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成長停滯

作者|孔維宏

導讀:複雜是成長的必經階段。但要將複雜的東西完全理順,抓住最核心,捨棄次要,它需要閱歷,需要大智慧,需要氣度,同時在長期的思考與鍛鍊中,形成簡約的習慣,這個過程本身是比較複雜的,比第二階段要複雜的多。因為第二階段只需要拼命地做增量就可以了,第三階段需要將汗牛充棟的知識庫,理出邏輯,構建自己的體系。做增量有如從建材市場買些材料,買回來了直接堆在工地就可以了。構建體系則需要將這些建材,建成自己心目中的房子,難度明顯比直接堆要困難得多。

朋友的煩惱

最近,有朋友非常苦惱,他說自己以前的作品很簡單,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學習,作品越來越複雜了,反觀大師級的作品,看上去都很簡約,感覺自己離本領域的大師越來越遠了,以至於懷疑:自己是不是弄錯方向了?

精進的三重境界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禪師的這三重境界,說出了精進的途徑。

實際上,我們一般都有這樣的經驗:讀大師級的作品,極是簡約,讀完給人深刻啟發。大師在此領域已然到達“看山仍是水,看水仍是水”的第三重境界。

讀菜鳥級作品,卻是非常簡單,讀完覺得言之空洞,力乏透紙。這是第一重境界。當然很多菜鳥有自知之明,付梓作品相對較少。

市面上見得最多的,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第二重境界的作品。第二重作品容易將簡單問題複雜化,或者堆砌知識,或者胡亂的獵奇。

警惕成長停滯


(圖片來自網絡)

普羅大眾的分辨能力有時確實沒經過多少訓練,這類作品因為不像清水一樣清徹見底,可以糊弄一些人,能搶佔一部分市場,比如市場有些暢銷書,相當一些是營銷的結果,而非書本身的質量特別好。

複雜是成長的必經階段

既然第二重境界是這樣子的,很多人於是憤怒,對其表示鄙視。但是,幾乎不可能有人可以從第一重境界直接跳躍第三重境界,也就是說想要到達第三重境界,第二重境界就幾乎是必經的過程。

為什麼會這樣呢?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初步掌握,開始掌握的知識比較少,沉澱也少,認識比較淺薄。然後瘋狂地學習,汲取知識,逐漸有增量。就像是從建材市場中,買了許多材料回來放在工地上,工地不再空礦無物,而是有了一批建材。

但是,知識在短時間內可能無法理解,有些場景作者在經歷前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等等原因。這都需要時間去消化,需要更努力的學習梳理去消化。由於還在慢慢消化的過程中,很多事務作者自身也無法深刻領悟,所展現出來的就是作品(包括語言)就比較複雜,或者說無法達到簡約的境界。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治學者來講,看到大師級的作品的時候,突然一聲感嘆,然後繼續努力學習就好了,我的朋友不用對自己當下還將事情複雜化而感到非常的難過,這是成長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他需要警惕的是成長停滯,使自己永遠停留在第二重境界上。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確實也停滯在了第二重境界中了。

警惕成長停滯

要將複雜的東西完全理順,抓住最核心,捨棄次要,它需要閱歷,需要大智慧,需要氣度,同時在長期的思考與鍛鍊中,形成簡約的習慣,這個過程本身是比較複雜的,比第二階段要複雜的多。因為第二階段只需要拼命地做增量就可以了,第三階段需要將汗牛充棟的知識庫,理出邏輯,構建自己的體系。做增量有如從建材市場買些材料,買回來了直接堆在工地就可以了。構建體系則需要將這些建材,建成自己心目中的房子,難度明顯比直接堆要困難得多。

因為難,所以大部分人,也無法成為簡約型的大師,只是簡單問題的複雜呈現者,很多人的問題在於成長停滯。


分享到:


相關文章: