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先生《家門沒上鎖》(連載二十三)

著名生命學家,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人潘麟先生撰寫的《家門沒上鎖》,於2000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首次出版發行後,便很快登上人文類暢銷書榜首,先後被國內各大圖書館收藏。2015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再版發行此書。

《家門沒上鎖》是潘麟先生的第一部生命學著作。該書是先生對人生的洞見和對生命的體悟,含有關於生命智慧的問答。

人生時刻需要警覺

尊敬的導師,我從歷史書中瞭解到,在中國以及在整個東方,當然也包括西方,過去有很多很多的帝王、國王、太子、公主、宰相大臣和社會名士們最後都因自身的原因或不知不覺地或自知自覺地轉入到修道和求悟的行列中來,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潘麟先生《家門沒上鎖》(連載二十三)

一個人,他無論處於人生的何種境地,保持人生警覺都是萬分可貴的。一個人一旦在人生裡、在生活裡失去了應有的警覺,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已經死了,至少他的心靈已經僵死了。

保持對自己的高度警覺是深入自己、深入社會的一把金鑰匙,是一扇通向未知領域的大門。一個人應該永遠開放自己,一旦一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裡開始將自己封閉起來,這個人一定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掉進地獄之中的人。地獄本來是沒有的,它是人們在沒有的基礎上強行樹立起一個屏障劃分出來的。

人生是一次深入尋找自己的過程。有的人一生也沒有完成這個過程,那麼他還要再次繼續下去,直到他在某一天將真實的自己尋找到為止。有的人在一生之內就尋找到了真實的自己,我們就將這種人叫做“成道者”或叫做“開悟者”。開悟者就在他獲得開悟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結束了。

耶穌說:除非你死,然後再被生出來,否則你將無法進入天堂的王國。

開悟者就在獲得開悟的那一刻起,他就死了——作為人的一切、自我的一切都死了,一種全新的充滿神性的品質就被再生出來,一種被徹底粉碎後的重構出現了。此時這個人就不應該再叫做人了,他應該被稱作佛陀、基督、先知、聖者,或你給他一個隨便什麼樣的稱呼。

文明不是什麼,文明只是人類在覺醒中所遺留下的殘骸,它已失去了生命。文化不是什麼,它是自我意識在它自身發展過程中的沉澱,當然也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殘骸,是一堆沒有生命靈光的存在物!或許我們的覺悟能使我們在徘徊於這片古戰場的過程中發現幾顆血色舍利,我們會因此而照亮自己的生命,而成為當代的生命型存在。社會與文化帶給我們的不是一種解脫,而是一種永遠也衝不破的沉重與壓抑。

你佔有的越多你就會越重。你佔有了土地,土地就是你的重;你佔有了知識和文明,知識和文明就是你的重;你佔有了他人,他人就是你的重;你佔有了地球,地球就是你的重……你向外佔有了什麼,什麼就是你的重。你說你不向外佔有什麼,你只佔有你自己,那麼此時你自己就是你的重。

你太沉重了,你越來越沉重。總有一天,你會承受不了你的重,你佔有的一切都會令你身心憔悴,都會令你有一個無法承受的重。每個人都會有這麼一天,無論在時間上是遲還是早,你一定會有這麼一天,這一天遲早會降臨到你的身上。

你佔有的速度越快,你的重感來臨得也就越快。那些佔有速度較慢的人,他的沉重感來得也就越慢,但無論有多麼緩慢,他遲早會走到一個點上——一個再也承受不了的重壓的點上。

是啊,我們總是無法體會到一種輕鬆,無法體會到融入生命之境中的那種新型的社會倫理以及工作、責任與義務的榮尚與輕鬆。我們總是不能在生命之境中,通過安定的盡職盡責來昇華自己的生命,並最終收穫一顆璀璨的生命之花。

飛躍就從這個臨界點上開始。當人們來到了他自身承受不了之重的臨界點上的時候,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身體上的自殺或是心靈的自殺——催眠自己;一個是斷然地掙脫出來,躍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

潘麟先生《家門沒上鎖》(連載二十三)

很可惜,很遺憾,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來到了他自身無法再進一步承受之重的臨界點上的時候,選擇的不是身體上的自殺,就是心靈的自我催眠,再或是瘋狂——一個最常見的也是最愚蠢的選擇。精神病和瘋狂也是心靈為了擺脫那個無法承受之重的一個選擇,你的精神病、你的瘋狂也是你的一個微妙的選擇。

著名心理分析學家榮格說:所有的神經病和精神病患者都不是徹底的心理紊亂者,他們的心理只紊亂到一定的深度就停止了,再向深處看去,那裡就屬於健康正常的部分。——所有的精神病都是患者心理最深處的那些正常部分的一個選擇:它們選擇了瘋狂,通過瘋狂去維持自己的繼續存在。

過去那些帝王們國王們和社會名士們都是佔有速度比較快的人,他們在身體未死之前就來到了自身承受之重的那個臨界點上,很令人欣慰的是,他們一慣的高度警覺挽救了他們。如果他們以前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警覺,他們很可能像別人一樣在自身無法承受之重的重壓下選擇身體的自殺或心理上的自殺——自我催眠,或去選擇心理上的瘋狂發洩——發瘋。或是在別人的啟迪下或是在自己的直覺裡,他們發現還有另外一種途徑可以化解掉自己身上的那個無法承受之重——修道和求悟!

在歷史上所有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人生轉入到修道和求悟的人們,從他們的行為裡都透露出來一個偉大的真理:你佔有得越多你就越沉重,你越沉重你就越痛苦越煩惱。但是作為一個有責任、有義務的社會中人,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那只有徹底地打開身心,在智慧之光的普照中來承擔起我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這樣才會使以前工作中的困惑與不安轉而成為解脫之境上的自然操作。這才是一種全然的不為物累的生活方式。前幾天從你們師範大學來了一位多年的好友,他是一名青年書法家和思想家,他不僅書畫方面非常棒,在思想方面也很棒。他的筆名叫微末,我和他有很多年的友誼了。我們在聊天的時候,他十分認真地告訴我說他這幾年來一直在感悟一個東西,這個東西的核心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輕”這個字。他說我已經對這個“輕”感悟了很長時間了,我越來越發現這個“輕”字裡麵包含了無限的人生玄機。

微末的感悟是深刻的,他透視到了常人難以透視到的人生更深的一個層面。他是對的。

唯有到了一個自己無法承受之重的臨界點上,你才有可能突然悟到你以前的一切向外佔有都是愚蠢的,只有此時,你才能真正地發現追求地位、權力、名望、金錢等都是十分荒唐的,只有此時,你才能發現你以前是多麼的無聊。一種深深的無聊會佔據你的所有存在。

此時你會毫不猶豫地放下你以前的一切。——這是那些仍然有強烈的佔有慾的人最無法理解的,這些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你會放下國王的寶座,你會放下已經取得的那些財富和名位,因為這些人還沒有來到他們自身無法承受之重的這個臨界點,他們沒有你的那個深深的無聊感受。這些人甚至會過來勸阻你,他們會說你是傻子。但是你知道你在幹什麼,你非常清楚你此時的行為,只有你知道你此時很清醒——一點兒也沒有發瘋,因為你此時突然覺悟到幸福是“輕”,智慧是“輕”,解脫是“輕”,永恆是“輕”!

永遠都要記住:生命是輕,智慧是輕,真正的愛是輕,幸福是輕,永恆是輕!

潘麟先生《家門沒上鎖》(連載二十三)

當你發現自己越來越重的時候,你必須馬上警覺到,你一定在哪個地方搞錯了,你一定在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所有的神都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這不是一個事實,但這是人世間可能有的最偉大的啟迪:神都是非常輕的!或者反過來說:只有當你變得越來越輕的時候,你就在向神的方向成長,你就在向神的方向靠近!

神是輕的——多麼偉大的一個寓言啊!神是輕的!只有人是沉重的,只有人是越來越重的!每個人的死亡都是一個夭折,科學家說每個人都可以很輕鬆地活到至少一百二十歲以上,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到一百歲就死亡了,怎麼回事?這是被自己的沉重壓死的!

神是不死的,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神都是輕的。神太輕了,輕得像一陣春風,像一個浮在水面上的月影,所以死神找不到神,神就像一個不含一絲重量的風,死神看不見神在哪裡。

所有的開悟者都發現了一個生命真理:甘願讓所有的人和事物來分享自己的人才能獲得當下的開悟,只有甘願讓所有的人來分享自己的人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只有甘願讓所有的人來分享自己的人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那就是總是認為自己的所有都是有限的,自己的愛、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能量、自己的榮譽等一切都是有限的,將這些東西奉獻出來被別人分享了以後自己就再也沒有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你不瞭解你自己,你不瞭解生命,你不瞭解生命的神性和無限。

你只是生命的一個顯化器,你顯化出來得越多你就擁有得越多,因為你有一條根深深地紮在存在的深處,你有一條根深深地紮在生命的深處:你向外奉獻出來的愛越多,生命給你的愛也就越多;你向外奉獻出來的智慧越多,生命給你的智慧也就越多。只有你不斷地坦然放下,生命境界的全部就會充滿你。強行掠奪得不到任何有益的結果,得到的只能是雙方的共同損失。生命對每一個事物都是公平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當推開生命之門的時候,一切都面對著同一的境界,這就是生命的智慧與神聖!——因為生命是無限的!

人生的過程不是向外佔有的過程,人生的過程是向外給予的過程;人生的過程不是向外索取的過程,人生的過程是一次被他人分享的過程。

你放下得越多,你就會越輕;你被他人分享得越多,你就會越輕。你越輕,你就越是向神性向永恆靠近,直至最後的徹底觸合。

有兩種相反的人生:一種是越來越沉重的人生;一種是越來越輕的人生。逐漸沉重的人生是墜落的人生;逐漸輕盈的人生是昇華的人生!

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警覺,他會很快發現變沉重的人生後果不堪設想,他會主動地調整他自己,他會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的人生移到日益輕盈的軌道上來。這就是為什麼社會上有兩種人的原因:一種人在瘋狂地向外索取向外儘可能佔有更多的東西;一種人則努力地向外拋棄向外儘可能地找到更多的人來分享自己。

一心想佔有的人,他會找尋很多很多理由來證明自己一無所有,自己必須去佔有才能生活;一心想被分享的人,他會發現他有越來越多的東西可以拿出來供他人分享,他會發現自己怎麼越來越豐富。

如果你想去佔有你的身體,你將會馬上失去它,如果你打算隨時放棄你的身體,你會擁有你的身體,而且比以前更豐富地擁有它;如果你想去佔有你的心靈,你會馬上失去它,如果你準備隨時放棄你的心靈,你會擁有你的心靈,而且比以前更豐富地擁有它;如果你準備去佔有你的愛,你會馬上殺死你的愛,如果你準備隨時給予他人愛,你會擁有你的愛,而且比以前更深刻地擁有它。——這是生命的法則,這是人生的奧秘。

潘麟先生《家門沒上鎖》(連載二十三)

現代人已經越來越不能去愛了,現代人正在失去愛人的能力,現代人正在失去歡笑的能力。一個失去了愛的人生一定是一個病態的人生,一個失去了歡笑的人生一定是一個病態的人生。為什麼會是這樣?為什麼人們變得失去了愛和歡笑的能力?就是因為我們太沉重了,我們實在是太沉重了,我們的佔有慾太強烈了,所以我們失去了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東西,包括生命中最珍貴的愛和歡笑!

我們將自己變成了一個慾望的倉庫,我們將自己這個倉庫塞得太滿了,我們已經像一駕超載的老牛車一樣艱難而又沉重地向前爬行。只有輕巧的人生才有能力去愛,去歡笑,你越是變得輕盈,你就越是擁有愛的能力,你就越是擁有歡笑的能力。

愛和愛情已經成了世紀末裡僅存的最後一個神話了。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下一個世紀裡,人們將無法理解他們的前人所追求的“願意用整個人生和生命去捍衛的愛和愛情”,在他們的心目中,愛和愛情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就像我們在給孩子們講述的嫦娥奔月這個神話一樣。

潘麟先生《家門沒上鎖》(連載二十三)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