴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要求,禁止資金池,防範影子銀行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

也就是說,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資產管理業務將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剛性兌付”,這也意味著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截至2017年末,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資金餘額22.2萬億元,這部分資金銀行也不想白白讓其流失掉。所以,在“剛性兌付”被打破的前提下,為了避免資金的大範圍轉移,銀行業機構有意識的用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作為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最佳替代品。而作為保本型理財產品“孿生兄弟”的非保本型理財產品,更能吸引客戶的注意力,上調其預期收益率也變得順理成章了。


總之,在利率市場化和資管新規落地的大背景下,銀行業機構上調存款和理財產品的利率是非常正常的應對策略。對於廣大的儲戶朋友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最起碼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息以及收益提升!


銀行小學生

我要說是因為銀行缺錢了你信不?

或者很多人聽到這個答案會覺得不可理喻,銀行也會缺錢?事實就是:銀行確實會缺錢,並且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上浮、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浮都是銀行很缺錢的表現。



對於儲戶來說,把錢存在銀行安全性上沒問題,更重要的是還能掙一筆利息收益,不管存款還是理財,都是這樣。

但對銀行來說,從儲戶手裡拿到的錢是有成本的,我們得到的利息都是銀行付出的成本。作為一個商業機構,開源節流是不老的話題,銀行也一樣。

可銀行為什麼會願意主動提高自己吸儲的成本呢?原因只有一個:銀行缺錢了。

銀行可用於吸儲的方式並不多:送個米麵油是很多銀行慣用的方式,不要看送的東西不高大上,事實證明這是轉化率最高的禮品。當然也會送其他禮品,不過這都是支行自己的行為,要想達到更好的效果,提高理財和定期存款利率才是最好的方法,在這中間,提高存款利率相對更麻煩,所以提高理財收益就順理成章了。



不同銀行對理財產品收益提高的幅度也不一樣,對吸儲壓力更大的銀行往往提高的幅度也會更大,所以一般都是六大銀行<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

所以如果為了理財收益,可以多問問城商行和農商行。


逸然決然

你這個問題兩部分:一個是存款利率上浮;另一個是理財收益率上浮,我們分開說明。

存款利率上浮

近期存款利率上浮最主要的因素有兩方面:

二是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並於發佈之日起正式實施。這項資管新規對居民的最大影響就是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也就是說,理財產品今後不再“保本保息”。銀行不能發行保本保息的產品,必將導致大額的原保本理財資金流出,為了截留住該部分存款,銀行提升存款利率也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理財產品利率的上浮

理財產品的利率上浮,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一是存款利率利率的上浮,特別是大額存單的利率上浮,對於理財產品的帶來了極大的競爭壓力,理財產品屬於帶有風險的產品,其收益率一般情況下要高於無風險的存款才有競爭力,但目前不少中小銀行3年期的定存利率已經上浮到4%以上,這個給各大銀行的理財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因此今年以來,各大銀行均上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目前普遍在5%以上;所以說銀行間的競爭也是極其慘烈的,畢竟我國目前高達幾千家銀行,可以說銀行根本就算不上壟斷企業。

二是當前的歷史,已經不是五年前的歷史了,市場上的投資品種極其豐富,不說貨幣基金、P2P這些,單獨對比理財產品,支付寶裡面的理財產品起存點僅1000元,但銀行的理財產品起存點卻為其50倍(5萬元),起存點高,本身收益率就要跟著高,否則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因此在面對支付寶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步步緊逼後,銀行只能提高其自身理財的收益率。

當然,這次大部分理財產品的利率上浮本身也是為了減少原本保本保息理財的資金外流,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共同作用的。

總結

事件皆有起因,但無論如何,近期利率(收益率)的上浮,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終歸是好事。


鯉行者

問小村同志吧!印鈔少點利率就高啦,如果好像津巴布韋這樣,100萬億才可以買兩個麵包,誰存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