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上杭大的高考故事,為高考他放棄成為銀行行長的機會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一個高考故事。

1977年上杭大的高考故事,為高考他放棄成為銀行行長的機會

嶽耀勇,1977年高考上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進入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工作,現為二級高級檢察官。

1973年我從杭州開元中學畢業,馬上就傳來恢復從應屆高中生中招考部分大學生的消息,這令我們這些高中生興奮異常。當時大學實行的是從表現優秀的工農兵中招收學生的制度,應屆生需要到農村鍛鍊很長時間才有機會讀大學。在恢復高考消息的鼓舞下,我們這些人都奮發讀書,期望能夠上大學。

僅僅一年後,“批林批孔”運動開始了。在教育系統,就是反擊右傾回潮,“白卷英雄”張鐵生就是那時的風雲人物。剛剛有點眉目的“恢復高考”馬上被否定了。

1977年上杭大的高考故事,為高考他放棄成為銀行行長的機會

1975年1月我高中畢業。由於深度近視950度,我被迫留在了城裡,可工作不好找。我在家待了一年 半,為了消磨時光,我到一個臺灣同胞那裡學過半年日語,還到照相館的暗房裡學習沖印底片、照片。後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母親好不容易託人給我找到了一個在襪廠打工的機會,但僅僅幹了一個月就被辭了。於是又被人介紹到胡慶餘堂製藥廠做踩三輪車的苦力。

1976年12月26日,毛主席去世後的第一個誕辰紀念日,我終於有了正式工作,到中國人民銀行(也就是後來的中國工商銀行)杭州市分行報到,幾天以後,我被派到湖墅支行學習銀行業務。

決定恢復高考已經是10月,12月就要考試,複習時間所剩無幾。我們當年只學過工業基礎理論(記得最清楚的是學習拖拉機、柴油機的四衝程原理 和8.75毫米電影放映機的光學原理)和農業基礎理論,根本就沒有上過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課。臨時抱佛腳,只好到新華書店買當時的高中課本救急。

1977年上杭大的高考故事,為高考他放棄成為銀行行長的機會

銀行領導駁回我的請求,叫我不要去考,銀行很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但我懇求說,十年難得一次機會,還希望能夠讓我試一試,不成功就一定安心工作,再也不考了。與我一起進銀行的另兩位同學後來都先後升任行長,早就是廳級領導。但我一直不後悔,大學給我的財富是任何金錢、權位所不能比擬的。

1977年12月15日,複試的日子,我終於昂首挺胸走進了杭州市第三中學的考場(有趣的是,39年後我兒子報考中國社科院研究生,居然進了同一個考場,現在那裡叫中策職高)。

高考結束先填志願再出分,每個學生只有三個學校三個系可以填。沒見過什麼世面、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居然填了這三個志願:第一志願復旦大學新聞系;第二志願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第三志願杭州大學中文系。事後才知道,前兩個專業分別只在浙江招了兩個學生。幸好,第三志願沒有落空。大概是1978年的春節前,我終於收到了杭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本高考故事取材於《120個回望,紀念高考恢復40週年》,作者嶽耀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