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王夫人贈銀100兩,鳳姐只給8兩,王夫人為什麼會如此慷慨?

晨風和暢

王夫人贈給劉姥姥一百兩也是情非得已。

我之前講過很多次為何王夫人會慷慨的給劉姥姥一百兩因子。這絕對是大手筆了。原因有三個。


第一,王夫人憐憫劉姥姥大觀園賣力演出。

劉姥姥在大觀園中被王熙鳳和鴛鴦捉弄,完全沒有任何影像,本質是為了哄賈母高興。而那兩天,賈母也確實非常開心。王夫人作為榮國府的實際當家人,必須要做出一定的補償。畢竟劉姥姥是逗了你婆婆開心,於情於理都要給個說法。而且我們看後面劉姥姥走,賈母並沒有給錢,只是給了衣服。我覺得,就是因為賈母相信王夫人一定會補償劉姥姥的。自己就沒有出手。王夫人當然瞭解其中的含義,提早給了一百兩也是將賈母的那一份一起給了。


第二,王夫人覺得劉姥姥在大觀園出醜丟了自己的臉。

我之前分析過這一點。劉姥姥來榮國府就是投靠王夫人的。王夫人第一次雖然沒見,但是也讓周瑞家的帶話叫鳳姐不要慢待了她。可見王夫人還是認可劉姥姥的。但沒想到劉姥姥第二次又來了。而且還被帶到了賈母面前大觀園當中被眾人各種取笑出醜。我覺得無論如何,王夫人都是沒面子。所以王夫人乾脆給出了100兩,而且讓平兒帶話“回去賣地或者做小生意,不要再投親靠友了”。這是很明顯的杜絕劉姥姥,下次再這麼明目張膽的來了。雖然我們知道劉姥姥絕不止三進榮國府,但下次來一定不會這樣大張旗鼓了。悄悄來,悄悄去。送些瓜果乾菜表示感謝而已。


第三,彰顯賈府的氣勢。

其實這是賈府已經在衰敗了,談不上有何氣勢而言,但是劉姥姥畢竟來投靠,而且這次也見了王夫人,見了賈母。用周瑞家的話說,也是見了真佛了。自然不能像上次王熙鳳一般對待只給二十兩。加之後期劉姥姥的受辱出醜的補償因素。王夫人出手一百兩並不過分。

綜上三個因素,王夫人出手就給了劉姥姥一百兩兩,這一百兩幾乎是她半年的月例。對於劉姥姥來說,更是一筆鉅款,可以不勞作而生活五六年。而劉姥姥也可以憑藉這筆鉅款,做小生意買地。後期劉姥姥仗義出手,營救王熙鳳女兒巧姐使用的也多是這筆錢所帶來的經營所得。

曹雪芹在寫《紅樓夢》任何線索都有目的,王夫人這次出手一百兩,劉姥姥後期營救巧姐兒就絕不可能是一百兩。只能付出的更多,當然那也都是從賈家所得。這是後話了,我們後面再說。


君箋雅侃紅樓

一是劉姥姥的真佛顯神的故事符合了王夫人禮佛的心。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的時候,講了一個神佛有知的故事,讓賈母和王夫人聽了覺得神佛果然知道,可見劉姥姥也是投其所好的講述故事,既然神佛有知,王夫人也打算花100兩銀子為兒子寶玉買一生的平安和前途無量。

二是劉姥姥進賈府投靠的親戚就是王夫人。雖然賈母喊劉姥姥為老親家,其實劉姥姥投奔的親戚是王夫人,按照王夫人的說法,劉姥姥的女婿的祖上與王夫人家的祖上因做官連親。

如今王家發了,劉姥姥的女婿家沒了,劉姥姥投奔王夫人也不是真心實意的來看看,而是來打秋風來了,王夫人雖然很看不慣劉姥姥的行為,但總歸還是為了自己的體面就給劉姥姥100兩銀子。

三是賈母的面子,賈母喜歡劉姥姥這樣積古的老人。王夫人看到婆婆賈母如此喜歡,又是與自己有關係的親戚,所以她才大手筆的給劉姥姥贈送了100兩銀子。


紅學愛好者蕭夢

相對於第一次打秋風時王夫人的寥寥數語讓鳳姐隨便打發劉姥姥,第二次逛完大觀園的100兩實在慷慨。畢竟,100兩是一個貴族大太太五個月的月例,趙姨娘之輩起碼要熬四年才有這麼多錢!王夫人為何此次出手會如此闊綽呢?無非幾個緣故。

第一、劉姥姥的故事直擊王夫人痛點。

劉姥姥在眾人前講故事,第一個“雪下抽柴”講到一半,便因賈府南院走水而夭折。劉姥姥腦子一轉,開始投其所好講起善有善報,老來得子的故事來。

原來有個老奶奶九十多歲了,這老奶奶只有一個兒子,這兒子也只一個兒子,好容易養到十七八歲上死了,哭的什麼似的。本來命裡不再有孫子的。因為吃齋唸佛感動了菩薩,菩薩念她心虔。後果然又養了一個,今年才十三四歲,生的雪團兒一般,聰明伶俐非常。可見這些神佛是有的。”

很難說這不是劉姥姥根據現有題材縐來的故事,十七八歲死的兒子便是賈珠,雪團一般的兒子就是寶玉,而那個老奶奶,即是行善的賈母又是吃齋唸佛的王夫人。所以兩人聽了這夕話,都呆住了。



王夫人吃齋唸佛,想來就是在賈珠死後才開始,可能為了自我救贖,自我審問,也可能試圖以此感動菩薩,以佑小兒子寶玉別重蹈覆轍。在這期間她是不安的,對神明報有懷疑的態度的。但此時聽到劉姥姥一番善有善報,神明有靈的言論,給予她莫大的安慰和信心。

所以,在這點上,王夫人是感激劉姥姥的。

第二、劉姥姥賣醜讓王夫人很同情

劉姥姥逛大觀園,為了博取眾姑娘公子一笑,不惜花樣百出,醜態畢露。劉姥姥說一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眾人揉肚子的揉肚子,趴桌子的趴桌子,王夫人也笑著說不出話來,但她用手指著鳳姐。顯然她知道這是鳳姐的主意,有點嗔怪“怎麼這麼拿別人取笑”的意思。後來鳳姐又給劉姥姥拿來一打竹雕杯要給其喝酒。劉姥姥犯難,王夫人在旁說道:“玩是玩,笑歸笑,不可多吃了,只吃這頭一杯罷”。

所以,劉姥姥一個村媼極力賣醜為博侯門太太小姐一笑,在王夫人看來是值得同情憐惜的。



第三、王夫人與劉姥姥的關係比他人更近

王家以前與劉姥姥女婿家連過宗,雖沒血緣關係,但在以前也算很正式的。而王夫人在做姑娘時就曾見過劉姥姥,劉姥姥曾道:“他們家的二小姐倒不拿大,著實爽快”。所以劉姥姥進賈府,由頭就是找王夫人。賈家其他人不過都是為王夫人待客而已。就憑這層關係,王夫人豈能不接濟接濟?



至於王熙鳳,到了他們這一輩更沒有關係可言了。給八兩銀子加上許多物件已然夠大方了。


微影窺人生

有不少讀者認為王夫人贈銀劉姥姥是因為劉姥姥出醜丟人,因為是自己王家的親戚,所以說到底是丟自己的人。總而言之,就是認為王夫人給劉姥姥銀子並非出於善心而是自己的面子。

首先讀紅樓夢心態不一樣,所以理解就不一樣。我覺得讀紅樓夢還是把人往善良一方面去想去理解,不要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都充滿了壞心眼,搞的每個人如同曹操諸葛亮周瑜這些人滿肚子計謀,嘴裡沒一句實話。

在劉姥姥走的實話,鳳姐給了她八兩銀子,王夫人給了她兩包銀子,一包是五十兩,並且讓平兒囑咐這樣的話:

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

因為心態不一樣,所以讀者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些讀者認為王夫人給她些錢,以後別來賈府求救濟,言外之意就是別來給自己丟人了。

然而我的理解不是這樣子的,我特別感動,並且因為最後一句話“以後再別求親靠右的”我覺得王夫人是特別真實特別實在的。因為這一句話特別掏心窩子,因為真是話。“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去依靠別人救濟,是沒有尊嚴的,是要放下自尊的。王夫人她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她正因為覺得劉姥姥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所以才會給她一百兩銀子,一個可以讓她做小本買賣的本錢,可以脫貧奔小康的底子。

劉姥姥第一次來賈府是希望“救濟的”,但是劉姥姥第二次來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打算,人家就是來感恩的,就是來送些瓜果蔬菜。並且送完人家就要走了,這時候是王熙鳳挽留她,天晚了就住一宿。故而王夫人給她這“一百兩”銀子是出於真心的,並非是出於面子,真心的想幫劉姥姥一把。

末,我從來不覺得王夫人很惡毒,脂硯齋對於王夫人的批語經常是“慈母”等字,很親切很尊敬很眷戀很思念。所以王夫人在曹雪芹筆下是一個正面人物並且不是一個偽善的人,在文本中也說過,王夫人天真爛漫,不懂的偽裝。


青埂峰下的鬼話

先說說《紅樓夢》裡的劉姥姥的出身來源。話說本地京城一位祖上增做過小小京官的王姓人士,因昔年偶然結識了王夫人之父,於是趨炎附勢巴結王家“連了宗”認作王夫人父親之侄,也就算是王夫人的“族兄”。

後來“王族兄”去世,家道中落。他兒子王成就搬到城外居住,所謂“劉姥姥”就是王成之子王狗兒的岳母,王狗兒之子王板兒的“姥姥”。

劉姥姥因生計艱難曾帶著板兒求靠賈府,先後在賈寶玉9歲時和14歲時兩次探訪賈府。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王夫人對她是比較冷淡的。當時政府賈府只有王夫人一人昔年與劉姥姥有一面之緣(那時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門連宗之族,餘者皆不認識。),但是王夫人避而不見,只是讓周瑞家的帶話給王熙鳳,語含玄機地讓王熙鳳“裁奪著就是了”,並且補上一句“原不是一家子”。

結果劉姥姥受到“屏蔽”和冷處理,之見到了周瑞家、王熙鳳、平兒、和有限的幾個丫鬟。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出人意料地滿載而歸,賈母到丫鬟各有禮物相送,特別是王夫人這次出人意料地的“闊氣”,送劉姥姥“兩包每包五十兩,共是一百兩(銀子)”。為什麼這一次格外慷慨?

一則這次湊巧在大觀園結識了賈母,“投了賈母的緣了”。賈母可是賈府的最高領導,鳳姐等人說話、行事都要以賈母為中心,討賈母高興。因為賈母,鳳姐、鴛鴦等都表現得十分熱絡,王夫人一向在賈母面前低眉順眼,自然也不能跟整個氣氛脫節,無論如何要做出對劉姥姥很友好的樣子,這次“厚贈”就是“友好”一部分。

其實更重要的深意其實不太“友好”,王夫人的真實意思是忍痛砸出100兩銀子的鉅款來做個一錘子買賣,希望劉姥姥一家以這些銀子為資本,做些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不要再投親靠友了,實質上是暗示劉姥姥不要再來賈府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劉姥姥是王家的“親戚”,而大觀園裡眾人都以劉姥姥作笑料,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王家為什麼會有這種端不上臺面的親戚?眾人在取笑劉姥姥的同時會不會進而看輕乃至取笑他們“王家”?敏感多疑的王夫人自然是不會高興的!劉姥姥就不該一次再次的來,即便來了,也不該如此高調的“大曝光”。

所以100兩銀子實際是買斷劉姥姥以後的“登門權”,也就是間接地告訴他們一家拿錢好好過日子,不要再來了!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過,二十兩銀子夠莊上一家人吃一年的了,而王夫人的月例銀子也才二十兩一個月,王夫人能慷慨增予劉姥姥的100兩相當於她小半年的月薪了,也是處於一種情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因。


第一:王夫人是金陵大家族王家的女兒,貴族最看重的事情就是顏面,劉姥姥和王家本是祖上認了親多年不往來的“親戚”這樣一個窮親戚第一次上門來打秋風的時候,王夫人讓王熙鳳去打發她,自己則不願意露面,王熙鳳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及一吊錢,這讓劉姥姥非常感激,第二次劉姥姥本著報恩的心態來到賈府,給賈府送自己家種的新鮮瓜果,王熙鳳好意留劉姥姥住一晚,正巧被賈母聽見,見了劉姥姥非常投緣,帶她參觀了大觀園,王熙鳳一眾作弄了劉姥姥,逗得大家開心不已,但王夫人再怎麼樣事後也絕對不想劉姥姥再來了,這等於告訴了大家,我王夫人這個當家夫人有這麼一個窮親戚。

第二:本著做人的基本原則,劉姥姥一個老人家第二次來賈府帶了這麼多東西,過來一趟不容易,劉姥姥搜刮肚腸說故事,講笑話逗得大家開心了一整天,極大的滿足了公子小姐們的好奇心和賈府一干人的虛榮心。於感情和道義上都應該給予劉姥姥,劉姥姥的身後還有一幫親戚,如果給少了還不如不給,傳出去壞了名聲,王夫人正是這幾個原因的考慮,才給了劉姥姥一百兩銀子這麼多,王熙鳳加上之前給的也有二十八兩,這些銀子在劉姥姥的經營下後為救巧姐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可說歷史

劉姥姥何許人,原著介紹是與王家連了宗的,俗語說的:五百年前一家子。劉姥姥去賈府投奔誰,只有王夫人,別人都不知道這檔事。

王夫人何許人,金陵王家的小姐,身份貴重,王家枝連葉蔓,親朋故交不遜於史家,賈家,姑嬸妯娌等女眷的比拼絕不落下風,而且在孃家時肯定主事,因為她知道劉姥姥這門親是咋會子事。

像八七版紅樓,就直接由王夫人通知鳳姐交權於婚後的寶衩。王夫人與鳳姐的暗鬥,可以專章討論。

謝謝閱讀


葡萄架下3

王夫人贈銀100兩,不算慷慨吧,依我看,也就是差不多合格的程度。為什的這麼說?因為這取決於你怎麼看待劉姥姥這個親戚關係。

如果你認為劉姥姥和王夫人不算什麼正經親戚,不過是女婿王狗兒的祖上曾經和王夫人的父親連過宗、自降一輩當了侄子,幾乎是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你可以不認,甚至可以不讓劉姥姥進門,也說得過去。何況劉姥姥一開始不是帶著什麼好處來的,而是張著兩隻手來要好處的是吧。

可是,如果你真的認可祖輩的這門“連宗”之親,你就應該把它當回事。既然親戚有難,自己家又很富裕,拿出個千八百的銀子很容易,那就應該給予援助嘛!100兩多嗎?也就算剛剛說得過去。為什麼?因為上次鳳姐只給了20兩,剛剛夠劉姥姥一家支撐過寒冬臘月、並且有一點小資本置辦開春後種地的種子農具什麼的。可以說,勉強夠個溫飽,但還不夠翻身立住腳啊。來年一旦老天爺不賞臉、拖個兩三個月不下雨或者一連兩三個月陰雨連綿不見太陽,劉姥姥一家還是有可能再次陷入困境的。

這次王夫人給了100兩,如果王狗兒和媳婦不遊手好閒、坐吃山空,好好的利用這筆錢,或是置辦更多的田地和更能遮風擋雨的房屋,或是用一部分來做買賣,或是用一部分在兩個孩子的讀書上,不一而足。總之,在自家人溫飽之後,還能有一筆餘錢用於自謀生路。這樣的幫助才算說得過去。

話說回來,王夫人的這一手施捨似乎也有一種一勞永逸的意思。如果這次還是隻給20兩,以後劉姥姥還可以像現在一樣再來。可這次王夫人一出手給了100兩,那麼劉姥姥得了這麼一大筆銀子,以後還好意思再來嗎?有點永絕後患的意思是不是?這個解讀是不是太過了?(*^ワ^*)按照這個解讀,可以認為王夫人不喜歡劉姥姥、不希望她以後再來了。

嘖嘖嘖,王夫人的確是個意狠心冷之人。 ——怎麼回事?王夫人慷慨解囊100兩,反而成了不好、授人以柄?顯然這個解讀是不對的。就這樣吧,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TeaC

王夫人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這個數目可不小,到底是為什麼呢?

1、想讓劉姥姥家能夠利用這筆銀子能夠自食其力,可以算是一筆投資基金,畢竟是自己的親戚,更希望他們能夠自己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2、為自己的面子,劉姥姥雖然懂感恩,但是劉姥姥每來一次王夫人的面子就會丟一次,其實她迫切的想劉姥姥自己置些產業,再來大觀園的話,也不至於這麼寒酸。

3、鳳姐給八兩。鳳姐似乎很喜歡用劉姥姥來討好賈母,所以給她八兩是對她這次被娛樂的犒勞,如果有可能,她不介意劉姥姥多來幾次。

所以倆人給的錢相差很多。


青墨

劉姥姥在整個紅樓夢中算是一個丑角了

整個紅樓夢名著中,劉姥姥一共進賈府三次,也算是貫穿整場的人物了。具體三次就不一一介紹了,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劉姥姥因為女婿王狗兒不爭氣,來賈府攀親,因為王狗兒和王夫人兩家上輩是宗親,王狗兒家現在沒落了。就有了劉姥姥進大觀園這回事,想尋求救濟。第一次王夫人根本就沒露面,說到底就是不想認這窮親戚。

第二次再來呢,有報恩的心思,弄了很多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給賈府的人吃。被賈母碰上,當個丑角逗大家開心,劉姥姥也是個情商高的,逗的大家都很開心。



王夫人也是沒辦法,覺得這親戚太上不得檯面。所以臨走時,託人給劉姥姥帶銀子100兩,同時有話囑咐,大體就是讓她回去做個小生意,不必靠親友。這就是明擺著趕人了。意思就是,多給你點錢,以後別來了。

劉姥姥也是個通透的,賈府敗落前還真沒來,只是聽聞賈府被抄家,出於報恩的心才來的。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巧姐,從賣唱的那弄出來帶回了鄉下。稱得上良心典範劉姥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