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經典詩詞》賞析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經典詩詞》賞析

曹操,即魏武帝,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南朝鐘嶸寫了一部《詩品》,品評詩人,區分第等,把曹操的詩置於下品.可是,曹操的詩卻有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後代無數英雄志士為之傾倒若狂.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這首詩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抒發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的宏圖大願.用四言體寫來,內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經典詩詞》賞析

同屬豪放派,與蘇軾相比,辛棄疾少了一份曠達、一份雄邁,多了幾許悲涼、幾許蒼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何等豪邁,何等雄壯!這是辛棄疾做不到的.全詞基調雖是豪放,卻流淌著一股濃郁的悲涼、惆悵之情.上片“千古江山”,起句偉岸、挺拔,“英雄無覓”卻筆鋒一轉,調子低了下來.這首詞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代表作,也是最優秀的愛國詞作之一,歷來備受後人傳頌,有人甚至稱此詞為辛詞之首.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經典詩詞》賞析

毛主席詩詞是中國革命的史詩,是中華詩詞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園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這首詞一直是我的最愛,毛澤東具有很高的中國古典文學修養,長於推陳出新,古為今用.他能根據作品的內容選擇最恰當的詩體詞調,對詩詞格律運用自如;有時嚴格按古代韻書規定押韻,有時為更好地表現內容,並不拘泥.毛澤東詩詞以對傳統詩詞形式的巧妙繼承和革新,頗為完美地表現了豐富而又嶄新的內容.上闋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描繪了一幅遼闊的北國雪景圖,更隱喻了波瀾壯闊的革命全景.下闋以改天換地的豪情,展開了一幅壯麗的中華歷史長卷,更暗含了建設國家的全盤大計.縱橫幾萬裡,上下數千年,時空交織而又渾然一體.藝術上足以令人神醉,情感上抒發拳拳至愛,軍事上吹響勝利號角,政治上評說文武之道。

然而,從發表之日起,這首詞就遭到了諸多惡意的攻擊,引發了曠日持久的爭論.有人說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氣象;有人說它誇大自吹、離題萬里;有人說它比喻不當、缺乏轉折;有人說它詞意稀疏、平淡無奇;甚至有人說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筆……斷章取義且流於表面,竟視金玉如磚石.《沁園春•雪》讓我們領略了一種絕美,這是真正的指點江山,這是真正的激揚文字,這是真正的神來之筆.這是詩中極品,只能夢尋偶得,絕非刻意雕琢;這是千古絕唱,源於靈感噴發,可遇而不可求。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經典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經典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遊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於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並無消沉之感。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體制解放.信手寫來,筆隨興至,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