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財主招婿有奇招,不料自掘坑自己跳

張萬貫家大業大,除了有上百畝的田地出租外,還在太平鎮上開了幾家商鋪。人常說,要得富,莊稼搭著生意做。張萬貫這樣搞了十多年,不僅成了當地的首富,而且掙到了“張萬貫”這麼個名號。久而久之,人們都這麼叫,反而忘了他的真名字。

民間故事:財主招婿有奇招,不料自掘坑自己跳

  張萬貫家財萬貫,啥也不缺,唯獨缺一個兒子。沒有兒子,就沒人繼承家業。這個缺憾長期以來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他有個美貌如花的女兒,已長大成人,還沒有找好人家。不是當地沒有能幹的小夥子,而是張萬貫選女婿的標準太刁鑽。家境不好的“窮小子”絕對不要,家境好但胸無點墨的公子哥兒也不選,正兒八經、規矩老實的讀書人也不行。人們都想知道他究竟要選一個啥樣的人才合意。儘管媒人把他家的門檻都踩矮了一截,可他要找的稱心女婿還是月黑天趕路——沒影兒。

  有一天,張萬貫突發奇想,叫管家貼了一張招親告示出去,向眾人宣佈張家將舉行講書招親,凡有意者可於某日來張府講書,誰講得好,就把女兒許配給他。只有讀過書的人才會講書,明眼人一看告示便知,張萬貫採用這個辦法就把讀書的年青人都吸引過來了,他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既有文才又有口才的人招為女婿。張萬貫這一招果然立竿見影,告示一貼出,就引起熱烈反響。眾多莘莘學子以及讀過幾天書的未婚男人,甚至有過婚史的光棍鰥夫都蜂擁而至。

  這天,張家宅院賓朋滿座。院壩裡用彩布搭了遮陽棚,棚下站滿了眾多應徵者和看熱鬧的人。正廳寬闊的臺階上,坐著張萬貫請來的方方面面的頭面人物,各“幫”各“號”的舵爺、幫主、掌櫃還有飽讀詩書的五老七賢濟濟一堂,笑語飛揚。張萬貫見人到得差不多了,便站起身來,清清嗓子說道:“今天不才為小女招婿,感謝大家前來捧場,也歡迎各位學子前來講書。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不才要各位講的書,不是從書本上搬來的故事,也不是古書上所載的聖喻箴言那類東西,而是自己編的假書。只要有人能講出三段自編的假書,不論長短,鄙人便將小女相許,決不食言。今天請來做評判的都是滿腹經綸的飽學先生。你們所講之書是否合格,他們自有公斷。現在就開始吧。”

  張萬貫這番話弄得眾人目瞪口呆,喧鬧的場面一下子僵住了,先前還志在必得躍躍欲試的學子們,這會兒全成了秋後的蟬子不聲不響了。從來講書都離不開書,講書人能夠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才顯出學問來,而張萬貫卻偏要嗩吶吹出笛子聲另想(響)一個調,要應招的書生們瞎編假話,而且用這種辦法來選女婿,這不是腦子有毛病麼?而且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就沒有聽說過這等怪事。

民間故事:財主招婿有奇招,不料自掘坑自己跳

  正在這時候,有使女輕輕走到張萬貫身邊,悄聲說小姐請老爺去一下。張萬貫隨使女來到耳房,見女兒滿臉的不悅,忙問她有啥事。女兒氣鼓鼓地說:“爹,你是存心要把我往火坑裡推麼!”張萬貫摸不著頭腦,忙問女兒何出此言。女兒說:“你給我招個誠實的讀書人有啥不好,偏要選個能編假話的!”張萬貫一聽女兒完全不明白他的心思,就用教訓的口氣訓斥道:“你懂個啥?古話說,有兒窮不久,無後富不長。你媽沒給你生個哥哥兄弟,將來繼承家業、家業興旺發達只有靠招來這個女婿。但生意場上競爭激烈,少不了坑蒙拐騙、以假充真的一些手段,如果沒有把黑說成白、把醜女說成天仙的本事是賺不到大錢的。胸無文墨的人難當重任,只會死讀書不精明圓滑的人也不會有大出息。我這樣做,不正是為了給你選一個既有心計又能說會道的讀書人嗎!”張萬貫說罷,也不管女兒樂意不樂意,又急急忙忙走了出去。眾學子都猜不透張萬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都不敢上前亮相,一試身手。在場的人不免感到掃興,張萬貫更是失望。正在這時,只見從人叢中走出一個青年小夥,不緊不慢地說道:“我來試試吧。”張萬貫一看,頓覺一盆冷水淋在腦殼上——從頭涼到腳。只見這小夥子約二十歲左右,皮膚黝黑,衣衫破舊,褲足高挽,連鞋也沒穿,一雙黑得發亮的腿上竟還沾著沒來得及擦乾淨的黃泥。顯然,來人乃附近的農人,說不定是剛在田裡幹完活才趕到這裡來的哩。

  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張萬貫心裡嘀咕著。本想將他呵斥下去,又覺得虧理,只得忍住氣問:“你是幹啥營生的?叫什麼名字?”

  青年答:“我叫王小三,種地的。”張萬貫輕蔑地瞄了他一眼:“你讀過多少書,敢來講書?”

  “斗大的字認得幾籮筐。”王小三沒好氣地回答。

  張萬貫哈哈哈地假笑幾聲,對他說:“小夥子,沒得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你既然沒讀多少書,就不要來湊這個熱鬧了。”

  “你不是要我們講自編的假話嗎?書讀得再多今天又有啥用呢!”王小三振振有辭地回答,見張萬貫一時開不起口,又說,“既然來了,我就要講。今天就是有關二爺在場,我也要舞幾下大刀!”

民間故事:財主招婿有奇招,不料自掘坑自己跳

  張萬貫沒法子,只好讓王小三講。眾人見王小三又窮又土的樣子,都嗤之以鼻。王小三也不理他們,開口講起來:

  “我是種莊稼的,三句話不離本行,今天就說說種地的事兒吧。去年,清明節那天,我在房前屋後打了幾個窩,種上南瓜,澆上水。第二天去看,南瓜苗子就生出來了。第三天牽了藤,開了花。到第四天,就結了十二個大南瓜。難怪人常說,清明種瓜,車載船拉,這些瓜長得可真大。我請人把南瓜摘下來抬回家去,一稱,每個足有一百零八斤,十二個南瓜堆了半間屋……”王小三講到這裡,臺階上的客人都嚷起來:“假的!假的!”一位老先生捋著鬍鬚搖頭晃腦地說:“無論四書五經還是歷朝典籍,絕無此記,王生所講,實假無疑!”王小三說:“那麼,我的第一段假書就講完了。”

  接著王小三又講第二段:“我們莊稼人除了種地,還要搞副業,如餵豬養蜂什麼的。我家就養了一箱蜜蜂,這些蜜蜂產的蜂蜜好多好多,我家的大小缸子盆盆罐罐都裝滿了,實在裝不了,只好裝在屋後的一口堰塘裡。一天,我家的蜜蜂到南山腳下去採花,被老虎吃了幾隻。老虎吃剩的蜜蜂骨頭被我撿了回來,一稱竟有一斤八兩。”客人一聽又嚷起來:“假的!假的!”王小三說:“那我的第二段假書也講完了。”他正要講第三段書時,張萬貫慌了神,急忙走到他身邊,皮笑肉不笑地說:“王小三,呃……王公子,真是人不可貌相,看不出你還是旗杆上用剪刀——是個高才(裁)哩。只是這陣快晌午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吧。回去休息休息,下一段書明天再講。”

  王小三心知肚明,其實張萬貫根本不想把女兒嫁給他。眼看王小三已經講了兩段假書,若再不想辦法,讓他順利講完三段,事情就不好辦了。所以等王小三一走,他趕忙跟客人打招呼:“各位,不才用此法本想選一個既有文才又精明能幹的人做女婿,誰知半路殺出一隻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鄙人亂抓一個也不會招這個鄉下來的窮小子!所以請各位一定幫幫忙,明天王小三無論講什麼樣的書,一定不要再說是假的,要一口咬定是真的。切記切記。”

  眾人心領神會,一致答應:“好說,好說。”

  再說王小三回到家,把他前去張家應徵講書的事說給母親聽了。母親雖出生自窮家小戶,卻是一個能幹而有見識的婦女。聽了兒子講的情況,她笑笑說:“他是怕你娶了他的女兒,所以不讓你再講下去。說不定正謀劃什麼鬼點子想難住你。咱不怕,你照我說的去講,包你帶個有錢的媳婦回來。”母親就給王小三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

民間故事:財主招婿有奇招,不料自掘坑自己跳

  第二天,王小三請人把一個特別大的篾囤子抬到講書的現場。看見人都到齊了,他又開講:“昨天回去,我母親告訴我一個秘密,我家早年有錢得很,那時有一則市井民謠誇我家的富有:‘金子做秤砣,銀子做磚瓦,象牙桌椅象牙床,珍珠瑪瑙隨便抓……’張鄉紳的爺爺那時很窮,就到我家借了一囤子金銀珠寶,靠了這些錢修房造屋買地方,從那以後就發起來了,一直傳到現在。‘張萬貫’這個名兒就是這麼來的。講完了。”

  王小三話音剛落,眾人異口同聲大呼道:“是真的!是真的!”王小三說:“既然大家都說是真的,就請張家還我的金銀珠寶。今天我把裝東西的囤子也抬來了。”王小三說到這裡,故意用眼睛看了一下放在一旁的大囤子。張萬貫一聽這話,幾乎氣得要脫氣,這時也顧不得鄉紳的體面,氣急敗壞地大聲喊道:“什麼真的,一派胡言,假的!假的!”王小三忍不住偷著樂了一下,很快又一本正經說道:“既然張鄉紳也說是假的,那就請將你家千金嫁給我吧。君子口中無戲言,你大人大面,一言九鼎,今天不會賴賬吧?”

  張萬貫真成了和尚失臘肉,有苦難言。若要他把女兒許給這個王小三,他是一百個不願意。若叫他還王家一囤子金銀珠寶,等於剜了他的心肝五臟,說不定會弄得他傾家蕩產。真是老母豬鑽籬笆,進退兩難。萬般無奈,只好答應把女兒許配給王小三。

民間故事:財主招婿有奇招,不料自掘坑自己跳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事很快在當地傳為笑話。有人還編了一首詩評說張萬貫:費盡心機選女婿,自挽圈圈自己鑽。聰明反被聰明誤,假話招親成笑談。

對於這個故事,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