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使用時間最長的護衛艦,為何裝備了將近50年?

中國軍隊使用時間最長的護衛艦,為何裝備了將近50年?

中國軍隊使用時間最長的護衛艦,為何裝備了將近50年?

中國海軍成立於1949年的4月,換句話說,人民海軍與新中國同齡。在海軍組建的初期階段,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艦艇。當時,國家的重工業能力和造船水平都很有限。因此在建國的初期,海軍的發展思路是這樣的:岸基戰機、潛艇和各種快艇進行近海防禦作戰。但這也有一個問題,沒有大型艦艇就意味著無法執行遠洋任務。但是自身沒有這個能力,因此在建國的初期,國家陸續從蘇聯進口了4艘07型驅逐艦。

中國軍隊使用時間最長的護衛艦,為何裝備了將近50年?

這種驅逐艦是蘇聯在40年代初期建造的,加入中國海軍之後,堪稱海軍的四大金剛。但是海軍的大型艦艇仍然偏少,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展開,國家的重工業水平有所提高。與此同時,海軍得到了蘇聯海軍里加級護衛艦的圖紙。里加級護衛艦是蘇聯海軍在50年代初期建造的一種護衛艦,蘇聯海軍自己就裝備了47艘之多,同時也把這種護衛艦援助給自己的盟友。由於是蘇聯成熟的設計,而且自身也大量裝備。在50年代中期,海軍開始建造自己的護衛艦。

中國軍隊使用時間最長的護衛艦,為何裝備了將近50年?

這是海軍發展的第一種護衛艦,以蘇聯的里加級護衛艦為藍本,在國內被稱為成都級護衛艦。在50年代末期,4艘成都級護衛艦先後服役。里加級護衛艦是蘇聯50年代初期的產品,當時還沒有反艦導彈。因此成都級護衛艦服役之後,最初期只有兩門100毫米艦炮。進入60年代之後,反艦導彈開始大面積裝備,各國都開始發展自己的反艦導彈。中國海軍也發展了上游、鷹擊等反艦導彈,進入70年代之後,海軍一方面建造旅大級驅逐艦和江湖級護衛艦,另一方面對老舊艦艇進行改進。

中國軍隊使用時間最長的護衛艦,為何裝備了將近50年?

4艘成都級護衛艦全部進行了升級改造,加裝了反艦導彈發射架。但是與世界海軍強國的艦艇相比,成都級護衛艦的差距很明顯。但是海軍的整個實力有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4艘成都級護衛艦服役於50年代後期,直到90年代中期才全部退役。在70、80年代,海軍陸續建造了旅大級驅逐艦、江湖級護衛艦。目前,這些艦艇已經開始逐步退役。對於新一代的人來說,可能根本不知道鞍山級驅逐艦和成都級護衛艦。

中國軍隊使用時間最長的護衛艦,為何裝備了將近50年?

在當年的歲月裡,不要說1000噸級以上的艦艇,就連幾百噸的獵潛艇也都是主力。面對大型艦艇,海軍官兵敢於海上拼刺刀。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高,海軍也進行了快速發展期。尤其是最近10多年來,海軍建造了一系列先進艦艇,比如055型驅逐艦。放在90年代,旅大級驅逐艦與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相比的感覺,估計老一代人能夠體會。其實海軍中,還有很多老資格的艦艇,例如037型獵潛艇,見證了海軍由弱變強的歷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