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的孩子長大後會和媽媽親嗎?

Raina睿睿

我就是從小由奶奶帶大的,兩歲開始,談不上記事。

那時候爸媽為了掙錢,去外地做生意,就把我留在老家,我也算是標準的留守兒童了吧,每年暑假去一次,春節爸爸媽媽會回來,所以從記事開始,就盼著夏天,盼著快快過暑假,特別想和爸爸媽媽在一塊,因為還有好吃的還玩的,爸爸媽媽因為不常在一起,也遷就我,然後等走的時候就特別捨不得,還有就是每次爸爸媽媽回來,等他們走的時候,就想跟著一起去,肯定不行啊,就哭,哭著哭著就睡著了,一覺醒來,自然是更不見影了,現在每每想起還是覺得心酸。

印象中有一件事,小學有一年爸媽終於決定讓我去他們那兒上學,等不及考試就跑去找學校,記得很清楚,爸爸揹著我,跑了一天,終於有點了,結果晚上回來奶奶打電話說,還是回家上學吧,在外邊太花錢,那時候在外地上學還是要借讀費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可想而知,我有多失望了。

要說奶奶不親我嗎,親啊,非常親,一直到現在,我一不聽話,我媽就老說我是被我奶奶慣得了。我是我們這一輩的老大,我奶奶可以說全心全意帶大的就我一個了,整天變著花樣給我做飯,還三五時的買零食小吃給我吃,但是爸媽畢竟是爸媽,這種角色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我覺得在帶小孩這件事上,主要還是要自己來,父母老人只是起個輔助作用,不要本末倒置了。

我現在呢,和父母住的挺近了,但是反而不像小時候那麼渴望呆一塊了。看到別人家父母孩子那麼親密,我也很羨慕,但是始終做不到,心裡跨不過去,也就是平平淡淡的。和媽媽一起出去逛街,也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做不來胳膊挽著胳膊,依偎到一塊的親密姿態,真那樣反而覺得彆扭,其實現在心裡也能理解他們那時候出去掙錢的無奈,但是現在這樣也是習慣了。

我現在也有小孩,三歲剛過,一直我自己帶,除了前三個月有他爺爺奶奶幫忙,當然我現在是全職媽媽,像題主這樣還要上班,可以在下班和節假日的時候多帶帶孩子,晚上儘可能帶孩子睡覺,可以和孩子爸爸溝通,兩個人一塊努力,平時多抱抱孩子,孩子剛開始可能會不適應,但是母子天性,怎麼會一直不要你們呢,這樣既可以減輕奶奶負擔,讓奶奶不用那麼辛苦,還可以增進感情,也不用擔心什麼以後親不親的問題了,而且小孩三歲就要上幼兒園了,和爸媽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好好珍惜這兩三年吧。

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


小六9310

想聽實話嗎?我可以用自己做例子來說。和父母會親,但是,僅僅是表面,內心距離很遠。


我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出生於七零末,父母在十個月的時候,就把我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奶奶家,因為,他們要為祖國奉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我從十個月,就成了留守兒童,一年見一兩次,一直持續到小學。


因為七年時間,沒在一起生活,我的父母,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在他們眼裡,孩子就應該像電影裡演的那樣,善良,懂事,謙讓,善解人意,沒有脾氣,懂得隱忍。回到我身邊,發現,我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例如,吃飯慢,挑食,做事磨蹭,還會大哭。於是,他們就用巴掌來解決我身上所有問題和毛病。


我的童年,沒人走進過我內心世界,我是孤獨的。我有什麼心事,只會留給日記,和他們無法溝通。在上大學以前,我的生活和內心是扭曲,我厭世,我故作清高,我無數次在半夜望著煤氣發呆,我的手腕,留著刀片劃過的痕跡,我一直感覺著,沒人真正的關心過我。


一度,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很是緊張。


後來,關係雖然緩和了,但是,屬於表面上都能過得去,但是心裡,有極大的不安全感。甚至,我怕他們不愛我,不疼我,有什麼傷痛,我從不和他們說,怕他們嫌我是累贅。


我和父母關係表面上相處的很好,但是,從不和他們說心理話。我從小不會和他們親親,膩膩。大了以後,任何問題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去扛,雖然很累,但是,我已經習慣不給他們添加麻煩。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常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現在,我也結婚,也有孩子了。我毅然辭職做了全職媽媽,我希望從小就給孩子莫大的安全感,我童年生活裡的陰影,不想讓孩子也去承受。


唯家至珍

題主的寶寶現在七個多月,都是奶奶帶,平時也愛找奶奶,怕寶寶將來跟媽媽不親,我想題主的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分享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和身邊的人的經歷供題主參考一下。

《父母愛情》是一部很經典的電視劇,有了寶寶後看這部劇感觸更深。劇中的老大江衛國是姑姑帶大的,老二江衛東是媽媽帶大的,後來老大跟姑姑親一些,老二跟媽媽親一些。如果你仔細看劇的時候會發現這一細節。江衛國當兵走的時候,江德福問安傑為什麼沒有哭,安傑說一個對狗比對自己爹媽還好的人有什麼好哭的。而老二江衛東當兵走的時候,由於安傑沒有同意去拍全家福老二是躲在船艙裡沒有出來打招呼的,那個時候的安傑是哭喊著對江衛東說等他回來去拍全家福。


再來說說我身邊人的例子。我一個表姐,大兒子是爺爺奶奶帶大的。老大十七八的時候表姐意外懷孕生下老二,還是兒子。鑑於老大跟父母不親,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和話題,老二一直帶在身邊養著。表姐說,已經和一個兒子不親了,這是上天的安排,讓我們重新再做一次父母,哪怕再苦再累,也要親自撫養老二,和他一起成長。


平時帶孩子也會接觸到一些孩子,和她們的奶奶或媽媽聊天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如果帶孩子的過程中,奶奶們不在孩子面前嘮叨媳婦的不好而是不停地讚美和誇獎自己的媳婦,媽媽們也不講老人的不好,那麼奶奶和媽媽同時出現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的話,孩子們還是更喜歡黏著媽媽的。

說了這些,題主也不要太過擔心。畢竟寶寶現在還小,休息的時候傾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愛在寶寶身上,寶寶不會不和你親的。同時對寶寶奶奶你要表達出感激之情,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好的家庭環境 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不管是奶奶還是媽媽,寶寶將來都會愛的。


八爪媽咪育兒路

也許會很親近,也許不會。怎這樣說呢?我就說說我們姊妹三個。答案就揭曉了。

我們姊妹三個每人相隔二歲,當我老媽生了我姐後,哥哥就歸奶奶扶養了。當我降臨世上時。姐姐也跟奶奶了。我們一大家還是吃一鍋飯。姐姐和哥哥晚上跟奶奶一起睡。只有我跟著老媽長大的。

因為爺爺去逝的早。哥哥和姐姐就成了奶奶的兩個小伴侶。他們倆個從跟奶奶的那一天,一直到他們結婚那天從來再沒有跟自己的媽。等到他們倆個都結婚有了自己的家。老媽又把我派給了奶奶做伴。我也跟奶奶住了好幾年才離開了家。


哥哥和姐姐他倆追隨奶奶多年,哥哥就特別的依賴奶奶,跟奶奶特別的親近。奶奶也特別的愛他的孫子。奶奶在哥哥的眼裡是特別的好,好的無法形容。啥事都想著奶奶哦。奶奶在哥哥心裡的位置大過了天。老媽和奶奶在哥哥的心裡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老媽在哥哥的心裡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奶奶在哥哥眼裡就是一聖人,可老媽呢?平民不一定算上。說到這也許會有人說老媽對哥哥不好。真的不是,老媽對哥哥付出了一生。到現在年近七十的她還在為哥哥默默的付出著。



可我的姐姐呢?就不同於哥哥了。姐姐也是不到兩週歲就跟隨奶奶。姐姐就跟老媽不像哥哥那樣了。姐姐婚後跟媽媽還是挺親近的。她經常跟媽媽買衣服穿,買吃的,買喝的。姐姐不過對奶奶也挺好。但是奶奶有時候說媽媽這不好那不好。姐姐還是偏向老媽的。

相比之下,我跟奶奶的時間還短一點。奶奶和老媽在我心裡的位置不是那明顯。有些事我還是站到老媽的這邊多。

媽媽和孩子有這血統關係不會不親的。有些只是表面現象。她是親近在心理。像我哥哥這樣的人很少很少。在這裡真感覺老媽特別的不易。還在默默的為她那個心中沒自己的兒子付出著。


遲來的愛幸福的家

答:根據你的描述,從孩子生下來到現在都一直是奶奶在帶他,而你是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才上班,但不知為什麼你在未上班那六個月期間不自己帶孩子,而一直把孩子交給奶奶帶呢?孩子是自己的骨肉,你不帶他也會跟你親的,畢竟你是孩子的媽媽嘛。

但我見過很多自己本人因各種原因不帶孩子,而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帶的。雖然孩子長大後,也會跟自己的爸爸媽媽親,但是這種親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總有那麼點距離。

我的侄子亮亮,生下來才半歲的時候,他爸爸媽媽就把他扔到家裡讓爺爺奶奶帶,他們自己就到外面去打工了,基本上一年才見孩子一兩次。雖然爺爺奶奶一直跟孩子說他爸爸媽媽的好,但因為他根本就很少在爸爸媽媽身邊感受到他們的溫暖和愛,更別說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了。所以孩子越大,對爸爸媽媽越是生疏。

你的情況跟他們不一樣,因為你的小寶寶現在只有七個月,雖然你在上班,但你畢竟下班後可以回家陪陪孩子,多抱抱他,陪孩子玩玩遊戲或者多逗他笑,讓他感覺到媽媽一直在他身邊,慢慢地他就不會對你感到生疏,反而會更加依賴你。 孩子現在只跟奶奶親,那是由於他跟奶奶在一起的時候多,見到爸爸媽媽的時候少。

七個月大的孩子,他的很多舉動都是無意識的。作為媽媽,不能把孩子不跟自己親的這個問題發洩到奶奶身上,老人帶孩子比較辛苦,我們一定要懂得感恩,一個感恩的家庭才會和睦幸福。

文海撈夢話育兒祝你開心如願,全家幸福!


文海撈夢話育兒

首先、在於奶奶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婆媳相處的不太好,就看你婆婆在平時是如何教導孩子的,我覺得凡事婆婆明事理,孩子同樣也會和媽媽親的。舉個例子說明下吧!我侄女就是奶奶帶的,平時孩子問媽媽呢?奶奶給說:媽媽上班去了,給你賺錢存錢。相比之下,有些奶奶會給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出去玩去了等之類的話,前者肯定帶給孩子是對媽媽的期待,久而久之,後者帶給孩子的則是失望。所以,孩子對媽媽親暱度很大決定在於奶奶對媽媽的肯定度上。

其次、在於媽媽自身。當孩子不得不由奶奶幫帶時,最好要求奶奶與你們同住。這樣每天都能見到寶寶,孩子每天也會很期待見媽媽,媽媽下班回到家後就可以陪寶寶聊天玩遊戲,這樣就會增加親暱感,來彌補上班期間不能陪伴寶寶的缺失。還有就是週末了和寶爸一起帶寶寶出去玩,儘管寶寶才七個月不會玩的很多,但出去之後可以滿足他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增加他對爸爸媽媽的親密度。

最後、想讓孩子和你親近,你就得付出的更多,其實孩子和媽媽最親近的時間也就最初的這麼三年,就算累點苦點也要多陪孩子。媽媽的陪伴是誰都代替不了的,題主也不要太著急,從現在開始一有時間就陪寶寶吧!讓寶寶不要缺失母愛!母愛是最偉大的!


果果愛媽咪

到底是自己的媽媽,還是會很親的。

而且大多數孩子,雖然是老人帶大,但還是和媽媽最親。

只是,一直是自己帶大的孩子,與媽媽親的程度,

一定會小於老人帶大的孩子與媽媽親的程度。

這樣一對比,可能就會明朗很多了吧。


再舉兩個例子:

我家淏仔的同學SS,小的時候一直是媽媽摟著睡覺,可是在一歲斷奶時,媽媽就把SS抱到奶奶那裡讓奶奶帶回老家摟著睡了,圖一時放鬆,讓奶奶一摟就摟了三四個月,等到回來後,媽媽再想叫回SS與她一起睡,孩子直接就拒絕了。

現在孩子已經七歲多了,還是不和媽媽一起睡。他媽媽想了很多辦法,買吃的,講故事,都不管用,相當鬱悶。

白天答應的好好的,和媽媽睡。等到要關燈了就哭,就要找奶奶。後來,都能讓爸爸陪了,也不要媽媽陪。

他媽媽我見過,是個很好脾氣很和善的媽媽。她見到SS這樣,也不忍心強迫他,只能讓他繼續和奶奶或爸爸一起睡。

SS現在還不敢一個人睡覺,對奶奶依賴性很強。

還有一個朋友,小的時候是和姥姥長大的,因為她媽媽要生個男孩,要一直躲避計生辦的人追查,所以孩子在5歲之前基本沒怎麼和媽媽相處。

現在她已經當了媽媽,還是和姥姥最親,而且也決定不再讓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要自己把孩子帶大,讓他享受到足夠的母愛。


如果有條件,雖然辛苦些,還是自己帶大孩子吧。

除非你的心很大,孩子親不親的無所謂。

否則,這個遺憾是無法彌補的。自己會一直忐忑或愧疚。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孩子和媽媽親!這種感情是天經地義的,別人誰也無法代替!

我的小外孫,出生就跟我!現在三歲,和他媽媽,爸爸可親了!小時候叫我兩年多媽媽!一想媽媽就會說:媽媽沒來,媽媽上班了!當他拿到好吃的東西,他第一個跑去給他媽媽,爸爸!我感到高興!畢竟他們才是孩子的監護人,我不能跟孩子一輩子!我要求女兒,三天兩頭就得來看看孩子,一定多抱抱孩子,必須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所有人都很愛他!只是媽媽要工作,沒時間照顧他!這樣保證孩子健康的成長!

所以,請你別擔心孩子會跟你不親!做老人的不會剝奪你對孩子的愛!只有你多為孩子著想,多付出一些母愛!孩子大點就會懂得了!希望幫到你!


laoying老鷹

我自己就奶奶帶大的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都忙著做事情,我們姐妹的生活全部都是奶奶照顧的。那時候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長大的吧,所以應該很多人會有和我一樣的體會。

奶奶帶大的孩子和媽媽是會有一定距離的,這種距離不是說和媽媽不親了,而是不能夠和媽媽無話不說,確切地說就是疏離。特別是我們讀書的時候,看到媽媽為了我們其實很努力工作,我們只知道應該感恩媽媽的付出自己要更努力學習。但是我們有什麼心理話不會第一個找媽媽談,而是會和奶奶說,這種情況直到我結婚生了孩子才慢慢轉變過來。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奶奶帶的不好,相反奶奶帶我們都是非常用心的,並且每每教育我們要懂得體會父母勞動的艱辛。奶奶懂的東西比媽媽還多,也許也是因此我們有什麼事情也自動過濾掉找媽媽談這一想法。

如果說有什麼不好的,那就即使自己已經做媽媽了,可是仍然是一個安全感極差的人。我做很多事情都容易瞻前顧後,容易焦慮,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非常警惕,所以我的朋友圈子很小,我的工作很難做到極致!直到近幾年自己意識到這些,並且和媽媽的關係越來越近了,我才慢慢破除自己的這種弊端。
奶奶帶大孩子長大了和媽媽可能會疏離,但不需要擔心孩子和媽媽不親,疏離是可以修復的。而且如果在奶奶帶孩子期間的工休日媽媽能夠全心陪孩子,我想這種疏離也會很快抹去。我想如果小時候我的媽媽不是一心撲在工作勞動中,經常花時間陪我們的話,我不會這麼遲才破除與媽媽的疏離感的。


容蓉榕

很多寶寶都是老人在帶,寶媽則考慮去上班,這個現象應該很普遍吧。那麼有不少寶媽擔心,會不會給奶奶帶的寶寶,以後就跟奶奶親了呢,不要媽媽了呢。

這裡分幾個年齡階段吧。

1.三歲前

寶寶三歲前,其實記憶還是比較薄弱的,誰帶都一樣,但是的確發現寶寶會更粘帶他的人,這也很正常,因為陪伴的時間長。寶媽只需要幾天,就能重新獲得寶寶的依賴。




2.三到六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小小世界,每天跟誰在一起,就會跟誰很親,如果是住在奶奶家,會和奶奶很親,對自己的母親也會有一些排斥,但也不用太擔心,寶媽只需要花上一個星期,就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3.六歲以後

六歲以後的寶寶是個小大人了,他們的三觀也慢慢的形成了,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在外地打工,那麼在孩子的童年之中,爺爺奶奶的印象尤為深刻,長大了會對爺爺奶奶十分孝敬。而對爸媽來說,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來重新建構親子關係。孩子越大,需要的時間越長。

以上說的三種情況,如果寶媽白天上班,晚上都能見到寶寶,跟寶寶一起相處的話,就完全不用擔心,因為你並沒有跟寶寶分開。

都來說說你的孩子是自己帶的還是奶奶帶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